台州製造如何借東風 實現台州品牌出海?

台州製造如何借東風 實現台州品牌出海?

面對全新的趨勢與格局,台州企業該如何更高效地實現品牌的價值?

台州品牌國際營銷該採取哪些理念與模式?

在大數據時代,企業品牌營銷該如何創新?

對此,雲動力聯合杭州中非橋邀請行業專家,舉辦了“品浙行”·台州品牌營銷全球高峰論壇,讓我們來聽聽這些專家為台州出口企業帶來了哪些“品牌營銷”新思路?

品牌為國際化發展加“碼”

2018年最大的新聞熱點是中美貿易戰,不少中國出口企業對貿易戰的到來惴惴不安,但也有部分企業安之若素,其實貿易戰的背後是品牌於無聲處的較量。

“不畏懼貿易戰的企業一定是對自己的品牌很有信心,比如蘋果手機,它的品牌效應可以讓它即使高價銷售依舊有廣闊的市場,這就是品牌。”台州市商務局副局長葉賢校說,在品牌建設方面,台州外貿企業任重而道遠,“據我瞭解,目前臺州外貿企業自主品牌不到20%,真正標著中文品牌的不到10家。”

據瞭解,在全球化趨勢下,品牌成了價值鏈上最具競爭力的環節,國內品牌也面臨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品牌的挑戰,為了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採取有效的國際化品牌策略刻不容緩。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加快,各國貿易往來不斷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意識越來越強,企業也真正意識到品牌才是一個企業的無形資產。因此,在貿易戰中,品牌推進雖然存在不確定性,但同時為企業帶來機遇。”浙江省商務廳外貿服務中心主任蔡建明認為,台州企業完全可利用自身外向型經濟和生產製造的優勢,積極拓展海外營銷渠道,充分利用跨境電商平臺的機會,用全球化的視野,強化品牌意識,構建企業品牌國際化戰略,改變低端製造的現狀,加快國際化品牌發展步伐,通過“台州品牌營銷全球”,在全球化道路上越走越遠。

品牌營銷要有新思路

“商標就是品牌嗎?商標當然不等於品牌,但現在很多企業連商標都沒有,從事的都是貼牌生產,這在市場中毫無競爭力。”雲動力CEO吳昌雲說。

由於缺乏自主品牌,知名商貿營銷專家、浙江工商大學教授趙浩興發現,有些企業有量無質,有庫存沒市場,尤其是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的到來,正在顛覆過去的營銷策略,跟不上技術變化步伐的企業正在迅速被行業淘汰。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信息時代的來臨,“大數據”已經深入到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並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微博、微信的興起,為企業實現個性化、針對性的品牌營銷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然而,在大數據時代實現淘金也並非易事。

“如今,消費生活逐漸個性化,製造業走向工業4.0,流通渠道朝流通4.0發展,以及整合型企業戰略、網絡化商務技術和聯盟化競爭格局的變革,都要求台州企業重新思考新時代下商業發展的新理念——品牌要往高質量營銷。”趙浩興說。

那麼,台州企業該如何藉助數字貿易的工具,實現台州品牌出海?對此,趙浩興提出了新網絡營銷、精準營銷、口碑營銷、定製化營銷、聯盟化營銷、大數據營銷六大營銷模式。

吳昌雲也認為,數據時代大數據營銷已是大勢所趨,移動終端愈發普及,移動設備的普及改變了消費者行為,對於跨境電商而言,機遇與挑戰並存。

“跨境電商的本質是流量和渠道,未來出海品牌需要將數據洞察定位為品牌戰略的基石,而跨境電商的核心是產品和品牌,要想打造電商出海品牌,我建議企業除了想一個獨一無二的品牌名外,首先要做到品牌出海,商標先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