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本企業聽都沒聽過,但創造利潤估計比我們的還高!

日本是一箇中小企業支撐起來的國家,但是很奇怪,很多日本中小企業甚至可以說是不怎麼起眼、未曾聽過的中小企業,卻掌握著尖端技術且歷史悠久而獨樹一幟。有些甚至只有幾名員工,五個手指頭都可以數得完,但創造的利潤估計比我們還高。



1、小林研業
在日本新瀉縣燕市的一片田地中,嗯,估計去日本旅遊業不會怎麼發現吧,有一間不起眼甚至有些破敗的民宅。但就在這幢擺著好幾臺機器,面積不到 50平方的小作坊,小林研業的五位匠人為蘋果公司的 iPod 加工了數百萬個鏡面背板。

這些日本企業聽都沒聽過,但創造利潤估計比我們的還高!

這些日本企業聽都沒聽過,但創造利潤估計比我們的還高!

拋光這項技術,沒有明確的標準,只能靠匠人自己的感覺和目測,也不能申請專利,而這筆訂單的要求極為嚴苛:質檢員會在指定的熒光燈下檢查,如果裡面反射的熒光燈線有一條歪的,就算是殘次品。並且,10件產品內有三件不合格,就全部退回。

這些日本企業聽都沒聽過,但創造利潤估計比我們的還高!

四年間,小林研業共拋光了 250萬個 iPod 鏡面背板。最快的時候,包含小林一夫在內的5個人每個月能生產 3~4萬個背板。


2、日本紙工
印象中的企業工廠,尤其是從業紙張生產的,起碼得百來人吧。但小編以前跟著方行國際參觀過日本紙工,完全顛覆我的印象。

它沒有高大的廠房,沒有先進的設備,甚至主力設備都都已有三五十年曆史,生產卻井然有序,創造了同行業不可企及的高利潤,同樣規模的工廠,中國國內最好的的企業要用到200人以上,而這裡,僅需80名員工,就能達到人均250萬元的效益。

這些日本企業聽都沒聽過,但創造利潤估計比我們的還高!

這些日本企業聽都沒聽過,但創造利潤估計比我們的還高!

在對手環伺的競爭環境下,依然一枝獨秀,是因為岸上會長堅信:人人都是經營者。他說的一句話棒極了:“如果員工的煩惱與老闆的煩惱能聯通在一起,那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了。”

3、榎田株式會社

雖是小企業,只有28人,但自1986年成立以來,enokida主要生產圓鋸機、釺焊機、放電加工機等,一貫採用獨立研究和開發,

技術一直走在業界前沿。產品現遠銷韓國,中國,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俄羅斯,美國,意大利,荷蘭以及中東等地區。

這些日本企業聽都沒聽過,但創造利潤估計比我們的還高!

整潔有序的工廠

這些日本企業聽都沒聽過,但創造利潤估計比我們的還高!

這些日本企業聽都沒聽過,但創造利潤估計比我們的還高!


4、深喜毛織

這些日本企業聽都沒聽過,但創造利潤估計比我們的還高!

即使跨越了世紀,當年也是日本數一數二的傳統紡織企業,深喜毛織也保持著穩而不大的規模。生產卻高效有序,約100名的員工,年產值竟能達1.8億人名幣。隨著技術的變革,現代工廠基本使用機器,整個自動化生產過程基本看不到人。

這些日本企業聽都沒聽過,但創造利潤估計比我們的還高!

不少企業在遇到行業瓶頸時,會選擇拓展業務甚至轉行。但130年裡,它仍持續專注精細做好毛織產品。老闆的一句“我們不會轉行,我們只有

堅守本業提高改善再提高!我們只想傳承!”在浮躁多變的社會,還有這種難人可貴的企業精神,實在令人動容。

這些日本企業聽都沒聽過,但創造利潤估計比我們的還高!

為什麼老闆的一句話,員工也會追隨老闆的夢想,踏實努力工作呢?4月,與方行國際深入深喜毛織,直擊工廠現場,探討高效生產奧秘,深研背後支持的精神力量。

這些日本企業聽都沒聽過,但創造利潤估計比我們的還高!


5、旭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
旭自動車工業有僅有26名員工,但就憑這二十幾個學生,年產值竟能達到九億日元(約5千多萬人民幣),5S改善管理已經深入到每個員工內心,這在國內很多企業都難以做到!

這些日本企業聽都沒聽過,但創造利潤估計比我們的還高!

當深入一線時,可以看到員工在各自崗位上有條不絮地工作著,流水線上的半成品在緩緩流動,現場運轉得十分有序憑數字化的核算基準,車間裡隨處可見各種改善提案及已經完成的改善成果。通過企業上下不斷努力,旭工廠提高了企業不少利潤,降低不少殘次品比率。


為什麼日本那些默默無聞的中小企業,能創下高額的利潤呢?
第一,精緻無處不在。日本小企業對工藝的執著鑽研,反映在日本民族性格的一詞就是“職人精神”,這構成日本製造業的特點――“精細化”。
第二,大企業的支撐與支持。日本中小企業與大企業構成一個產業鏈金字塔。處於金字塔頂端的,是一個有強大產品開發能力和銷售能力的大企業,為這個企業提供零件總成的成為“第一次供應商”,“第一次供應商”下又有一批“第二次供應商”。這樣,中小企業就不愁訂單問題,更能專研於技術開發。


第三,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曾拜訪過7500家企業的坂本光司曾說,通常,顧客被看做是“決定企業盛衰最重要的人”。那麼,與此重要的顧客相比較,許多老闆認為,企業員工和他們的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