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陳壽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竟然一語成讖!

陳壽是蜀漢及西晉時期著名的史學家,他編著的《三國志》因語言質樸、選材嚴謹、記事翔實,且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為歷代史學家所重視。史學界將之與《史記》、《漢書》、《後漢書》合稱為“前四史”,視為紀傳體史學名著。

他說陳壽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竟然一語成讖!

陳壽

陳壽少年好學,師從蜀漢大儒譙周。譙周曾對陳壽說:“卿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誰知竟一語成讖,陳壽果然命運多舛,屢遭貶黜責難,最終失意病卒,享年65歲。

他說陳壽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竟然一語成讖!

譙周

在蜀漢時,陳壽歷任衛將軍姜維的主簿、東觀、秘書郎、散騎、黃門侍郎、觀閣令史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們都曲意奉迎。唯有陳壽不肯屈從,所以常常受到斥責甚至被罷免官職,直到蜀漢滅亡,陳壽還長期得不到重用。

他說陳壽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竟然一語成讖!

姜維

陳壽父親去世,他在家守喪。期間,因為生病而讓婢女服侍自己服藥,恰巧被來客看見,鄉黨們指責其行為不檢點,對他頗有微詞。

他說陳壽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竟然一語成讖!

陳壽

西晉司空張華很欣賞陳壽的才華,就推舉他為孝廉,任命他為佐著作郎。不久,又派任他為陽平縣令。在此期間,陳壽編著了《諸葛亮集》,上報朝廷後被提升為著作郎。

他說陳壽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竟然一語成讖!

張華

後張華準備薦舉陳壽為中書郎,中書監荀勖因忌恨張華而遷怒陳壽,便示意吏部改任陳壽為長廣太守,陳壽藉口母親年老,未去就職。後經鎮南將軍杜預再次舉薦,陳壽被授予治書侍御史之職,但因母親去世而離職。

他說陳壽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竟然一語成讖!

《諸葛亮集》

陳壽的母親臨終前叮囑他,說死後將她葬在洛陽。陳壽按照母親的遺願對其進行安葬,卻又因此遭到非議,說他不尊崇禮儀,不恪守孝道,未將母親歸葬故鄉,結果老師譙周的話再次應驗,陳壽再一次遭受被責難貶官的羞辱。

他說陳壽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竟然一語成讖!

陳壽

晉滅吳統一天下後,陳壽編撰完成了《三國志》,共65篇。時人盛讚陳壽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當時也在撰寫《魏書》,當他看到陳壽的《三國志》後,覺得自己寫得太差了,便銷燬了自己的書稿。張華對陳壽則倍加讚賞,對他說:“《晉書》也應該交給你來寫。”

他說陳壽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竟然一語成讖!

《三國志》

數年後,陳壽被拜為太子中庶子,但他卻未到任。公元297年,陳壽病逝後,梁州大中正、尚書郎範頵等人上書朝廷,說陳壽所著的《三國志》,“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豔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採錄。”晉惠帝於是詔令河南尹、洛陽令,派人去陳壽家抄寫其書。這樣,陳壽傾盡畢生心血編撰的史學名著《三國志》方才流傳後世,澤被百代。

他說陳壽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竟然一語成讖!

陳壽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