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福報運氣,多藏在這兩個處世天機中,必要時時自省!

一個人的福報運氣,多藏在這兩個處世天機中,必要時時自省!​《清靜經》雲:“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一個人處於世,總要經受七情六慾、世俗塵情的磨練,而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沒有無謂的牽掛,所謂“知足之所以常樂,養心莫善於寡慾”,當一個人因為慾望少,想要的東西越少,反而會活得更自在。

佛曰:“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人人都願能夠福氣相隨,這首先是要放下身上許多的惡習,若是常積小惡而處世,可能初雖不覺,但積久必崩,正如一句老話所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遲與來早”。而一個務實善念的人,其福報必然如同春園之草,不見其長,但日有所增,日後即便不能洪福滿盈,也能清福不止。

在處世奇書《菜根譚》中,指出了一個人的福報運氣,往往多藏在這兩個處世天機中,必要時時自省!
一個人的福報運氣,多藏在這兩個處世天機中,必要時時自省!​一、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

釋義:在經過狹窄的道路時,要留一步讓別人走得過去。在享受甘美的滋味時,要分一些給別人品嚐。這就是為人處世中取得快樂的最好方法。

老話說的好:“讓人三分不吃虧,容人三分無損失”,一個人為人是否可靠,往往從其寬恕於人的態度中便可見一斑。《官人解》:“以度量容人,便是集福之要術”,為人處世應當以“厚德載物、雅量容人”為行事規範,要知道利人實利己的根基,給別人方便,日後其實也是在方便自己,以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別人,同時也有利於培養自己的性德,何樂而不為呢?
一個人的福報運氣,多藏在這兩個處世天機中,必要時時自省!​二、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釋義:不求全責備別人小的過失,不揭露別人隱秘的事,不記恨別人過去的惡行。能夠做到這三點就可以培養自己良好的品德,也能夠通過這種方法避免禍害。

《禮記》:“舉大事必慎其始終。”大丈夫若要日有所成,必然要立志做到知行合一,中恕待人。對於別人的過失應當儘可能採取寬恕的態度,而如果錯誤在自己身上,那麼就不能輕易的饒恕。無論是處在那個工作領域,都要時時反躬自思,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而不是常去挑剔別人的毛病,養德遠害,養德培福,就是此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