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史話:詳解「閃擊戰」背後的門道

回顧二戰戰術,閃擊戰是一個永遠無法繞開的話題。德軍27天征服波蘭,1個月踏平西歐,39天擊敗號稱擁有“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日軍1個多月打通馬來半島;蘇軍20天收復中國東北……閃擊戰在東西方戰場均創造了輝煌戰績,其威力令世人震驚。通常,成功的閃擊戰應遵循“奇”“快”“狠”“準”“活”五大要訣。

奇:出敵不意,攻其不備。“奇”是閃擊戰的前提,具體來說又有時間和空間之分。

時間上“奇”,講究的是進攻時機出其不意。

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薩”行動發起時,正值德國入侵英倫三島的“海獅計劃”進退維谷之際。

只要英國沒有屈服,德軍對蘇動手就難免重蹈一戰覆轍,陷入兩線作戰的險境。

二戰史話:詳解“閃擊戰”背後的門道

因此,斯大林判斷當過一戰傳令兵的希特勒不會很快挑起蘇德戰爭。

孰知後者恰恰沒按常理出牌,打了蘇聯個措手不及。

正如希特勒所言:“當‘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實施時,全世界將大吃一驚!”

二戰史話:詳解“閃擊戰”背後的門道

波蘭閃擊戰戰略圖

空間上“奇”,即進攻點位出乎預料,這在德國閃擊西歐作戰中最為明顯。

戰前,英法聯軍統帥部認為,縱觀法、盧、比、德邊界,南有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中段有天險阿登森林和馬斯河,只有北部的比利時一馬平川,德軍的最佳選擇唯有沿用“施裡芬計劃”,借道比利時對英法聯軍實施“右勾拳”攻擊。

聯軍據此制定了“D計劃”,將主力部署在法比邊境和法國北部各省,其餘兵力大部防守馬奇諾防線,中段只留有少量警戒部隊駐防。

英法指揮官看走眼了嗎?沒有,德軍最初制定的代號“黃色方案”的西線作戰計劃的確是“施裡芬計劃”的翻版。可是後來,“膽大包天”的第38軍軍長曼施泰因越級向希特勒彙報了他的設想,這才有了後來的“揮鐮行動”——核心突破口選在聯軍防守薄弱的中段,集中7個精銳裝甲師和57個步兵師沿阿登森林發起主攻,克服不利地形後長驅直入,出其不意地出現在聯軍主力背後。

戰爭是交戰雙方的智力博弈,要想出其不意並非易事,往往需要隱蔽、保密、欺騙等多法並用。“巴巴羅薩”行動發起前,希特勒特別強調:“必須慎之又慎,謹防洩漏進攻意圖”。

侵蘇戰爭打響時,偌大的德國統帥機關只有5個人瞭解整個行動方案,前線指揮官都以為這只是個應急計劃。為掩護“巴巴羅薩”計劃,德軍專門設計了龐大的騙局,如繼續執行“海獅計劃”,並虛構了“魚叉”和“鯊魚”登陸作戰計劃,迷惑外界相信德國將於1941年8月1日登陸英國。

二戰史話:詳解“閃擊戰”背後的門道

蘇聯佔領哈爾濱

而在東方戰場,“騙你沒商量”也是發動閃擊戰的必要一環。1945年8月蘇軍對日本關東軍發起最後一擊時,擔任主攻的蘇軍外貝爾加方面軍一邊命第36集團軍向海拉爾方向發動猛攻,使日軍誤認為海拉爾就是蘇軍主攻方向;一邊又命坦克第6集團軍秘密翻越天險大興安嶺,等到日本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發現上當為時已晚。

快:高速機動,猛攻猛打。根據戰爭力學原理,部隊突擊力取決於兵力、火力和機動力。

在前2個條件一定的情況下,機動力越大,速度越快,部隊突擊力就越強,這正是閃擊戰的精髓所在。如果說德國成功閃擊波蘭是因為雙方武器裝備存在“騎兵對坦克”的代差,那麼閃擊西歐得手則主要是因為一個“快”字。

此役,德國投入136個師、2800輛坦克(注:1號和2號坦克近1500輛)、3700架飛機,法、英、荷、比聯軍則有135個師、4200輛坦克、2000多架飛機,並可得到英倫三島1000多架飛機支援。無論兵力規模,還是坦克、飛機等主戰裝備,德軍均不佔優勢——正如史學家卡爾-海因茨·弗裡澤爾在《閃電戰傳奇》一書中所言,德軍的1號坦克和2號坦克原本只是訓練用車,裝甲最厚處僅13至14.5毫米,車載武器是機關槍和被戲稱為“叩門器”的20毫米火炮。而即便是配有30毫米裝甲的3號坦克和4號坦克,也無法對裝甲厚80毫米的英國馬蒂爾達2型坦克構成威脅,法軍S-35坦克的性能更是優於德軍主力戰車。

二戰史話:詳解“閃擊戰”背後的門道

隆美爾

然而,德軍充分發揮裝甲機械化部隊的快速閃擊能力,並集中運用航空兵和空降兵,以連續不斷的“閃電攻擊”鎖定勝局。在主攻方向,古德里安指揮的第19裝甲軍創造了一系列進攻奇蹟:

2天穿越阿登山脈110公里長的峽谷;開戰第4天突破馬斯河防線,打開通往巴黎和英吉利海峽的大門;佔領法國軍事重鎮色當後,以每晝夜20至40公里的速度急行軍,不到1周時間就攻至英吉利海峽,距離敦刻爾克只有15公里。

如果不是希特勒親自下令讓空軍解決敦刻爾克問題,30多萬英法聯軍將命喪大海,整個二戰史就可能改寫。為以快制敵,古德里安遇到小股潰散的法軍士兵時,甚至命部下用擴音器大喊:“我們沒有時間俘虜你們,你們要放下武器,離開大路,免得擋道。”

與此同時,助攻方向由隆美爾指揮的第7裝甲師也是一路高歌猛進,滾滾鐵流橫掃比利時,開戰2天就攻至馬斯河,不到1周就突破馬奇諾防線……德軍裝甲集群長驅直入,整個法國亂作一團。就連丘吉爾都驚呼:“使用大規模裝甲部隊進行快速突擊,竟然會引起這樣巨大的變革!”

除使用坦克實施平面突擊外,德軍還充分發揮航空兵的空間和機動性優勢,廣泛實施近距空中支援和空降作戰,力求形成快速立體突破。德軍裝備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迅速前出支援坦克作戰,清除裝甲部隊開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有效克服了炮兵跟進速度慢的不足。德軍傘兵則快速佔領縱深指定目標,為正面主力部隊全速推進打通戰術節點。

縱觀二戰期間的經典閃擊戰例,制空權(有時還包括制海權)都是必不可少的制勝要素。

在閃擊馬來戰役中,由於掌握了東南亞制海空權,尚未機械化(甚至還沒摩托化)的日本陸軍也大膽地玩起了“奪島閃擊戰”。針對馬來半島熱帶雨林密佈的地形特點,日軍選擇自行車作為步兵的主要交通工具,組建了所謂的“銀輪部隊”,並依靠95式輕型和97式中型坦克提供火力支援。作戰中,日軍“銀輪部隊”在叢林間機動靈活,追得對手潰不成軍,一個多月就向南挺進700公里,一直打到新加坡。

當然,日本對東南亞發動的閃擊戰之所以得手,與其說是靠戰鬥,還不如說是因為對手太差勁所致。

二戰史話:詳解“閃擊戰”背後的門道

日本二戰宣傳畫,醜化中國

狠:集中優勢,形成震懾。孫子云:“勝者之戰,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別看閃擊戰在歐陸大放異彩,骨子裡卻與東方兵學思想異曲同工。

二戰史話:詳解“閃擊戰”背後的門道

圖為1939年閃擊波蘭的德軍裝甲部隊,最前頭是1輛3號坦克。

進攻波蘭,德軍投入61個師、1900多架飛機、2800餘輛坦克,總兵力88.6萬人。波軍編制30個步兵師、11個騎兵旅、2個摩托化旅,裝備坦克和裝甲車870輛、飛機400餘架,總兵力約100萬人。從兵力規模看,德軍不佔優勢。但是,德軍首次突擊就集中了75%的步兵、93%的裝甲兵和摩步兵,使得雙方的一線軍力對比瞬間逆轉為:兵力3比2,坦克14比1,飛機35比1。結果,首戰德軍即以絕對優勢兵力擊碎了波軍的抵抗。如果說閃擊波蘭是牛刀初試,那麼閃擊蘇聯就堪稱德軍閃擊戰的登峰造極之作。首戰德軍一口氣投入了190個師、3700多輛坦克、近5000架飛機、47200多門大炮和190艘戰艦,共計500多萬人馬,這麼多士兵手拉手連起來,能從柏林一直連到東京。

為形成泰山壓頂之勢,德軍在列寧格勒、斯摩稜斯克和基輔3個戰略方向同時開刀,力求在戰爭之初就消滅蘇軍主力。當德國坦克和戰機以排山倒海之勢湧入蘇聯領土和領空時,倉促應戰的蘇聯紅軍幾無招架之力。開戰第一天,蘇聯就損失1800多架飛機,10天內德軍突入蘇聯境內達600公里,用“如入無人之境”來形容並不誇張。在二戰末期的東方戰場,蘇軍曾以同樣“狠招”成功閃擊日本關東軍。1945年8月8日,蘇軍集結3個方面軍84個師、40個機械化旅和坦克旅共計150萬人,向關東軍發起“紅色閃電”攻擊。當時,蘇軍裝備火炮和迫擊炮2.6萬餘門、坦克和自行火炮約5300輛、飛機5200多架。

二戰史話:詳解“閃擊戰”背後的門道

日軍向蘇聯繳械投降

駐中國東北和朝鮮的關東軍總兵力約100萬,裝備坦克1155輛、火炮5360門、飛機1800架。

不難看出,除兵力規模佔優外,蘇軍在火力上也擁有絕對優勢,雙方飛機、坦克、火炮等主戰兵器對比分別為3比1、5比1和5比1。槍炮未發,勝負已明。僅1周多時間,蘇軍就基本殲滅了關東軍精銳。可見,閃擊戰不同於普通意義上的進攻作戰。普通進攻作戰中,攻防雙方的兵力火力對比通常為3:1。而在閃擊戰中,進攻方為一招制敵,往往厚集5倍甚至10倍於敵的兵力兵器。同時,為最大限度地形成對敵局部優勢,閃擊方通常將主要兵力兵器部署成一個梯隊,僅留有少量預備隊。這樣一來,首戰中的攻防力量對比往往高達數十倍。孫子云“勝兵先勝而後求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戰史話:詳解“閃擊戰”背後的門道

德國閃擊波蘭

準:密切協同,步調一致。細數二戰期間歷次閃擊戰,進攻方投入兵力動輒上百萬,還要統一指揮、協調諸多軍兵種在廣闊的海陸空三維空間廝殺,難度可想而知。那麼,如何才能讓一臺巨大的戰爭機器上的所有零部件都精準無誤地運行呢?

二戰史話:詳解“閃擊戰”背後的門道

珍珠港事件油畫

以日軍發動的經典“海空閃擊戰”——偷襲珍珠港為例,從1940年3月山本五十六提出作戰設想開始,到1941年12月7日付諸實施為止,日方的計劃制定和戰備時間長達21個月。其間,日軍反覆進行圖上作業和沙盤演習,並加緊訓練部隊的魚雷投放、俯衝轟炸、制空護航、續航加油等海空戰能力,以確保行動時各環節絲絲入扣,不出紕漏。

而為避開美軍警戒圈,達成進攻突然性,日軍還特意選擇由阿留申群島南下的迂迴航線。在長達11天的航程中,龐大的日軍艦隊始終保持嚴密陣型,並嚴格採取“無線電靜默+燈火管制”措施,其重兵集團遠程奔襲的指揮協同水平可見一斑。

12月7日清晨6時,日軍先後派出2批次、354架各型艦載機撲向珍珠港。由於事先多次演練,日軍飛機雖分成多路編隊行動,卻配合默契,時間拿捏精準到分鐘——7時55分,先頭日機轟炸美軍3座機場,將美戰機大部摧毀在地面。2分鐘後,已無後顧之憂的日軍魚雷機分2路飛抵珍珠港,一路在港口西側低空施放魚雷,另一路在東側以15至30米超低空施放魚雷。與此同時,大批日軍轟炸機對港內美艦和島上其他機場狂轟濫炸。1小時後,第2批日機飛臨,繼續實施轟炸,5艘日軍特種潛艇也潛入港內發射魚雷。大約9時30分,日軍偷襲結束。600天的苦心籌備換來200分鐘的致命閃擊,“算計”對手到了這個份上,日本人夠狠。

納粹德國的閃擊戰“快刀”同樣有一個磨礪的過程。1939年閃擊波蘭,德軍雖大獲全勝,但也暴露出部隊行進混亂、友軍誤傷頻發等問題。為此,除加強部隊間協同訓練外,德軍開始大量裝備無線電臺。到1940年閃擊西歐前夕,德軍幾乎每輛坦克、每架飛機、每個作戰單位都配備了電臺。德國空軍將領米爾希回憶:“俯衝轟炸機變身‘飛行火炮’,通過良好的無線電通信接受指示與地面部隊協同作戰……坦克和飛機都聽命於指揮官的調遣。”

反觀當時的法軍,無線電裝備還是“稀罕玩意”。平心而論,在這場保家衛國的戰爭中,大部分基層法軍官兵表現得相當勇敢,只因指揮失靈、缺乏協同,他們最終沒能形成強有力的“鐵拳”,反而被對手的空地一體戰打得潰不成軍。

二戰史話:詳解“閃擊戰”背後的門道

庫爾斯克會戰中,德國的裝甲部隊

到1941年6月閃擊蘇聯時,德軍的協同技能已爐火純青:近3000架飛機從4個方向升空,率先對蘇軍一線機場實施並行轟炸,上萬門火炮同時朝邊境目標猛烈開火,坦克集群在火力準備後迅疾對蘇軍一線陣地發起突擊,摩步兵和步兵緊隨其後迅速跟進…當這樣的場景在全長1800多公里的3條戰線同步“上演”時,人們不得不驚歎納粹德國戰爭機器運轉之高效精準。

活:機動靈活,因情而變。機動靈活是打贏閃擊戰的必要條件,這一點在二戰德軍的戰場指揮中屢見不鮮。裝甲部隊是德軍刺向對手心臟的利刃,但如果盲目揮舞、胡劈亂刺,再鋒利的刀劍也可能折斷。前文提及,德軍的技術裝備很多時候都趕不上對手,其之所以能在入侵波蘭和西線戰役中大獲全勝,關鍵在於戰術指揮巧妙。

在閃擊西歐作戰中,由於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長驅直入,德軍最高統帥部多次命令其原地待命。但古德里安認為,己方的最大優勢就是進攻速度快,所以他全然不顧上級警告,寧可冒進也要全速突擊,直至打得法軍陣腳大亂,信心全喪。

又如助攻方向的隆美爾。為儘快通過馬奇諾防線前沿的切豐特恩森林森林,隆美爾想出一步險招:他命令坦克全速前進,但不準放一槍一炮,所有坦克乘員一律坐在坦克外,邊開進邊晃動白旗,他本人也坐在坦克邊上。

法國守軍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弄得目瞪口呆,竟然忘記了開火!

就這樣,隆美爾率部安全穿過森林,法國人花70億法郎修建的馬奇諾防線被輕鬆突破。

德軍之所以能產生古德里安、隆美爾這樣的將才,與其特殊的指揮傳統和氛圍密不可分。

1806年耶拿戰役失利後,普軍上下開展大反思。普軍認為:法軍獲勝的原因是在闡明拿破崙意圖的基礎上,允許初級軍官發揮主動性,從而實現了快節奏作戰。

二戰史話:詳解“閃擊戰”背後的門道

滑鐵盧戰役油畫

通過進一步研究,普軍發現:在戰役級機動作戰中,由於雙方投入兵力多,戰場空間急劇擴大,受制於落後的通信手段,部隊信息上傳下達的速度無法適應戰局變化,因此必須建立一套能激發下級指揮員主動性的新體系。委託式指揮於是應運而生。

此役,經過一番改革後脫胎換骨的普軍迸發出強大戰力。老毛奇擔任普軍總參謀長後,委託式指揮被正式寫入條令,普軍由此形成了“總參謀部下達總體命令、基層指揮官負責尋找完成任務的最佳途徑”的傳統。一戰中,為適應西線塹壕戰背景下彈性防禦和滲透戰術的需要,德軍將領魯登道夫乾脆要求指揮權從師長直接下放至營長、連長甚至排長。二戰初期,委託式指揮在德軍裝甲部隊中更是流行。試想,若不是靠古德里安、隆美爾等一線指揮官的隨機應變,170萬法軍是否還會束手就擒?“歐洲大陸最強陸軍”是否還會被輕易擊敗?

在分析閃擊戰成因時,一位西方軍事專家說,“當新技術(如內燃機、無線電)被運用於足夠數量的重要軍事系統(如坦克)中,而這些系統又在創新性作戰思想下(如閃擊戰術)運用於能大大提高軍事效能的新編制(如裝甲師)中時,軍事革命就發生了”。這句話有點拗口,簡言之就是“當對手還在制定繁瑣的計劃,並等待全部作戰要素到位後才行動時,德國人已經在尋找他們的弱點開刀了”。

結語:閃擊戰並非打開戰爭勝利保險箱的鑰匙,當對手預有準備、迴旋空間夠大或國力相差懸殊時,閃擊戰取得的效果不過是曇花一現。但無可否認,作為二戰中最大的軍事創新,其背後體現出的戰術思想影響深遠。

也許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下一場閃擊戰將以何種形式登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