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拒絕」這條路上,你不能慫

在“拒絕”這條路上,你不能慫

要有行“舉手之勞”的熱忱,也要有言“實在不便”的勇氣。

在“拒絕”這條路上,你不能慫

敏感的人一旦陷進社交裡,就很難對別人的請求說“不”。

“我可能有討好型人格”。

小綠就是一個典型的便利貼女孩。她對周圍人的事,小到帶飯拿快遞,大到搬家看孩子,基本上是有求必應。

她真的以此為樂嗎?很多時候,她想拒絕,卻難以開口。久而久之,大腦還沒反應過來,嘴巴就條件反射般地蹦出“好的”“可以”“沒問題”。

誠然,“樂於助人”是美德,但不能跟“有求必應”劃等號。而學會拒絕,也不是指要做個不近人情的孤島之人,拒絕一切他人的求助。

但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對他們來說,拒絕別人比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還難。

在“拒絕”這條路上,你不能慫

為什麼說“不”這麼難!

1.照顧對方情緒的需要,認為“拒絕”是對他人的一種傷害:“被拒絕之後他會不會難為情甚至不開心?”

2.維繫“泡沫姐妹情”的需要:“拒絕他,會不會使我們的關係變糟?”“以前他幫過我,現在不幫忙好像說不過去吧?”。

3.期望以付出獲得他人的好感。人類在社交過程中渴望被給予肯定的評價:“我要是拒絕他,他是否會覺得我是一個不近人情的小氣鬼?”

在“拒絕”這條路上,你不能慫

如果你一直不說“不”,無非有兩種情況:

1. 吃力但討好。對方很感激你。

2.吃力不討好。有一種怪異的現象,有一類怪異的人,他們會把你的幫助視為理所應當,時不時地麻煩你,更有甚者還會在你沒做好的時候表達自己的不滿。

說“不”真有這麼難嗎?

三毛說過,不要害怕拒絕,如果自己的理由出於正當。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而我們不光要有行“舉手之勞”的熱忱,也要有言“實在不便”的勇氣。

在“拒絕”這條路上,你不能慫

首先,要想說“不”說得有底氣,就要在學會拒絕前學會獨立。尋求幫助前先考慮自己是否能獨立完成,是否非得拜託別人。一是因為任何人都不喜歡總是被麻煩,二是為了讓自己以後的拒絕更有底氣。

其次,要有自己的原則和標準。學會說“不”不是對一切說“不”。我們應先明確什麼忙我願意幫我能幫,什麼忙我不願意幫我幫不了。

最後,明確自己不能給予幫助後要堅定拒絕的決心,給對方回覆時切忌含糊其辭。

如何機智優雅地說“不!”

1. 立刻拒絕。

開門見山地向對方表明不能給予幫助並簡單說明理由。需要注意,即便是直接拒絕,也要保持態度的禮貌,語氣的柔和,千萬不要把“情商低”當作“直率”(敲黑板劃重點)。

以下是錯誤示範:

在“拒絕”這條路上,你不能慫

正確的做法是先站在對方的角度:“我知道你現在需要幫忙”、“我很想幫忙,但是……”接著簡單說明不能幫忙的理由,最後再明確清晰地向對方表明自己不能給予幫助:“抱歉,我不能幫你”。

2. 一個字,“拖”。

該拖延戰術專為“真·拒絕無能者”設計。“我現在手頭上還有事,稍後再給你答覆”“這件事讓我考慮一下,可以嗎?”這樣做會讓對方認為你有幫助他的意願,只不過還在考慮之中而已,因此更容易接受你的拒絕,也比立刻拒絕更顯人情味。

在“拒絕”這條路上,你不能慫

3. 為對方提供其他解決途徑或方案。

別人求助於你,根本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非你不可”。為對方提供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對他而言,也是一種幫助:“我這幾天要忙……的事,不能幫你,但我知道/但你可以……”

4. 把“我不能幫你”轉化為“我不幫你是在為你著想”。

譬如讀書的時候,同桌要抄你的試卷,比起“我不能配合你作弊”,換一種拒絕方式:“我覺得這對你的學習沒有幫助,況且要是被老師發現了,你又要挨一頓批”,後者明顯讓人更舒服點。

拒絕的方法還有很多,選擇什麼樣的拒絕方式也因人而異,不要讓雙方覺得難為情就好。

在“拒絕”這條路上,你不能慫

當你的碎片化時間被過分佔用的時候,當你的生活節奏不斷被大忙小忙所打亂的時候,不要讓自己為難,試著拒絕那些不合理的請求,學會說“不”,會讓生活變得輕鬆許多。

畢竟,拒絕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項技能。

—END—

圖片源於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