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前軍師鍾繇,75歲時還生下一子,兒子被陳壽評爲當世張良

在《三國志》一書中,陳壽將鍾會評價為曹魏的張良。

鍾會是鍾繇75歲時所生,因繼承了父親優良的血脈,加上良好的受教育環境,此人的成就還在他父親之上。在這個策士們最好的時代,他將舞臺劇後半部裡最熾熱的燈光打一處,在青史上留下了自己的惶惶威名。

細觀鍾會的一生,“張良”這個評價可謂是相當中肯了,僅以屢屢挫敗並收服姜維,誅殺嵇康,許儀(許褚的兒子)等人,囚禁鄧艾等事而論,他的才華就不在父親鍾繇之下。

曹魏前軍師鍾繇,75歲時還生下一子,兒子被陳壽評為當世張良

傳聞,此人幼年時隨父親鍾繇,兄弟鍾毓入宮面聖,曹丕見二人神態各異,於是就問了大哥鍾毓,為何不停的出汗?鍾毓答,小子因不敢正視您的帝王之威,方才戰戰兢兢,汗如雨下。

曹丕又問鍾會,額上滴汗未掛,你為何不怕啊?鍾會瞅了眼大哥答道,小子因不敢正視您的帝王之威,方才戰戰兢兢,不敢滴汗。此舉引得曹丕大笑不止,而鍾會的隨機應變之才也被史官們記錄在冊。

曹魏前軍師鍾繇,75歲時還生下一子,兒子被陳壽評為當世張良

入仕為官之際,一次閒聊中,家人們落座,鍾會母親以範獻之子為喻,誇耀了鍾會一番:春秋時,範獻的兒子常設詭計於案側,範母就向他說了,這孩子太過奸詐,日後必生禍患。但我兒子鍾會雖然也喜歡出謀劃策,但他是鍾繇的兒子,居心正,必能輔佐君王成就一番大業。

儘管母親覺得鍾會聰慧且有謀略,但小機靈抖得多了就叫做乖張。

曹魏前軍師鍾繇,75歲時還生下一子,兒子被陳壽評為當世張良

長大了的鐘會自來為哥哥鍾毓不喜,並被裁定為不是個省油的燈。果然,鍾會反了,在鍾家被滅族之際,因鍾毓提醒過司馬昭,他弟弟鍾會“挾術難保,不可專任”,於是鍾毓一大家子得以赦免。

就這樣,被陳壽譽為當世張良的鐘會死了。

曹魏前軍師鍾繇,75歲時還生下一子,兒子被陳壽評為當世張良

儘管都是謀逆,但他和司馬懿的不同就在於,司馬懿懂得進退,處處隱忍,而他鋒芒畢露,鋼過易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