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公路建設到底花了多少錢?

公路建設是國家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投資,關係國計民生,對經濟的增長有著基礎性的推動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路投資的總里程不斷增加,公路網不斷完善,截止到2015年,31各省的公路總投資額達到1.06萬億元,同比增速6.78%,與當年的GDP增速6.9%基本持平。但是公路投資市場呈現明顯的區位特徵和結構差異,具體來看:

一是西部地區公路建設投資增長較快,成為我國公路建設投資的主要增量市場。

西部地區由於經濟、地理環境和技術條件的制約,交通落後已明顯影響了我國經濟健康持續的發展。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制定和實施,西部地區的公路建設取得一定成就,截至2015年,我國西部地區的公路總里程達到170.33萬公里,佔整個公路總里程的38.42%(不包括港澳臺地區),高於東部和中部地區人均公路里程為45.87公里/萬人,而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人均公路里程分別為22.40公里/萬人和34.50公里/萬人。同時,公路建設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上升。“十二五”期間,西部地區的規模和比重一直居於首位(詳見圖1和表1),2016年的年度投資完成額達到8408.8億元,平均比重達到42.88%,但投資比重的波動性是三大區域之首;其次是東部地區,平均比重達到31.04%,且投資比重的變化相對比較穩定;投資規模最小的為中部地區,平均比重為26.07%,投資比重的變化最為穩定。投資增速也明顯高於東中部地區(見下圖2),從2012年到2014年,西部地區的公路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速分別為3.59%、13.27%和17.81%,雖然2015年同比增速出現較大的下滑,但仍然提前完成了《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關於公路建設目標,並在2016年出現大幅度反彈。

表明“十二五”以來,西部地區是公路投資的主要增量市場。

中國的公路建設到底花了多少錢?

中國的公路建設到底花了多少錢?

二是西部地區公路建設水平與中東部地區仍有一定的差距。

佔據西部地區運輸體系主導地位的公路交通仍與全國公路發展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具體表現在如下幾方面,一是高速公路佔比低。根據《中國交通年鑑2016》的數據整理顯示,西部各省的高速公路佔比普遍較低,2015年高速公路平均佔比為2.34%,均低於東部的3.21%和中部地區的2.66%,尤其是新疆,截止到2015年,自治區內仍沒有高速公路。二是省道幹線佔比相對較低。2015年西部地區的省道佔比為6.58%,而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省道佔比分別為7.24%和7.80%。西部地區蘊藏著大量豐富的資源,如石油、有色金屬、原鹽、棉花等,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公路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對縮短地區差距,發展外向型經濟,促進社會和諧有重大深遠的意義。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一帶一路”戰略的繼續深入推行,西部地區仍然蘊藏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三是中部地區公路建設投資相對平穩,高速公路和幹線佔比相對較小。

中部地區地處東西部之間,既要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和要素的轉移,又要作為連接東西部地區的橋樑,交通地位不言而喻。然而,通過整理“十二五”相關數據發現,中部地區在“十二五”期間公路固定資產的投資增速雖略高於東部,但投資規模的規模一直低於中西部地區。同時,在高速公路的佔比為2.66%,僅高於西部地區0.32百分點,高速公路的佔比仍處於很低的水平;在國道佔比上,更是遠低於東西部地區,2015年中部地區的國道佔比僅為3.16%。交通仍是中部經濟發展的短板,隨著中部崛起戰略的繼續深入,中部地區公路建設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設將仍有很大的市場容量。

四是公路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在各省之間表現出較大差異。

2016年公路建設總投資規模最高的省份是貴州省,全年投資公路建設的資金為1462.9億元。雲南省和四川省分別居於第二位和第三位,2016年分別投資了1260.2億元1239.9億元。廣東、浙江、湖北、內蒙古、安徽、福建、湖南,分別排在第4至10位。居於第一位的貴州省的公路建設投資額度是居於第十位的湖南省投資額度的一倍。

五是高速公路建設投資是公路建設投資的主要領域,但增速放緩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底,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3.1萬公里,遠超過全球其他國家。“十二五”以來,雖然國家一定程度上降低高速公路投資增速,但高速公路建設投資仍然是我國公路建設的主要投資領域,2011年到2016年高速公路建設投資平均維持在50%以上(見圖3和表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