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荔枝致死?夏季谨防“荔枝病”

眼下正是吃荔枝的季节,荔枝美味甘甜,深受大众喜爱。就连古人对荔枝的喜爱也是众所周知的,对它的赞美更是毫不吝啬,“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更是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典故,杨贵妃爱吃荔枝,帝王为了讨贵妃的喜欢,差人快马去南方运荔枝回长安,只为博得美人一笑。

荔枝果肉晶莹剔透,多汁可口。很多人一吃就停不下来。然而,最近一篇“空腹吃10个荔枝,孩子死亡”的新闻,让很多人惊讶不已。荔枝这一再寻常不过的水果,怎么会吃死人呢?这到底是真的,还是谣言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一聊有关荔枝的一些事儿。

荔枝为什么会夺命?

一次性大量进食荔枝后,出现出现头晕、心跳过速、面色苍白、全身乏力、心慌、手抖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四肢抽搐、脉搏细而快速、血压下降、心率失常、休克,严重者甚至死亡,这是“荔枝病”的症状。

何为“荔枝病”?

由于荔枝中的糖分主要是果糖,果糖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的过程中,会刺激人体分泌大量的胰岛素,而胰岛素会对血液里的葡萄糖起作用,加速葡萄糖的消耗,进而导致血糖含量降低,使血液内葡萄糖供给不足,从而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出现了“荔枝病”。

除了“荔枝病”,还有患低血糖脑病的风险。美国疾控中心在2013年进行的调查中显示,过多食用荔枝出现了低血糖脑病的案例。

吃荔枝致死?夏季谨防“荔枝病”

“荔枝病”这么可怕,吓得不敢吃了?!

那倒不必!只要控制好量,适可而止,就不用担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水果的进食量在200~350克范围,因此,成年人每次吃荔枝不要超过300克,约10枚左右,儿童在进食荔枝时,建议在此基础上分量减半。

吃荔枝时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1. 吃熟透的荔枝

未成熟的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含量较高,这两者容易引发低血糖,因此建议吃熟透的荔枝。

2. 不要空腹吃荔枝

不要在空腹的吃时候吃荔枝。荔枝中糖分过高,空腹吃荔枝反而更易引发低血糖。您可在吃荔枝前适当吃点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如面包、小点心等,或者在餐后半小时再吃荔枝。

3. 防止“上火”

俗话说:“一枚荔枝三把火”。中医认为,荔枝属于温热性,多吃易上火,可能会口舌生疮,口臭口干,甚至流鼻血。建议体弱的老年人、小孩、患有扁桃体炎、咽喉炎、伤风感冒等,更要少吃荔枝。

4. 孕期准妈妈不宜过量食用

荔枝含糖分很高,吃太多容易导致血糖浓度过高,造成糖代谢紊乱。经常吃大量的荔枝会使血糖浓度持续增高,容易危害胎儿和准妈妈自身的健康。


搜索下载“熙心健康”微信公众号,更多健康知识定期推送,更有医生免费咨询,等你关注!

本文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目的为传播健康知识,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