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月薪看時薪 日本最低時薪3年上漲3%

自2002年以來,日本一直採用時薪來表現在職員工的酬勞。本月24日,日本厚生勞動相諮詢機構“中央最低工資審議會”的小委員會在東京開會,就2018年度各地區最低工資的修改彙總了大致標準,將全國平均最低時薪增至874日元(約合人民幣53元),上調26日元。據悉,此次調整幅度超過了2016年和2017年的25日元,是自時薪制推行以來的最大增幅。

不看月薪看時薪 日本最低時薪3年上漲3%

調整幅度不一

雖然全國平均最低時薪上調力度空前,但落實到具體地方依舊有所差距。據瞭解,全日本屆時將被分成四個等級,以東京為首的繁華區上調幅度最大,金額為27日元;而福島等D地區的上調幅度僅為23日元。此次調整落地後,東京的985日元有望最快在下一年度超過1000日元,但高知、大分、沖繩等地僅升至760日元,仍然墊底。全國平均最低時薪的上調標準此次創歷史新高,但大城市圈和地方的差距依然未縮小的實情凸顯。

日本法律規定,最低工資是包括鐘點工和打工者在內,企業向所有勞動者支付的工資下限金額,一般來說將在10月前後適用新規。

時薪比月薪更重要

在日本,留學打工攢學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由於留學生有工時限制,大多數的打工場所都設立了時薪標準。可以說,時薪多少是衡量工作回報的一個重要指標。有人曾經算過,如果按照時薪來說,可能貼磚工人比大多數小白領賺的都多。

舉個例子,李師傅受僱於重慶一家甲級裝修公司,他的工資是按天結算,日薪700元。假設李師傅一週工作5天,每天早上8點上班、下午5點半下班,每天工作9小時,加上每天往返2小時的通勤時間,那麼李師傅每週投入在工作上的時間是55小時(李師傅是按天結算工資,如果要加班趕工期則會單獨付加班工資,因此根本不存在投入到工作中的無償時間)。工作花銷包括了交通費和工具成本,由於貼磚工具可以重複使用,我們只估算折舊費,粗略計算每週工作花銷100元。這樣,貼磚工人李師傅的時薪約為62元。

而一個8小時工作制的白領如果時薪62元,就意味著每天要賺496元,如果通勤時間和李師傅一樣,那麼月薪要達到12400元才能和李師傅持平。算算這個數,哪怕在北上廣也都至少能做到租房不愁的水平了。

不要讓自己成為時薪上的窮人

計算時薪的好處在於,它能讓你清楚你的勞動報酬是不是真的可以與你的勞動付出相匹配。舉個例子,一家公司給你開場比市場上高30%的月薪,但到崗才發現你要多做50%的活,每天加班是不可避免的常態。如果把自己的加班時間算上,你的時薪甚至還不如那些工資平平的企業。這個時候你就能發現,所謂的高薪不過是一場數字遊戲而已。

時薪同時提醒你要有工作規劃。如果是因為自己的效率問題導致一直加班,那就是人為拉低了時薪,因此提高單位工作時間的價值至關重要,避免在莫名其妙的事情上投入無謂的時間。

最後,給大家一個時薪的計算公式,大家可以計算一下自己的時薪是不是符合預期:

時薪=(全年工資-工作花銷)/投入在工作上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