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深入開展「756」重點信訪積案化解集中攻堅活動

天津市委、市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信訪工作作為“瞭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項重要工作,從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深入開展“756”在全市重點信訪積案化解集中攻堅活動。

市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明確提出,把積案化解作為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全市上下以“訴求合理的解決問題到位、訴求無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理”為總遵循,按照“敢於啃硬骨頭、敢於主官上、敢於為民惠民、敢於認錯糾錯、敢於依法處置、敢於追責問責”的工作要求,化民憂、解民難、紓民怨,實現了“清倉見底”的目標,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為津沽大地上的生動實踐。

河西區天賦裡小區共48戶居民,上世紀80年代建房,由原建工局及所屬企業、企業職工三方共同出資建設。由於各種因素,當時未辦理房屋產權證。由於無法辦理產權證,直接影響到群眾改善居住條件、產權交易、子女入學等實際生活。近年來,小區居民辦證願望日益強烈,先後多次到區、市集體上訪。類似這樣的問題,全市涉及38萬餘戶。

要解決這類問題,我們先看看問題難點在哪?第一難,難在資料的缺失:由於企業改制,原建設單位已滅失,項目年代久遠,相關資料缺失;第二難,涉事的部門比較多:涉及市建委、市規劃、市國土房管局、市國資委、市稅務局等多個部門;第三難,難在情況比較複雜:涉及到原建設單位是否辦理土地手續,涉及到契稅繳納等等問題。

按照市委書記李鴻忠提出的“不要怕便宜了老百姓”的要求,市國土房管局擔當作為,到檔案館查找規劃圖、用地手續等相關資料,證明了天賦裡不是違章建築,完成辦證的第一步。

在後續的辦理過程中,還需要測繪、驗收等要件,同時涉及到契稅減免問題,各部門主動擔責,各領各的帳,重新實地測繪,補辦驗收手續;對契稅減免問題,召開專題會議,不扯皮、不推諉,第一時間敲定解決方案,打通環節,完成減免手續。

天賦裡問題的成功化解,是解決歷史遺留產權證辦理難這類問題的典型範例。市主管部門和相關區本著“以穩定大局為重、以群眾利益為上”的原則,踐行“不要怕便宜了老百姓”的理念,“歷史問題、歷史對待”,從改善民計民生的角度積極破解,截至目前已經推動解決21.9萬戶產權證問題。

據瞭解,從2017年11月20日起,利用大半年的時間,全市從上至下,橫下一條心,下硬功夫、苦功夫、真功夫,對756件重點信訪積案分門別類推動化解,截至2018年6月底,實現了“清倉見底”,解決了一些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老難題,完成了一件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大事,真真切切讓老百姓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增強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津雲新聞記者柴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