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二十一句經典語錄 流傳千年適用至今

《春秋左氏傳》中的語錄

《春秋》中二十一句經典語錄 流傳千年適用至今

一、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大意是:誰沒有過錯呢?犯了錯而能改正,沒有比這再大的好事了。在人生中誰都會犯錯,關鍵在於對待錯誤的態度,只要知錯能改,吸取教訓,沒有比就這更好的事了。

二、無德而祿,殃也。

大意是:沒有品德的人而享受國家的俸祿,就是禍害。

三、宴安鴆毒,不可懷也。

句大意是:貪圖安逸享樂等於飲毒酒自殺,不可懷戀。勸戒人們切不可沉湎於逸樂。

四、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

大意是:一天放走了敵人,將會給後面幾代人帶來禍患。,與敵人作戰時要抓住機會,一舉殲滅。機會往往稍縱即逝,人們常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就是這個道理。你不在最佳的時機打敗敵人,敵人就會在他最合適的時機打倒你。

五、眾怒難犯,專欲難成。

大意是:眾人的憤怒難以觸犯,個人專權的慾望難以成功。任何時候都應重視老百姓的作用,因為百姓力量最大,想搞專權獨裁,是不會成功的。

六、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大意是:眾人反對,親信背離,難以於事有所補益了。形容不得人心,陷入完全孤立。

七、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大意是:男女同族結成夫妻,生育的後代就不能繁衍。近親不能結婚。

八、君子之言,信而有徵。

大意是:君子說的話,就要講信用,有憑有據。一個君子,說出的話應該有根有據,說到做到,這樣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

九、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大意是:人的內心世界各不相同,就好像他們的面貌各不相同一樣。

十、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大意是:兄弟們雖然在家裡爭吵,但能一致抵禦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十一、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

大意是:喜歡自己的孩子,應當在正確的道路上引導他教育他,不要使他走上歪路。

十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不是我們同族的人,必定不同我們一條心。

《春秋》中二十一句經典語錄 流傳千年適用至今

十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大意是:第一次擂鼓時,戰士們鼓足了勇氣;第二次擂鼓時,勇氣就衰落了;第三次擂鼓時,勇氣就喪失盡淨了。一鼓作氣現在常被用到,就是說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十四、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大意是:處於安全環境時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危險,考慮到危險就會有所準備,事先有了準備就可以避免禍患。這句話無論對治國、理家或其他事業都適用,因而廣為人們引用。

十五、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

大意是:國家的衰敗,常是由官員貪贓枉法、邪惡不正引起的;官員的失德,常是因上司的縱容包庇,行賄而造成的。一針見血的分析出了國家在對官員問題上需要注意的情況。

十六、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大意是:空有虛名而無其實,言過其行的人。必然會招來人們的怨恨。成語“華而不實”即從此來,用以形容外表好看,內容空虛,名實不副。

十七、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大意是:想要給別人加上罪名,難道還怕找不到藉口嗎?現在多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用以譴責那些隨意編罪名,造藉口,誣陷的人。

十八、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大意是:嘴唇和牙齒,緊密相連;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後來人多引用此名句說明兩個鄰近國家(或政黨、團體)利害相關、互相依存的關係。

十九、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大意是:我不詐騙你,你不欺騙我。真誠相待,互不欺詐。現在人們常常反其意而用之,把這演化成爾虞我詐,比喻彼此間勾心鬥角,玩弄陰謀手段。

二十、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大意是:皮已經不存在,毛又依附在哪裡?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二十一、吃一塹,長一智。

大意是:遭受一敬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訓,增長一分才智。現巳成為經典的格言,教育人們樹立對待失敗的正確態度,學會吸取教訓,從而成長。

《春秋》中二十一句經典語錄 流傳千年適用至今

雖然歷經千年,但其中很多語錄仍適用於現在,這足以證明其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極強的參考價值,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