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幸福之源

五戒:幸福之源

李炳時

佛陀圓寂之前,作出「以戒為師」的遺訓,語重心長地向身邊的弟子說:戒,是黑暗中的光明,貧窮者的財寶,戒,就是你們依止的老師,就像我仍在世間一樣,並無二致。

可見,持戒是佛法修行的根本基礎和首要準則,佛教以普渡眾生為己任,故持戒雖是佛教出家及在家弟子的修行規範,但持戒的實踐又可延伸至廣大的人群,成為世人立身處世、趨吉避凶的良好習慣,能夠善化社會道德人心、常保眾生平安喜樂。

佛教戒律中,最基本的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否定的五種不善之中,殺生,不言而喻,即毀滅其他眾生的生命;偷盜,即未經財物擁有者之同意而佔取其財物;邪淫,即不合世間倫常禮法的淫慾行為(出家人則完全禁止淫慾);妄語,即虛假不實、缺乏誠信的語言,引申為所有暴力語言及不正當語言;飲酒,即損害心智的行為,引申為所有戕害身心的行為(如吸毒)。

殺生之外的四種不善,多少都跟殺生扯上關係。偷盜,即變相奪取他人的生存資源;邪淫,色字頭上一把刀;妄語,可予人無形之精神殺傷;飲酒,可致危及生命的舉動(如醉駕)。故一般言之,五種不善雖然各有相對之報應,如殺人者死,偷盜者窮,邪淫者辱,妄語者啞,飲酒者瘋,然而,由於五種不善俱屬程度不等之殺生,兼且往往輾轉產生連鎖影響,受害者遠遠不止一兩人或三數人,所以很多悽慘的報應,例如兇頑絕症、奪命意外、親屬橫死······,原因可以是五種不善之中的任何一種。

除了諸如犯罪判刑這類直觀可見的報應之外,絕大多數不善行為的因果運作,都在人類五官未及之處冥冥進行,就像一條暗中點燃的引線,隨時引爆報應的炸藥,而人類一般只能觀察到諸如患病、事故等表徵,無法從這些表徵追溯到深遠的不善行為。不過人類也多少隱約感悟出某種不可名狀的道理,中國人告誡做人要多積陰德,外國人對天譴畏懼有加,均折射出世人對於從不爽約的因果報應,未敢輕易否定。

五種不善概括了人類的不善。人類所有過失和造成的傷害,不管任何時代和地域,不管表現出來的形式特點如何,都不出五種不善之範圍。因此,五戒之有無,便構成最基本的善惡因果規律。人的際遇和命運,取決於五戒,故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張五戒成績表如何填寫的一生,人類的歷史,亦是同樣一張成績錶的歷史。人類小至個人和家庭,大至民族、社會、國家和世界,其所有禍福休咎的具體原因縱然千差萬別,實際上完全歸因於五戒是否得到守持。「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這首廣為流傳的偈語,正是上述道理之慘烈寫照。

次序上,任何不善,先有不善之念頭,方有不善之行為(語言和舉動),所以剋制不善之行為,只是實踐五戒的初階,五戒之常持不失,必須身、口、意全面警衛之,否則,一個人縱然自幼養成五戒的習慣,一旦遇到不尋常的誘惑,也難以保證五戒之堅持。換言之,五戒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預防種種不善念頭之生起,或者生起之後如何有效熄滅之,因此,佛教提供了「智慧」和「禪定」的法門,來配合「持戒」的法門,提供智慧的知見讓眾生把握持戒之深義,提供禪定的修習讓眾生克服持戒之困難,由此形成戒、定、慧「三無漏學」,推進眾生五戒之實踐並得享功德福報,讓越來越多的眾生在五戒蔚然成風的社會之中,隨時隨地獲得人身、財產、名節、誠信、心智的全方位守護,最終讓五戒成為眾生彼此相處的根本之道,使眾生以五戒為幸福之源,通過五戒共同創造一個樂也融融的世界。

五戒:幸福之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