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新零售案例|耕集良品門店賣「半成品」日入15萬,月收450萬

生鮮剛需大,但生鮮生意並不好做?未必!裝修得很精緻的廚房卻成了擺設?想給愛人露一手水煮魚,卻做成了燉白菜?

下班不用去超市買菜,手機下單,回到家就能直接做出美味的盛宴,是不是省時又省力?

誠然,對於消費者來說,雖不會做菜,對美味卻垂涎三尺。到店裡去吃,擔心食材不新鮮、色素添加劑太多。自己去買菜來家裡做,一不小心就做出一道“黑色料理”。而對於商家來說,生鮮行業損耗大,成本高、供應鏈問題成行業頑疾。若要突圍,越發流行的淨菜、半成品恰好就是構築競爭壁壘、打造盈利空間、整合供應鏈和迎合消費者喜好等的新突破口。

生鮮新零售案例|耕集良品門店賣“半成品”日入15萬,月收450萬

福建耕集良品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月,倡導“自然生活成就精緻時光”,主營餐桌上原生態的優質食材和半成品。產品涵蓋高山蔬菜、肉禽蛋類、淨菜、乾貨豆製品、淡水產類以及糧油調味。與新零售O2O相結合,門店開設淨菜館、土雞鴨館、生活館共9家門店,主要以體驗和配送為主,線上以給社區終端客戶提供增值貼心服務為主。

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5分鐘輕鬆做大廚”,一站式解決做飯難題

採用生鮮+半成品銷售模式,將新鮮的肉類和蔬菜經過洗、切、包等簡單加工,按照比例搭配好加入料包,利用線上app和線下門店upos各渠道進行銷售和配送到消費者手中,不僅能緩解排隊的困擾,5分鐘就能輕鬆做出大廚級的美味,深受消費者喜愛。其中,全流程採用中央廚房標準化操作,確保顧客舌尖上的安全。

生鮮新零售案例|耕集良品門店賣“半成品”日入15萬,月收450萬

(現場體驗,APP下單免排隊)

生鮮新零售案例|耕集良品門店賣“半成品”日入15萬,月收450萬

(半成品由中央廚房統一加工製作)

此外,為了讓懶人能享受“呼之則來”的美味,特推出星級廚師上門服務。中西餐廚師任選,皆是行業資深大廚,力求將食材本真的原味呈現得淋漓盡致。

生鮮新零售案例|耕集良品門店賣“半成品”日入15萬,月收450萬

(星級廚師上門服務)

每月進賬450萬元,承諾“只賣當天,許你每日新鮮”“39分鐘送貨到家”

耕集良品的蔬菜從基地採摘、分揀到配送至各門店全程保鮮和配送要求都很嚴格,因此,自建了冷鏈運輸和配送團隊。顧客在APP上下單即可選擇門店自提或39分鐘內就可送貨到家,成功打造社區最佳體驗的“半小時生活圈”,將線下客戶帶到線上。並承諾所有新鮮肉品、青菜僅供當天銷售,如未售完一律撤回。

生鮮新零售案例|耕集良品門店賣“半成品”日入15萬,月收450萬

(自建冷鏈運輸和物流團隊)

如此,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耕集良品會員數從5千激增到2萬,再加上會員的策略,如註冊送立減金、充值送現金、積分兌換商品和代金券等玩法,提升會員粘性和復購率,就把營業額從每日5萬塊錢做到了15萬塊錢,每月進賬450萬元。

生鮮新零售案例|耕集良品門店賣“半成品”日入15萬,月收450萬

(線上app下單可領專屬優惠劵)

耕集良品每月穩定又漂亮的業績,離不開穩定的老客和源源不斷注入的新客。而這些新老客的維護則得益於,後端供應鏈的高效運行下,對生鮮產品的新鮮和便宜保證。

投入2-3千萬打造供應鏈,產地直髮城市原生態農產品,新鮮又便宜

對於生鮮顧客來說,最頭痛的莫過於價格高,品質無法保證。你去源頭採購了一批質量、鮮度和價格都超好的商品,銷售可能幾倍幾十倍的往上翻,但要總逮到這樣的好事,很難!

要實現生鮮銷售倍增,深耕源頭還是核心。公司投入2-3千萬打造供應鏈,建成自有蔬菜基地,養殖基地,乃至水庫。基地位於古田縣泮洋鄉、卓洋鄉,海拔高1613.5米,森林覆蓋率達61.4%,水質清澈,優渥的自然條件成為種植食用菌、有機蔬菜、有機水果,養殖各類魚種和家禽的絕佳之地。其中,基地還大規模種植了400多畝森林,這裡養殖的土雞鴨呼吸著森林釋放的氧氣,喝著深山泉水,在杉林中健康成長!

生鮮新零售案例|耕集良品門店賣“半成品”日入15萬,月收450萬

(門店UPOS收銀支持多場景支付)

耕集良品生鮮產品+半成品的品類豐富,從採摘到中央廚房到銷售複雜流程捋順,各環節運營效率的提升離不開後端ERP的支持。同時,憑藉自有基地,讓生鮮以“出廠價”直接觸達消費者,贏得客源,讓生鮮利潤最大化。

很多老闆談生鮮“色變”,那是因為他們還固守傳統的觀念在賣生鮮。藉助數字化技術,轉換一下銷售模式,生鮮生意其實不難做!

預知新零售解決方案、生鮮新零售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