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主要掌法——削掌

削掌是大成拳的主要掌法,它具有極強的實戰性,常常擊敵於出奇不意之中。追本溯源,削掌是從八卦掌中衍化而來,但卻具有更深奧的內涵和大成拳賦予它的實戰心法。在神、意、形、氣、力的練習中,更是講究神由意發,意到力到,力到掌到。在練習與變化中修煉身心克敵制勝。削掌以執簡馭繁、切實有用、靈活簡潔而著稱。

大成拳主要掌法——削掌

圖片

我曾習過梅花樁、八卦掌等各種拳法,後又得王健民先生精心釋教。王師早年多次到天津得趙道新先生心法而歸,且為已故王選傑大師隨身弟子,在大師生前不離左右。王師雖為習武之人,卻授徒以精,有隱人逸士的胸襟氣度。王師曾多次告誡:削掌不可輕用,這足以說明了削掌的威力。

削掌在練習上可分為樁法、神意法、身法、步法和變打法。

樁法是大成拳根本之基,前輩曾說:“百練不如一走,百走不如一站”。萬法歸一。大成拳樁法可培養渾厚的功力和豪放無畏的精神氣概。習之日久產生內動和內氣,再由內氣而產生殺傷力極強的內功,以摧枯拉朽的內力將敵擊敗。

神意之法又稱過縫擊人,此法意如有人在門前過,突然伸手將人擊倒。古人練此法多選在墳地與曠野之中,夜深雲暗,使人產生極度恐懼而精神高度集中,稍有風吹草動而出現本能反應,猶以寒天打顫,意到手到,產生整體發力將人擊出。

步法練習主要有開合步、八卦步和橫襠步。開合步在削掌中應用特別廣泛,是化解對方進攻和抽身換步突然繞到敵方身後的一種秘傳步法。步法可使與敵實戰中做到:身無定形,步無定位,始終處於運動之中,使敵被動地隨我而動,造成我順敵背之勢。

身法的練習也叫龜蛇相戲,兩臂似莽蛇,身動如龜遊,手隨身轉,身隨手移,手之左右迴環,身之上下浮動,閃身、搖身、擰身、翻身可變化出多種方法和形式,以此取得擊敵的最佳站位。

變打法是削掌根據敵方變化的情況,隨機而動,靈活運用,利用向心力和離心力原理變化而發出的反、正、上、下四種勁力和方向的削掌,可單打,亦可連環使用。

下面是削掌變打法中的一些實用方法:

一、防拳正削:敵左手擊我頭部,我向右前方擺左腳,上扣右腳,左手防其左手,以正削掌削其頸部或太陽穴(圖1)。

要點:此法主要體驗向心力,敵之頭頸是人體薄弱部位,如被擊中可造成休克和死亡。

二、正反削變:敵出左手擊我頭部,我左手擋之,右手正削掌削其太陽穴。如敵低頭躲過,在其抬頭之際,我右手正削變反削削其頸部(圖2)。

要點:此為上式之變法,是正削變反削的基本方法,反削時一定要利用身之回擰,腿之蹬力。

大成拳主要掌法——削掌

圖片

三、擒手上削:敵出左拳擊我頭部,我出左手擒其左手,右臂從其腋下或臂上削其頭頸,將其削出(圖3)。

要點:穿削靠腰力貫通,得機得勢可將敵如放風箏似的削出。

四、圈手削掌:敵出左手擊我,我左手向內圈其手臂,利用開合步,擺左腳,上扣右腳,轉其身後,用下削掌法削其頭頸或背部(圖4-1~圖4-2)。

要點:此式關健要磨靠其身,使敵難以施展變化。

五、扇耳下削:敵出右手擊我,我左手下掩其右手,右掌扇其耳門。如敵左手擋,我左手自右臂洗出,橫移左步,進右步插其右腿後,欺身造成其背勢,右手向下削其左肋部,將其削倒(圖5-1~圖5-2)。

要點:此式要一氣呵成,利用步法造成其背勢,左手擒其左手,要“手見手無處走”。

六、勾肘削頸:當敵左手崩拳擊我,我左手向下勾其肘部,吸身擺左腳,向前扣右步,插其身後,以右掌削其頸部(圖6)。

要點:我下勾其肘時要含胸、轉腰,右掌利用轉腰而擊出。

七、纏封削掖:當敵左拳擊我,我兩掌纏封其臂,同時上身進右步,左手掖撞其胸肋,右手反削其頸部,將其削出(圖7-1~圖7-2)。

要點:纏封其臂肘時要向後引化,如其後退,可借勢發削掖掌。

八、轉環正削:我右手圈捶擊敵頭部,敵出左掌以橫截沾粘我之右臂,使我勢背,我順勢右拳向左向下向右向上劃圈轉環掄臂,削其頭頸(圖8-1~圖8-2)

要點:此為轉臂順勢之法,即可化解,又轉敗勢為攻勢。

大成拳主要掌法——削掌

圖片

大成拳主要掌法——削掌

圖片

九、剪手反削:敵出左手擊我胸,我雙手用剪手剪其右臂,反右掌削其頸部(圖9-1~圖9-2)

要點:剪手可折敵臂,剪手失效,可用削掌,此為剪手補救之法。

十、截臂反削:敵出右手擊我胸,我右掌向下截其右手,反右臂削其頭頸(圖10-1~圖10-2)

要點:先化後打,關健是步法要靈活,反擊要進身。

十一、穿掌反削:敵出左手擊我,我上穿右掌截其臂,利用開合步轉其側後,左掌削其後頸(圖11-1~圖11-2)

要點:開合步要轉體270度,利用螺旋和離心力削其左掌。

大成拳主要掌法——削掌

圖片

十二、刀手削頸:敵出右手擊我右肋,我向側外扣右腳,左手刀其右拳,右掌反削其頸,或提膝以踢敵之備(圖12-1~圖12-2)

要點:左刀手要力量渾厚,務必使其力點在我身外,提膝要有領勁,上削下踢可使其難以兼顧。

削掌打擊部位主要是頸部和肋部,因此極易給對方造成傷害。學者在練習和切磋時要注意用力分寸,以免造成不必要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