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廠裁員、北影廠拆除、西影廠消失,老一輩電影製片廠現狀調查

八一厂裁员、北影厂拆除、西影厂消失,老一辈电影制片厂现状调查

八一厂裁员、北影厂拆除、西影厂消失,老一辈电影制片厂现状调查

217天,相比去年提前29天達成400億,在2018年國產電影市場成績破紀錄式增長中,是多部優質電影的匯聚,是一代接一代電影人才的湧現,也是上百家民營影視公司的鼎力助推。

當民營影視公司已然佔據了電影市場近乎絕對的市場份額,當人們討論的話題越多越多地集中在這些公司的股價漲幅和業績變化時,有一批被稱為“製片廠”的電影企業,已經退到了這個舞臺不再耀眼的位置。那些在國產電影百年輝煌的發展史中,曾經留下過深刻烙印的國有製片廠們,似乎已在國產電影的市場化滾滾浪潮中被吹散。

無論是年初“八一電影製片廠”被裁撤,留下最後一段《芳華》;還是更早些時候,北影廠、長影廠陸續退出歷史舞臺,像上一輩人所熟知的“八大國有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 、上海電影製片廠 、八一電影製片廠 、西安電影製片廠 、珠江電影製片廠 、峨嵋電影製片廠 、 瀟湘電影製片廠,似乎都沒能逃脫這股浪潮的侵襲,被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八一厂裁员、北影厂拆除、西影厂消失,老一辈电影制片厂现状调查

那麼,為何這些國有製片廠們沒能迎來新世紀的曙光,反而成為時代的“棄兒”,只能空憶往昔崢嶸歲月呢?

八一廠被裁撤、北影廠被拆,轉企改制前後的今昔之比

今年年初,以文工團解散為歷史背景的《芳華》還在熱映,作為出品方之一的“八一電影製片廠”那熟悉的“閃閃紅星”廠標再次出現在大銀幕之上。然而,就像是宿命論似的指向,在影片上映一個多月之後,“八一電影製片廠”就傳出被裁撤的消息。

作為我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在軍改大潮中,“八一電影製片廠”也無法獨善其身。其與原總政歌舞團、總政歌劇團、總政話劇團、總政軍樂團合併,更名為“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電影電視製作部”。截止今年6月,“八一電影製片廠”已經完成了改革。

八一厂裁员、北影厂拆除、西影厂消失,老一辈电影制片厂现状调查

“八一廠”,這個在上世紀拍攝出了《野火春風斗古城》、《林海雪原》、《地道戰》、《閃閃的紅星》、《大決戰》等經典革命戰爭影片的老牌製片廠,是觀眾最為熟悉的存在,也是“最紅最專”的存在。

不過,也正因此,在革命年代得以叱吒風雲的“八一廠”,進入到新世紀,依然固守臉譜化的“主旋律”難免會被市場淘汰。即便是在改革探索之路上交出了《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芳華》這樣的成績單,“八一廠”也不再是原來的主導地位,而只是成為其中參與的一員。

事實上,比“八一廠”更落寞的還大有人在。

被稱為“新中國電影搖籃”的長春電影製片廠,曾經拍攝了新中國電影的第一部長故事片《橋》,以及《白毛女》、《平原游擊隊》、《英雄兒女》、《劉三姐》等經典影片,在上世紀80年代即擁有7個攝影棚,成為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製片廠。

八一厂裁员、北影厂拆除、西影厂消失,老一辈电影制片厂现状调查

然而,即便擁有過如此輝煌時刻,進入新世紀後,其影片年產量逐年下降,直至每年只有一部。

2000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改製為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3年初,原老廠房被拆除;2005年建立起國內第一家大型電影主題娛樂園——長影世紀城。是的,如今的“長影”已面目全非,基本成了一處旅遊景點。

曾經憑藉著第五代導演而名聲大噪的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了《老井》、《紅高粱》、《黃土地》、《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等多部名垂影史的經典之作。鼎盛時期,“西影”影片輸出量佔全國輸出總數的25%,居全國之首。

八一厂裁员、北影厂拆除、西影厂消失,老一辈电影制片厂现状调查

但1989年以後,西影廠開始走下坡路;2000年5月,西影廠聯合上海西城實業有限公司、西安天慧信息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企業組建了中國電影界首家股份制生產企業——西影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中旬,“中國西部電影集團”掛牌成立。西影廠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便是今天的“西部電影集團”。

同樣走轉企改制之路,相對成功的則要數上影集團和中影集團了。

其中,“上海電影製片廠”,作為海派電影文化的承載體,曾出品了《紅色娘子軍》、《李雙雙》、《牧馬人》、《芙蓉鎮》等不同風格影片。其於2001年和上影集團、永樂集團、動畫集團及上譯廠、科影廠等10家企業合併,成立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北京電影製片廠,走過了五六十年代的黃金歲月,七八十年代的輝煌時期,誕生了《祝福》、《林家鋪子》、《小兵張嘎》、《青春之歌》等著名影片。其於2000年和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等8家廣電總局直屬電影企事業單位合併改組為中國電影集團。

八一厂裁员、北影厂拆除、西影厂消失,老一辈电影制片厂现状调查

成立之後的中影集團,作為目前中國大陸惟一擁有影片進口權,以及和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擁有進口分賬片發行權的電影公司,其地位和資歷也是毋庸置疑的。

剩下的八大廠的其他三家:珠江電影製片廠、峨眉電影製片廠和瀟湘電影製片廠,雖然也在轉企改制之後成了珠影、峨影。然而由於缺乏像上影、中影這樣的政治、經濟資源支持,其聲勢和威望依然處於尷尬之地。

總而言之,原八大國有製片廠,不是蕭條敗落,就是改頭換面成為集團一員,曾經的輝煌年代已是一去不復返。

時代變革中的“棄兒”,內外因結合“擊垮”老製片廠

這些曾經的中國電影主力軍,之所以會在新世紀面臨窘境,既是外因迫使,也是內因使然。

從外部環境來看,這和國產電影市場的逐步產業化改革、以及民營資本的崛起有很大關係。

1993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推出電影行業機制改革:此前由中影公司統一發行國產故事片的方式,改為製片廠直接與地方發行單位商談。此舉把各電影製片廠推向市場,他們需要自負盈虧。

八一厂裁员、北影厂拆除、西影厂消失,老一辈电影制片厂现状调查

此前,由於製片廠“統購包銷”的生產慣性,這些國有電影製片廠普遍不懂發行,因此造成了入不敷出的現象。上世紀90年代,賣廠房、接拍廣告,幾乎成了這些製片廠的常態。

1994年,廣電部出臺了348號文件,確定中影公司每年引進“十部”大片的慣例,至此國產電影市場開始出現了好萊塢大片的身影。好萊塢大片的影響力即便是到今天仍不可忽視,依然是中國電影票房的有力支撐:以去年為例,在559億的年度總票房中,98部進口片貢獻了約46%的票房。

這些好萊塢大片的大舉進入,對於習慣了製作“又紅又專”特色,又或者是隻專注於拍攝劇情片的國有製片廠們而言,無疑是一大挑戰,更加凸顯了他們製作能力的不足。

八一厂裁员、北影厂拆除、西影厂消失,老一辈电影制片厂现状调查

即便意識到這個問題,電影製片廠們在創新之路上也並非一帆風順。比如開頭提到的“八一電影製片廠”,也曾有意識地學習和借鑑好萊塢電影的經驗來製作現代化的軍事電影。只是,成效甚微。幾部較有聲勢的如《建黨偉業》等“建”字系列的影片,主導權仍舊掌握在其他電影公司手中。

上世紀90年代,伴隨著產業機制的改革,民營資本也在逐漸崛起。華誼、博納、光線等民營影視公司相繼成立。尤其是在2003年,電影市場進入全面的產業化改革之後,這些民營電影影視公司抓住了機會,成為新一輪的弄潮兒。

在此之下,國有製片廠不得不求變生存。90年代末,新世紀初的轉企改制就是一種轉變。然而,不管是小有成效,還是逐漸銷聲匿跡,這些國有製片廠們發展至此,也是由於自身原因所致。

八一厂裁员、北影厂拆除、西影厂消失,老一辈电影制片厂现状调查

這些國有製片廠大多成長、壯大於計劃經濟年代,無需考慮作品和市場的關係;由國家全面控制電影生產,給電影廠下達指標任務;且以國有資源為主導,有逃脫不了的“體制”屬性。體制的僵化,導致產能的不足,因而一旦將這些製片廠放到自由競爭的市場之上,難免會處於劣勢甚至被淘汰。

與此同時,在市場化浪潮中,相關的電影製作人才紛紛出走、轉行,缺乏新鮮血液的補給,也成了這些製片廠的老大難問題。這點,就連有資本支撐的中影、上影也不能避免。

2016年,在中影股份上市之時,喇培康談到目前的困境,就提到了“對於優秀的電影創作人才吸引力不夠”這個問題,這也說明這些國有企業的改革之路仍舊漫長。

電影市場適者生存,創新求變才能立足

其實,電影市場在經歷了90年代初的機制改革,到2003年的全面產業化改革之後,已經完成了本質性的轉變;與此同時,伴隨著商業大片的誕生,也完成了量的升級與突破:電影年度票房從2000年的8.6億元,到去年的559億元。

在創作者群體中,無論是此前的“八大國有製片廠”時代,還是到世紀之交民營影視公司的崛起,看似是歷史必然的交替,其實也是無可避免的“優勝劣汰”原則貫穿始終。

八一厂裁员、北影厂拆除、西影厂消失,老一辈电影制片厂现状调查

只有適應了時代和市場的發展,才能始終成為引領者。對於當下這些製片廠而言,要想重新佔有市場,必然得有壯士斷腕的改革決心,建立真正切實可行的現代企業制度,以此來吸引年輕人才的加入。

對於以上這點,已經上市的中影、上影也在踐行之中。電影情報處瞭解到,僅以隸屬於中影集團的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而言,管理層基本都是80後,大多工作人員年齡在20—30之間。

同時,在內容上也需要勇於創新,擯棄以往傳統的“套路”化、模板化創作,需要適當結合當下社會的熱點以及觀眾所感興趣的內容,來創作觀眾真愛看的電影作品。

八一厂裁员、北影厂拆除、西影厂消失,老一辈电影制片厂现状调查

此外,電影製片廠也應積極與民營資本公司相互合作,就算不佔主導優勢,也不失為一條求全之路,既能互相交流製作經驗,也能以此保持自己的生產力。

畢竟,這些國有老廠牌即便是沒落了,也仍舊擁有某些無法比擬的資源優勢,比如政府支持、重要的院線資源,這也是支撐他們經濟來源的重要渠道。

想來,當這些製片廠通過改革成為真正能夠盈利的現代化企業,以創新來創造活力,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創作型人才加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