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傳 我們一直在路上

近幾年來,市檢察院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深入基層察民情、搭建平臺聽民聲、積極作為樹形象,持續開展“送法五進”活動,檢察干警走進企業、學校、農村、社區、機關,舉辦法治宣講270餘場次,5萬餘人受到教育,有效預防和減少犯罪,為平安濟源建設貢獻檢察力量,受到社會廣泛好評。

法治宣传 我们一直在路上

1送法進企業,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市檢察院積極延伸檢察職能,圍繞企業生產經營者的需要和實際困難,加大服務力度,明確服務內容。針對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重點企業,定期開展法治宣傳和警示教育,營造經營者自覺遵紀守法的社會氛圍,督促生產經營者自覺誠信守法、依法依規經營。


2015年8月份,市檢察院在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禮堂舉行 “送法進企業”活動啟動儀式,邀請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市工商聯負責人及50餘家小微企業負責人參加。活動儀式上,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朱孟俠向出席儀式的企業負責人贈送了法律書籍,向其他人員發放普法宣傳手冊200餘冊,正式拉開了送法進企業的序幕。


法治宣傳 我們一直在路上

近幾年來,市檢察院先後到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樞紐管理中心、沁北電廠、國電豫源、中原特鋼、豫光金鉛等20餘家企業進行集中走訪法治宣講活動,採取上法制課、發放宣傳圖冊、接受法律諮詢、組織座談等形式,幫助企業解決經營過程遇到的法律問題,瞭解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以及需要檢察機關幫助解決的問題。


針對我市安全生產領域存在的問題,積極開展專項預防調查,形成的《關於開展預防全市安全生產領域犯罪情況的報告》受到市委的高度重視,要求市安委會成員單位學習參考,提出改進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確保我市安全生產形勢穩步趨好,為改革發展穩定營造良好環境。


法治宣傳 我們一直在路上

2送法進學校 ,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市檢察院堅持把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作為重要目標,主動加強與學校的溝通、交流、合作,深入推進“送法進校園”活動,努力增強未成年人自我保護、防範不法侵害的能力,預防校園暴力欺凌案件發生,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讓“檢察藍”成為校園平安的保護色。


近幾年來,市檢察院先後選派13名優秀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選拔8名充滿朝氣活力、瞭解時尚潮流、熟悉網絡語言、有辦理未成年犯罪經驗的幹警組建法制宣傳團,先後到濟源一中、承留實驗小學、梨林一中、邵原鎮實驗小學、金溝小學等30餘所中小學校,採取講課、座談、播放微電影、PPT、發放《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宣傳圖冊》《女生保護手冊》等形式,進行法制宣講,受教育學生2萬餘人次。


法治宣傳 我們一直在路上

法制課上檢察官用通俗易懂、幽默詼諧的語言,生動形象的為同學們講解了如何反對校園欺凌,並結合自己多年的檢察工作經驗,針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等特點並結合案例進行分析,引導同學們深入思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啟發廣大學生們增強法制觀念,勇於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市檢察院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的做法受到省檢察院表彰。


持續開展以“防治校園欺凌,護航未成年人成長”和“關愛祖國未來,擦亮未檢品牌”為主題的“檢察開放日”活動,推動社會關愛未成年人成長。


法治宣傳 我們一直在路上

3送法進農村,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市檢察院積極開展“送法進農村”活動,把檢察服務送到千家萬戶,把群眾監督轉化為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的動力,彙集成推動檢察工作的正能量。通過“送法進農村”活動,有效預防涉農職務犯罪、化解社會矛盾、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維護農村和諧穩定,引導和促進廣大群眾自覺學法、模範守法、合理用法。


近幾年來,市檢察院持續加大法律宣講力度,製作20塊活動宣傳版面,走進王屋、邵原、坡頭、大峪、梨林等偏遠地區,進鄉村、集市、廣場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開展法律宣傳、設置了法律諮詢臺,為老百姓提供現場諮詢,編印贈送法律宣傳圖書,舉辦法律知識文藝演出,把防盜、防騙、防傳銷、防邪教等知識編成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把法律知識送到田間地頭。


法治宣傳 我們一直在路上

強化集中培訓,利用村幹部在黨校集中培訓和鎮辦農村幹部會議的時機,先後對17個村兩委幹部進行集中法律宣講,組織村幹部參觀警示教育基地,促進農村幹部廉政、勤政。積極服務村兩委換屆選舉,統一組織村兩委人員到庭旁聽法院公開審理的村兩委人員職務犯罪案件,今年以來又深入北海辦事處、承留鎮、下冶鎮、坡頭鎮等地舉辦掃黑除惡活動法治專場宣講,向新當選的村兩委成員講解換屆選舉中和涉黑涉惡犯罪行為的常見罪名,增強人民群眾同黑惡勢力作鬥爭的信心,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彰顯了法治權威。堅持完善工作機制,依託派駐王屋、小浪底檢察室,建立“巡訪、宣傳、預防、化解”四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延伸各項檢察工作觸角,解決群眾訴求,化解人民矛盾。


結合辦案調查分析形成的《徵地補償領域“村官”大案頻發應引起重視》《村官犯罪警示錄》《新時期職務犯罪九大警示》《關於我市農村幹部在徵地補償中犯罪情況和進一步做好預防工作的報告》等,獲得市委、省檢察院領導高度重視。


法治宣傳 我們一直在路上

4送法進社區,推進社會治理創新


市檢察院積極構建“送法進社區”新機制、新形式、新平臺,保障送法進社區的常態化、多樣化、實效化,從機制上解決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受到社會廣泛好評。社區居民反映,這樣的法律宣傳接地氣,針對性強,讓我們懂得了如何守法、用法,懂得了如何遠離犯罪、防範犯罪。

建立“六定”機制,實現送法進社區工作常態化。“六定”即“定人員、定時間、定職責、定要求、定紀律、定獎懲”,確定19名檢察官對應19個社區,開展居民應知應會的法律知識宣傳,提供法律諮詢服務、解惑釋疑,接受群眾控告、申訴,暢通群眾訴求渠道,疏導群眾情緒,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法治宣傳 我們一直在路上

推行“五個一”工作法,實現送法進社區途徑多樣化。“五個一”即“建立一個法制宣傳陣地、定期印製發放一份宣傳資料、每年開展一次大型法律宣傳活動、在每個社區建立一個法律諮詢臺、在每個社區設置一個檢民聯繫箱和聯繫牌”,共設置檢民聯繫箱19個,製作了覆蓋社區居委會的300多個“檢民聯繫牌”,為19名檢察官每人定製了1000份檢民聯繫卡。精準定位按需服務,實現送法進社區行為實效化。堅持把群眾對學法、用法的需求放在首位,群眾想了解什麼就上門宣傳什麼,群眾需要什麼就送什麼,探索總結出定製式送法、批量式送法、點餐式送法等模式,解決送法中的難題,讓群眾享受到送法實惠,保證了送法實效。市檢察院送法進社區的經驗作法,受到省檢察院的充分肯定,以文件印發全省檢察機關學習借鑑濟源經驗,《河南法制報》以“送法進社區的‘濟源樣板’讓法治陽光與平安社區同頻共振”為題專版刊發。


法治宣傳 我們一直在路上

在送法進社區的過程中,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安全問題,認真分析研究此類犯罪的主要手段、原因、特點等,形成了《關於我市食品安全情況的調查報告》,市委要求相關單位迅速採取措施解決,市人大常委會將此報告印發全體會議上審議;針對非法集資案件多發、受害群眾多、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問題,結合辦案分析發案原因,形成的《關於我市非法集資情況的調研報告》印發到全市打擊和處理非法集資會議上。


法治宣傳 我們一直在路上

5送法進機關,預防和減少職務犯罪


為貫徹法治理念,切實增強領導幹部的法治意識,紮緊從嚴治黨的制度籬笆,市檢察院堅持“送法進機關”積極開展預防職務犯罪,促進領導幹部形成學法、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共築社會化預防職務犯罪的大格局,為維護我市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純淨政治氛圍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近幾年來,市檢察院堅持對不同層次、不同崗位職務犯罪的發案原因、犯罪特點和危害的深入分析,提出治理對策,共向發案單位提出36件有情況、有分析、有措施的檢察建議,促使發案單位加強管理,亡羊補牢。深入市直機關、鎮辦開展法治宣講活動80餘場次。在車站、廣場等12個人員密集場所,設計安裝了24塊以職務犯罪的構成與危害為內容的宣傳欄,擴大了預防覆蓋面。


法治宣傳 我們一直在路上

創新預防方法,健全檢察院與市直機關聯防聯控機制,聘任職務犯罪預防工作聯絡員,建立聯席會議、信息交流和線索移送、調查研究等制度和工作機制,定期分析各系統職務犯罪的新情況、新特點,提出預防職務犯罪的對策和建議,推動完善預防制度體系。依託警示教育基地,採取微電影、法律諮詢、印發宣傳彩頁等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預防教育進黨校、進機關,不斷增強廉潔教育的感染力。做好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提供行賄犯罪記錄查詢5200餘次,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成效受到市委充分肯定,製作的《守法誠信 健康發展》宣講課件被省檢察院評為全省檢察機關“五進”送法活動法制宣講精品課程。


法治宣傳 我們一直在路上

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濟源市人民檢察院法治宣傳一直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