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都在關注的電影,你還沒有看嗎?

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即使沒有看過,也應該聽過。《我不是藥神》猶如一匹黑馬,從七月的眾多電影中脫穎而出。

總理都在關注的電影,你還沒有看嗎?

電影是關於醫患題材的,討論高價藥,窮人吃不起藥,就該等死嗎?

《我不是藥神》已經被無數人安利,我們可以在朋友圈看到那些沒看電影準備去看的,看過之後發表自己想法的,很多人都說看這部電影是先笑後哭,沒錯到最後真的笑不出來。

總理都在關注的電影,你還沒有看嗎?

為什麼我們會關注?

總理都在關注的電影,你還沒有看嗎?

因為人生在世,誰都逃不過的生、老、病、死,而生病更是每個人都逃不掉,無論大病、小病,誰都會得病。

這次我們不聊劇情,我們就電影的幾個印象深刻的點來說一下。

01

程勇、呂受益、黃毛

總理都在關注的電影,你還沒有看嗎?

程勇就是一個普通的市民,胸無大志,賺點小錢,到後來被神化了,自己冒著坐牢的風險,原價賣藥,現實中這樣的人真的存在嗎?

呂受益和黃毛,兩個被慢粒折磨的人。兩人都有相似的地方,呂受益最後自殺,是怕拖累家人,而黃毛6、7年沒回家,也是怕自己的病拖累家人。

02

“正版藥”和“盜版藥”

總理都在關注的電影,你還沒有看嗎?

電影中主要的矛盾,正版藥和印度盜版藥,在這部電影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藥商也有自己為難的地方,研製一種新藥,少則三五年,有的十年還研製不出來,每年投入上百億美元用於研發新藥。即使研製出來後,還要試驗,又是一大筆花費。

也就是說正版藥定價高,是因為成本高。如果不保護,那麼誰還願意花費時間、人力、物力研製新藥。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正版藥太高,有很多人吃不起,才會有盜版藥的市場。

這背後的市場改變,才是我們應該討論和解決的。

03

散夥飯

總理都在關注的電影,你還沒有看嗎?

這場戲所有人的情緒都是極端化的,從開始的喜悅到後來的悲傷、絕望、憤怒和理解。每個人物都很豐滿,都是獨立的,走的時候,都照應來的方式。

黃毛打架流過血認識的,思慧在夜店跳脫衣舞認識的,教父是教堂認識的,呂受益是摘了口罩認識的,所以走時一個打碎了杯子手流血走的,一個穿上衣服走的,一個是祝他上帝保佑他,而最後一個呂受益對他擠出了一個笑,戴上口罩走了。

04

最後一幕

慢粒患者自願摘下口罩,對程勇表示尊重,目送他進監獄。代表他是英雄,是藥神,其實他只是在完成自我救贖。

總理都在關注的電影,你還沒有看嗎?

就像在印度看到的神像一樣,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總理對於這部引起社會討論的電影,也做出了批示:

總理都在關注的電影,你還沒有看嗎?

我希望出現越來越多這種類型的電影,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制度變得更加的健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