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紹興——游前備讀手冊(六)

近現代紹興的名人多如過江之鯽。最大名鼎鼎的,當然要數週樹人——魯迅先生啦。不用介紹,我們都是讀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孔乙己》《閏土》長起來的(別告訴我你語文課睡覺來著)。百草園的蟋蟀、水牛和美女蛇,西瓜地裡的神奇動物“猹”,小酒館裡的茴香豆和老酒,以及茴字的四種寫法,都刻在記憶中了,成為我們對紹興的美好向往。

你不知道的紹興——遊前備讀手冊(六)

少年閏土

魯迅先生少年時代,應該還是很開心的,“百草園”中的種種嬉戲,在加上週家大少爺的身份和待遇,給了他充分發揮天性的空間。但他註定是個戰士,不會滿足於安逸的生活,小小年紀,在和鄉下玩伴的遊戲中,就敏感地察覺了社會的不公和底層人民的疾苦。有一首漁歌是這樣唱的:“一日七升,一日八升,兩日勿落(兩天不下河打漁),餓得發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兩日勿落,要哭出聲。” 魯迅後來評價說,他由此知道農民“是畢生受著壓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鳥並不一樣”。

你不知道的紹興——遊前備讀手冊(六)

標準的魯迅先生

1906年,魯迅先生從東京趕回紹興老家,看忘生病的母親,卻發現這是個小小的騙局,目的是讓他完婚。他不願母親在家鄉和親友面前蒙羞,於是答應了親事。對於新婚妻子朱安,卻是毫無感情,甚至帶著一絲憎惡。匆匆數日之後,魯迅先生以學業太忙為由,回日本去了,逃離了他名義上的太太。後來他自己回憶說:“婚姻是母親給我的禮物,我只能好好地供養它”。朱安這個從小被纏足,教育三從四德的大家閨秀,哪裡知道有一天她追求的人生價值,竟然會成為被嫌棄的對象。她在紹興老宅,奉養周母整整十三年,後來被接到北平居住,又默許甚至是贊成了魯迅和許廣平的婚姻,直到41年後去世,一直是獨守空房的周家好媳婦。我們很難譴責魯迅先生冷漠,他確實也盡到了對妻子的經濟義務,但卻不得不同情朱安的遭遇,這是時代的悲劇。

你不知道的紹興——遊前備讀手冊(六)

魯迅的第一任妻子朱安

1919年2月,魯迅先生賣掉紹興祖宅,加上自己的積蓄和一筆銀行貸款,在北平八道灣買了一所四合院,又自己將全家遷往北平,其中也包括他的弟弟周作人和日本弟媳羽太信子。周作人自然也是紹興人,學術水平一流,為人德行卻頗有爭議,後來與魯迅兄弟,七七事變以後,在南京汪偽政府當差。


蔡元培是紹興近代另一位偉人,他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革舊布新,大量引進新人物,不拘一格招聘眾家。他延聘陳獨秀擔任文科學長,李大釗為圖書館主任,魯迅、胡適等一大批國內一流學者先後來北大任教,毛澤東也曾在北大圖書館任職。他還支持日益興盛的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贊成文學革命,反對封建復古主義,倡導以“科學”和“民主”為內容的新思潮。他的努力使北大成為“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中心,並最終影響了整個國家。

你不知道的紹興——遊前備讀手冊(六)

北大校長蔡元培

鑑湖女俠秋瑾,祖籍紹興,蔑視封建禮教,提倡男女平等,曾留學日本並加入同盟會,積極投身革命,後來因起義失敗,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

你不知道的紹興——遊前備讀手冊(六)

秋瑾劇照

後人把秋瑾、魯迅和周恩來總理並稱為“紹興三傑”。

你不知道的紹興——遊前備讀手冊(六)

19歲的周恩來

其他近代名人還包括邵力子、金嶽霖、朱自清、陶行知、范文瀾、馬寅初、竺可楨、錢三強等等,全都是如雷貫耳,在一個學術領域中泰山北斗的角色。

難怪在1961年,毛澤東作《名士鄉》一詩,盛讚紹興:

鑑湖越臺名士鄉,

憂忡為國痛斷腸。

劍南歌接秋風吟,

一例氤氳入詩囊。

你不知道的紹興——遊前備讀手冊(六)

鑑湖

你不知道的紹興——遊前備讀手冊(六)

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