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文學新高度!江蘇三作家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

江苏文学新高度!江苏三作家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8月11日,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獎名單公佈。江蘇作家朱輝的《七層寶塔》胡弦的《沙漏》王堯的《重讀汪曾祺兼論當代文學相關問題》3篇(部)作品,以及3《鐘山》首發作品獲獎,1篇《雨花》首發作品入圍提名名單,獲獎成績均為歷史最佳,展示了江蘇文學的新成果新高度!

魯迅文學獎由中國作協主辦,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之一,旨在獎勵優秀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的創作,獎勵中外文學作品的翻譯,推動中國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該獎每四年評選一次,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評獎年限為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下面介紹本屆魯迅文學獎獲獎的江蘇作家及作品。

江苏文学新高度!江苏三作家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江蘇獲獎作家及作品

江苏文学新高度!江苏三作家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短篇小說獎

《七層寶塔》 / 朱輝

朱輝:男,《雨花》雜誌主編。以小說創作為主,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我的表情》《牛角梳》《白駒》,小說集《紅口白牙》《我離你一箭之遙》,中短篇小說《七層寶塔》《絕對星等》《暗紅與枯白》《和辛夷在一起的星期三》等。曾獲第一、二、三、四、六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第五屆汪曾祺文學獎,“優秀版權作品獎”,第四屆“金短篇”小說獎等。

《七層寶塔》:以熨帖親切的精妙語言和七層寶塔般的精巧結構,敘寫了進城後的唐老爹與樓上的年輕阿虎夫妻之間的種種衝突。從兩代人不同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的摩擦中,書寫了鄉村變為城鎮、農民成為新城市人之後,城鎮社會出現的新現象和新問題,居民之間緊張的人際關係以及他們精神情感的震盪,凸顯了時代轉型中傳統道德的節節後退和新興經濟價值取向的步步進逼。小說中的人物——唐老爹和阿虎,形象生動,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作者對鄉村振興中出現的價值衝突、國土治理和新型治理結構的調整,都有所思考。尤為可貴的是,小說不僅寫了寶塔的倒下,也寫到了浮屠的豎起,這是對人性光輝的信仰,使小說閃耀著溫暖和希望的光芒。

詩歌獎

《沙漏》/ 胡弦

胡弦:男,《揚子江詩刊》主編。以詩歌創作為主,出版詩集《陣雨》《尋墨記》《沙漏》,散文集《菜蔬小語》《永遠無法返鄉的人》等。獲《詩刊》社“新世紀(2000—2009)十佳青年詩人”稱號、聞一多詩歌獎、徐志摩詩歌獎、柔剛詩歌獎、《星星》詩刊年度詩人獎、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詩刊》《十月》《作品》等雜誌年度詩歌獎、中國詩歌排行榜2014-2015年度詩歌獎、2015名人堂年度詩人、騰訊書院文學獎、花地文學榜年度詩人獎、第十四屆“十月文學獎”詩歌獎等。

《沙漏》:詩人胡弦的近作精選。胡弦的詩既有自我凝視,也有向歷史和現實的敞開。詩集分成“蔥蘢”“尋墨記”“春風斬”三輯:“蔥蘢”關於日常,從個人經驗著手,探究人的生存;“尋墨記”偏重文化和歷史,是詩人對歷史和文化的凝望和追尋;“春風斬”則偏遊歷,是詩人對草木河山的觀照。

文學理論評論獎

《重讀汪曾祺兼論當代文學相關問題》/ 王堯

王堯:男,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臺灣東吳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與思想文化、“文革文學”、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學術成果包括:《“思想事件”的修辭》《彼此的歷史》《“文革文學”大系》《紙上的知識分子》《錯落的時空》《“新人文”對話錄叢書》《詩意盡在鄉愁中》等。曾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文學評論獎和散文獎、“中國文學評論家”稱號、“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之“文學評論家”獎等。

《重讀汪曾祺兼論當代文學相關問題》:王堯這樣認識和理解汪曾祺的意義:汪曾祺以自己的方式銜接了文學的“舊傳統”和“新傳統”,於“斷裂”之處“聯繫”了“文學遺產”;汪曾祺在語言、文體等方面的建樹,與現實語境、文學潮流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從而和其他當代作家相區別;汪曾祺保留了已經離我們遠去的“士大夫”特質,其個人生活方式對創作亦產生重要影響;汪曾祺對傳統的理解、選擇和轉換,對如何建立當代文學的“文化自信”仍然具有啟示性。本文沿著這一思路和方法出發,重讀汪曾祺並討論了當代文學的相關問題。

江苏文学新高度!江苏三作家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鐘山》首發獲獎作品

江苏文学新高度!江苏三作家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短篇小說獎

父親的後視鏡》/黃詠梅

首發《鐘山》 2014年第1期

《七層寶塔》/朱輝

首發於《鐘山》 2017年第4期

散文雜文獎

《時間的壓力》 夏立君

譯林出版社 2017年12月

期刊首發《鐘山》2016年3期、2017年5期

《雨花》首發作品——朱山坡的《推銷員》(首發於《雨花》2015年第3期)入圍短篇小說獎提名名單!(朱山坡為江蘇省作協簽約作家。)

附: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名單

第七屆(2014—2017)魯迅文學獎

獲獎作品名單

(以發表或出版時間先後為序)

中篇小說獎

《世間已無陳金芳》 石一楓

《十月》 2014年第5期

《蘑菇圈》 阿來

《收穫》 2015年第3期

《李海叔叔》 尹學芸

《收穫》 2016年第1期

《封鎖》 小白

《上海文學》 2016年第8期

《儺面》 肖江虹

《人民文學》 2016年第9期

短篇小說獎

《父親的後視鏡》 黃詠梅

《鐘山》 2014年第1期

《1987年的漿水和酸菜》 馬金蓮

《長江文藝》 2014年第8期

《俗世奇人》(足本) 馮驥才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6年1月

《出警》 弋舟

《人民文學》 2016年第7期

《七層寶塔》 朱輝

《鐘山》 2017年第4期

報告文學獎

《朋友:習近平與賈大山交往紀事》 李春雷

中國言實出版社 2014年5月

《西長城》 豐收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4年9月

《第四極:中國“蛟龍”號挑戰深海》 許晨

《中國作家》紀實版 2015年第11期

作家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2016年4月

《大森林》 徐剛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7年5月

《鄉村國是》 紀紅建

《中國作家》紀實版 2017年第9期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年9月

詩歌獎

《去人間》 湯養宗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5年8月

《落日與朝霞》 杜涯

北嶽文藝出版社 2016年1月

《沙漏》 胡弦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6年8月

《九章》 陳先發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7年10月

《高原上的野花》 張執浩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7年12月

散文雜文獎

《山河袈裟》 李修文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7年1月

《北京:城與年》 寧肯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7年7月

《遙遠的向日葵地》 李娟

花城出版社 2017年11月

《流水似的走馬》 鮑爾吉•原野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7年12月

文學理論評論獎

《中國當代文學傳媒研究》 黃髮有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4年10月

《有關20世紀中國文學史研究的幾個問題》 陳思和

《文學評論》 2016年第6期

《必須保衛歷史》 劉大先

《文藝報》 2017年4月5日

《重讀汪曾祺兼論當代文學相關問題》 王堯

《文藝爭鳴》 2017年第12期

《文壇新觀察》 白燁

作家出版社 2017年12月

文學翻譯獎

《火的記憶 I:創世紀》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烏拉圭)西譯漢 路燕萍

作家出版社 2014年11月

《潛》克里斯托夫·奧諾-迪-比奧(法國) 法譯漢 餘中先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4年12月

《賀拉斯詩全集》 賀拉斯(古羅馬)古拉丁譯漢 李永毅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7年12月

《瘋狂的羅蘭》 盧多維科·阿里奧斯托(意大利)意譯漢 王軍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7年1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