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錄取你,因爲你是女生

本月,日本東京醫科大學爆出醜聞:校方刻意修改考生入學考試分數,壓低女生排名,降低她們的入學率。這所高校做這件事至少8年了。

如果不是一則詭異的喜訊,這個秘密可能還會繼續埋藏下去。日本沒有全國性高考,各高校自行命題組織入學考試。一名官員的兒子,今年被東京醫科大學錄取。與此同時,該校突然決定今年不公佈上榜者的分數,引得質疑聲四起。隨之展開的調查發現,考試分數被篡改了,那名官員將在兒子入學後為學校貢獻鉅額捐款。

暗箱操作手法暴露出來:先將全體考生的成績降低20%,然後只給那些應屆或復讀少於3年的男生加回去,加分多少因人而異,每人不少於20%。這相當於龍舟比賽,裁判親自上陣把所有人推下水,卻只拉其中一些人回到船上,還順手將他們向前推一推。

他們玩兒這一手非常熟練,目前發掘出的信息顯示,最晚2011年就已經開始了。

迫於壓力,主管教育的日本文部科學省推進了更大範圍的調查,發現全日本的醫學院校都有幹過這類事情的跡象。

相關人士對媒體表示,在醜聞曝光前,日本醫學類考生之中一直有謠言流傳:東京醫科大學不太喜歡女生。同為女性,遠在中國的我熟悉這類謠言,它們沒有腳,蛛絲般晃晃蕩蕩。大多數時候,我把那當做失敗者的偽飾。但當求職季到來,我在面試的長長的隊伍裡,感到那一點蛛絲出現了。

沒有人明確告訴過我:他們不想要女孩。大多數時候,機會的通道只是剛好關上了:簡歷沒消息、收到“深表遺憾”的郵件、面試官揮揮手示意我走的時候帶上門。直到現在,我永遠也不知道哪一次是我不夠好,哪一次是我所在的群體不夠好。

但那時的我相信,至少還是有公平的。海的那一邊、那些立志報考日本最好的私立醫學院之一的女孩可能也這樣想。做一千道題,答對一道題,獲得一分,積沙成塔。對錯自有量化,他人無法奪走。

她們錯了,惡意令人膽寒。調查報告說,這是“體系性”的問題。

日本醫學院解釋,打壓女生的原因是希望能向校屬醫院輸送更多男學生。在日本,高校附醫院屬於醫療結構的主流。也就是說,整個日本醫療界並不歡迎女醫生。

傳統的社會觀點認為,醫療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並不適合女性。女性即使做了醫生,也多在婦產科領域,成為外科“一把刀”或是內科王牌的寥寥可數。一名日本女醫生在推特上評論道,“我反抗父母的觀念,放棄戀愛結婚成為了一名女醫生。後來我發現,我的敵人不是父母,是整個社會”。

此外,女性在日本社會中被期待承擔照顧家庭孩子的大部分責任。儘管受教育程度佔據世界領先地位,她們中的很多人會在婚後或是產後選擇辭職。

另一方面,當前的日本,醫生短缺漸成問題,工作壓力巨大。對享受產假並需要照顧家庭的女性員工,醫院管理層避之不及。日本少子化嚴重,社會老齡化,輿論呼籲多生孩子,激活經濟。

這似乎是決定女性弱勢的最終王牌——生育壓力。因為擁有子宮,女性在職場上似乎總免不了拖後腿。似乎只有在一段時間內完全斷絕生育的念想,才有希望達到男性的貢獻。我還記得微博上有位人力資源姐姐氣急敗壞地控訴,剛提拔了一個有潛力的後輩,她就懷孕休產假去了,真是“給我們職業女性丟臉”。

我覺得這荒唐無比。繁衍是全人類的事,最終卻讓一個性別負責到底了。試想:男女擁有相同時長的產假,男性被要求承擔和女性同等的育兒任務;納稅人的錢用來提供足夠多足夠好的第三方托育、健康保障系統;員工因育兒誤工的企業損失由能夠獲得人口福利的國家承擔……那麼哪位志在職場的女性不願意全力付出呢?當然,做全職媽媽同樣光榮,但那必須是出於選擇,而非敗退。

如果管理者不去將備受壓制無法發揮的一半勞動力解放出來,卻著急將她們趕回家生孩子,以期待十幾年後可能的新勞動力,這腦回路也太奇特了吧?

東京醫科大學的另一思路也非常清奇:女性太優秀了,達標太多,為了保持男女結構平衡,要適當偏向男生。

其實,讓管理層大呼不平衡的女性比例從未過半,不過是從2009年的24%漲到了2010年的38%。這就嚇得他們搞手段,將女性比例降到了今年的18%。或許,在他們眼中,女性的位置本就該是男性好心讓出的,要懂事,要知足。

“優秀的女孩太多”是一種悲哀的錯覺。從小學到大學,更多的女孩沉了下去,嫁人生子。那些擁有天賦、勤奮或家庭積累的才能一步步站到和男性相同的起跑線。她們中,能抵達管理層的又是少數中的少數。

“陰陽協調”的鬼話被一遍遍提起。一個機構新人大多是女性,“缺少陽剛之氣”的操心馬上就來了,女性准入的門檻被提高。而當決定方向的、制定規則的權力頂層大多是男性時,沒人擔憂“陽剛之氣”太富餘了。

東京醫科大學向公眾道歉了。領導層一字排開深深鞠躬,沒有一位女性。

有一段時間,日本醫學院學生的女生比例一直在飛速提高,達到1997年的30%。而在這之後的整整20年裡,增長停滯了,至今仍是30%。

難以想象,實力被廣泛肯定、文明自信耀眼的這個國家,一半的生命還卡在原地。

不錄取你,因為你是女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