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學霸畢業找不到工作,誰該爲「高分低能」的他們負責?

大家從“高分低能”的字面上也能看出意思,不錯,它的確形容一些在考試中能夠獲得高分,而在具體的知識運用、動手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簡而言之,就是理論學的紮實,實踐卻不如人意,幾年前,高分低能曾經形容某教育大省的學生,大學錄取時,分數超高,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卻並沒有太突出的表現。

90後學霸畢業找不到工作,誰該為“高分低能”的他們負責?

高分低能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反映出幾年前的教育缺陷,我們上學那會,還沒有實驗室,物理、化學知識都是通過課本理論上獲取的,在進入大學前,我們並沒有通過自己親身試驗的方式來獲取數據。當然我們周圍的教育理念也是一樣,只要把課本知識學好,成績優異了就行了,至於知識運用實踐,至少物理化學在我們那個年代是沒有辦法實驗的。

90後學霸畢業找不到工作,誰該為“高分低能”的他們負責?

相比於理論知識,知識的運用才更重要,而且理論知識不正是為實踐打基礎的嗎?而當時的情況卻是教育設施不完善,很顯然,從小到大一味地學習理論知識,沒有經過實踐的學生,能期望他有什麼樣的動手能力呢?

90後學霸畢業找不到工作,誰該為“高分低能”的他們負責?

現在,我們說起高分低能,絕不僅僅是學習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偏差,我們現在更注重的是孩子學習上的成績與自理自立社交的能力產生的偏差,相比之下,這更觸目驚心。

90後學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漂亮的簡歷掩蓋不了他不會社交的缺憾,甚至在報考公務員筆試第一名的情況下,面試結果也讓他名落孫山。當學習成績優異,社交能力為零這兩種迥然相反的特質出現在一個人身上,除了匪夷所思之外,我們更應該反思這種結果的出現是否與教育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90後學霸畢業找不到工作,誰該為“高分低能”的他們負責?

很顯然,這與教育有關係,而且這是我們所有闡述的高分低能最典型的例子,還有缺乏生活基本能力的大學生,步入大學校門,大部分學生已經成年了,很難想象他們不會洗衣服,有很多大學生把所有的衣服積攢下來拿回家讓父母給他洗,這有多麼滑稽。

90後學霸畢業找不到工作,誰該為“高分低能”的他們負責?

無論是因為知識運用實踐匱乏的高分低能學生還是生活技能欠缺的大學生,他們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都把全部的心思運用到課本知識的學習中,當然這也與他們成長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為了讓孩子節省出時間學習,家長們可能替孩子洗衣服,打掃房間等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沒有辦法學習,老師們也許會認為,只要理論知識學好了,自然成績好,不過,我們的教育不正是這樣嗎?從來注重的就是理論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實驗等操作方面的內容基本上沒有考試。

90後學霸畢業找不到工作,誰該為“高分低能”的他們負責?

雖然學習過程中的化學物理實驗等課程是以當地的教育體制決定的,學生們無法改變,但是我覺得,個人的生活技能的培養,家長們就不應該過多的干預,該讓他自己做的事情就應該讓他自己做,絕不可像很多家長寵溺孩子一樣,上大學了還要在大學附近租一套房子陪孩子上學,話說回來了,未來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老師和家長能陪孩子多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