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最近,台湾上新了一部关于家庭亲子的短剧,叫做《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如果对纪伯伦那段诗词熟悉,就知道这个剧名就是来自于那首经典诗词。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这部剧一共有5个故事,每个故事2集。我最先看的是第一、二集,叫做《妈妈的遥控器》,其实这个故事有点科幻类型,一开始的时候有点压抑,通过各种镜头切换,交代了一下背景,一个女人离婚了,老公出轨生了个孩子。说“你很坚强,没了我一样可以活得很好,但是她不行”。这个女人原本是要房子的,最后要了孩子。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离婚后,丈夫把属于他的东西让搬家公司来搬走,这个妈妈当时看到搬家工人踩脏了地板,就疯狂地去擦地板,顺带给全屋做了一次清洁。其实这个时候导演就告诉大家,这个妈妈有点强迫症,一切都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如果被打破了,就很不安。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她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在孩子的床底下翻出了一盒东西,原来是孩子偷偷去刻章,班主任、教导老师的签名章,伪造成绩单的时候用的。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妈妈知道后很生气,但和孩子沟通无果。下楼买烟,坐在公交站长椅上,看到了隔壁的广告,是让孩子变得听话的一个教育广告。

比较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广告里的主持人出现,给了她一个遥控器,这是一个可以让时间倒退的遥控器。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于是这个妈妈用着这个遥控器,让15岁的儿子,连续十几天重复过同一天,她对孩子说,妈妈再给你一次机会,其实她想儿子对她诚实,拿出真正的成绩单,但儿子也倔强,偏不。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这个遥控器彻底让这个妈妈变成了一个控制狂魔。说真的,我自己看她的镜头的时候,都觉得好恐怖。她让孩子上补习班,重复十几次,她说: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这个控制狂妈妈,不顾孩子的抗议,取消了他的毕业旅行,就是为了让他去补习班,就连老师上门劝说,她一点情面都不给,推辞了。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后来,在图书馆里,男孩认识了他的初恋,一个很活泼可爱喜欢画画的女孩子,为此,他对妈妈撒谎,不去补习班,其实每天都在图书馆和女孩一起学习。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这段早恋的剧情,简直是这个故事里唯一让人轻松甜蜜的地方,能真正感觉到15岁时候该有的活力和样子,也稍微让观众喘口气。

但没多久,早恋就被妈妈发现了,她强迫孩子不能再去图书馆,也要求他和女孩断了一切来往,当她要求儿子说出: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但儿子拒绝了,于是控制狂妈妈又拿出了遥控器,把时间倒流,倒流到认识女孩之前的日子。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当他再次醒来,发现女孩完全不认识自己,也不知道他是谁,只有他自己记住了两人过往的一切,这样的落差让他感觉不到任何希望。一个控制欲望超强的妈妈、无穷无尽的补习班、因为补习而错过的毕业旅行、被妈妈轻视的友情和早恋,一切的一切,都压垮了他所有的意志。

于是男孩自杀了,割脉、触电、跳楼……但一次次地,他妈妈用遥控器把时间倒流到没有自杀之前,一次次地救活他。

当他在床上起来,发现自己还活着,眼神空荡荡地问妈妈“你还要我死几次?”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看不下去了。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时间一下子就来到了男孩长大成人,他成了公司的一名经理,工作出色,有一个相爱的女友,虽然他的妈妈并不喜欢这个女孩子。

妈妈依然就是那个妈妈。她瞒着男孩约了一个她喜欢的女孩子来相亲,努力地凑合,后来才发现,女孩子原来早就订婚了,订婚对象同样是一个女孩。在那个天台上,两个人坦诚说起自己喜欢的人,说起了曾经。女孩说: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因为这次谈话,男主意识到其实自己根本忘不了初恋,他给妈妈安排了一个欧洲团旅行,当天,回到他妈妈的家里,想拿回一直被锁在保险箱里的遥控器,结果,妈妈却因为忘记护照回家了,看到了一切。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最后,男孩用遥控器,回到了遇见初恋的那一天,他重新回到了15岁,去填补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即使15岁的那年,他还有无穷无尽的补习班,和一个控制狂妈妈,但他已经回到了人生里,最美好的那一天。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影片前半部分有不少压抑的镜头和对话,身为观众,都能感觉到一个控制狂妈妈从语言上带来的压力。看剧过程中,我一直告诉自己,这个妈呀,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以后自己一定不能活成她这样。

如果去分析这个妈妈,也是个悲情人物,她在发现儿子早恋的时候,歇斯底里地像个疯婆子一样喊出“你和你爸一样,让我失望!”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可以看出,她对待老公和儿子一样,有很大的期望,也有不少的要求,但过度的期望让一家人都受不了,婚姻失败了,孩子自杀了。在离婚后,把人生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甚至要求孩子,把“我会好好读书,考上好的大学,不要让妈妈失望”这样的一句话当成人生信条。在孩子触底反抗的时候,还一直给自己洗脑“你现在恨我没关系,你以后会感谢我的”。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把自己和孩子的人生,逼到了一个逃无可逃的地步。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即使孩子以后真的考上好的大学,有好的前程,他真的会感谢这个妈妈吗?我觉得不会,这个妈妈只求结果,不看过程,把成功当成人生的终极目标。但我们的一生,除了事业,还需要有恋人、朋友、社交关系。这些在这个妈妈看来,都是不需要的。她依然坚持“只有妈妈才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

陪孩子走到最后的人,可能是他的伴侣、他的家庭、他的重要朋友,但真的不会是我们。学会放手,是给自己和孩子的一个成全。

我们的人生,不仅仅只有孩子。

你可以做他的灯塔,用尽自己的力量,给他照射出未来的路,但却不能陪同他一起上路。

你只能站在原地,散发自己的光芒,照射到再也无法达到的远方,目送着孩子远去。

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家有两岁牛宝,擅长用漫画记录宝宝的日常和带娃心得。更多有趣、感人的母婴漫画,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echo小茵茵 常来找我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