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太任性,才會累到吐血

我的主業是研究營銷和銷售。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國內四大車展之一的北京車展上發生了一件奇事,客戶談了一天,臨門一腳反悔,銷售顧問當場心梗吐血,被醫務人員從車站現場抬走。

說說這起事件的始末,車展剛開始,這名銷售接待了一名想買車的客戶,為了拿下這名顧客,銷售員足足陪了顧客8個小時,和客戶談了8個小時,可以說使盡渾身解數。在這名銷售員的不懈努力下,客戶終於下決心買他推銷的車並簽訂了相應的合同,但是到了交定金環節,客戶突然來了一句:我回家再考慮下。

正是這句大轉彎,讓心懷期望的銷售員氣得心梗發作,吐血當場。

只因太任性,才會累到吐血

倒地不起,口吐鮮血

這件事情在營銷界和汽車界發生了不小的反響。

有的人在為這位銷售員惋惜,有的人覺得這位銷售員不夠理智,也有的人認為公司沒有給予支持。

到底哪個說法更靠譜呢?

我們可以從每一種情況分別來看。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前陣子跟朋友談起來他公司裡的一個案例。

有一天老闆到了專賣店裡去辦事,進店的時候發現一位銷售人員正在跟客戶交流,後來當他處理完事情,已經是兩個小時之後,出來順便看看店裡的情況,發現這個銷售員還在跟客戶談。他看手上沒要緊的事,就想過去看看有什麼能幫這個業務員,同時也看看這個客戶到底有多難纏,能不能幫他快點成交。

於是這位老闆就走過去,跟客戶聊了兩句,主要是問了他兩個問題,結果客戶聊完這兩個話題,就決定要成交,前後時間大概也就是20分鐘。

在這個案例裡,其實是銷售員能力不行嗎?

不一定,畢竟他前面的兩個小時很可能是有效的鋪墊,老闆提出的問題可能真的就是直中要害。但是,老闆也反映了一個問題,很多銷售人員會花很多的時間去跟客戶建立信任關係,然後又不斷地推銷產品,卻從來不做一個關鍵動作,就是問客戶到底想要解決什麼問題,或者得到什麼效果。同樣的,車展上的銷售人員,花了八個小時去跟客戶去談,最後並沒有成交,很有可能是最開始的時候,沒有了解客戶的需求。

只因太任性,才會累到吐血

拒絕成交

更奇葩的是,很多客戶開始有點興趣,往往會問一個問題“XX怎麼賣?”這個話題在客戶剛剛接觸的時候,只是客戶的一個開啟對話的由頭,因為這種習慣源自於在菜市場買菜,直來直去,張嘴就問價格。

但是客戶心裡迷糊,銷售人員心裡卻要非常清晰,這時候絕對不能談價格,也不用介紹產品,而是應該從跟客戶建立關係,瞭解客戶需求開始。否則關係沒有建立起來,也不知道客戶要什麼,就會導致最後不管推銷什麼,客戶都會挑刺,到時不是8小時,客戶可以拒絕80個小時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況,銷售人員應該在客戶開始諮詢的時候,就要提出一些問題,用來辨別客戶的意向程度?比如:

“您最近都看了哪些車型呢?”

“您這邊的預算是多少呢?”

“您打算全款買還是打算貸款買呢?”

這些問題只是舉例而已,很有可能有其他問題,這些可以由公司領導總結出來。只要有了這類問題,就能快速鑑別客戶的成交意向。試想一下,一個客戶要不要買一輛車,一定不是拍腦袋過程,往往經過很長的考察時間,而車展,只是一個快速促銷的場合,如果這個時候還來費時間從頭開始來說服客戶,那是非常得不償失的。畢竟還有更多的成交機會在現場排著隊,如果客戶對這些問題都很模糊,說明還沒到成交的時刻,那應該留下聯繫方式,再約時間到店試駕體驗,才是正路。

說到時間,一位銷售人員,在哪裡講到口水也幹了,但是也沒有人幫他去談談,可見他到底有多不受他的同事待見,平時的人緣能好到哪裡?

再加上,這位銷售人員不可能是那種佛系銷售,如果是佛系,當客戶拒絕了兩輪,基本就說“你再看看”就找下一個機會了。只有那種追求極致完美的人,才會揪著一個客戶不放,尤其是在展會上這種人來人往的場合,竟然只盯著一顆芝麻,丟了那麼多西瓜。這種人可以用一句老話來形容: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雖然說他做得很辛苦很累,身邊卻沒有人願意去幫他,可見這位銷售人員多麼的糾結,而有剛好碰上一個很墨跡的客戶,有多墨跡呢?反正銷售不管說什麼,他也說好,但是一旦提到成交,就說再想想。

要知道,有些客戶就是個好人,不願意拒絕別人。不過沒想到遇到一個不長眼的銷售要跟他死磕。結果這個銷售人員被客戶給磨慘了。一般來講,強勢客戶成交一定會很快,很決斷,當然客戶拒絕也會很快。稍微有點個性的客戶,看到銷售員在不停地推銷,可能就憤而離席了。但是這個客戶為什麼沒有離開呢?因為這個客戶一定會比較好說話。當他看到這個銷售人員好辛苦地不斷在向他介紹,他也覺得不好意思拒絕,結果就是一直拖,一直拖。

結果這場談判變成了時間絞肉機,把雙方的精力都耗進去了。

只因太任性,才會累到吐血

耗時耗力

話說,銷售不是應該強勢才對嗎?

的確是要這樣。從客戶有一點點的意向苗頭,就開始要不斷的跟進客戶,哪怕最後客戶選了競爭對手,還要等待客戶下次有需求的時機。

但是在執著之前,也要先判斷每一個銷售機會,是否值得跟進。而且這也指的是日常的銷售工作,指的是在4S店裡。如果是在展會,心裡就要清楚,在現場,第一優先的客戶類型是哪一種。只有經驗比較豐富的銷售人員,心態才會比較成熟,也就會快速地分析,每一個客戶的需求程度,是否能夠快速成交。

而對於經驗不足的銷售人員,就要通過制度來約束銷售人員的各種無效的執著,當然同時也約束低效的懶惰。所謂的制度,就是一些常規性的話術和銷售流程,最大程度的實現更高的轉化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