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源于区块链” 刘慈欣:《三体》躺着也中枪

“万物源于区块链” 刘慈欣:《三体》躺着也中枪

7月2日,巴比特、比原链创始人长铗在朋友圈总结了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对链圈产生的影响:

1.区块链技术让我们有可能像“三体人”那样拥有一个透明、公正的决策系统,远离诡计和欺诈。分布式智能把我们带到一个更高级的文明是可期待的。

2.“歌者资本”取名自《三体》中的“歌者文明”。

3.(比特大陆发布的)“算丰AI芯片”的取名是出于对刘慈欣的景仰,“算丰(SOPHON)”即“智子”的英文名中译。

4.区块链是个分布式系统,《三体》里的摇篮系统就有分布式系统的思想。

5.长铗曾经从刘慈欣的人列计算机中获得灵感,从而构思了人列区块链。

6.《三体》写出了区块链的精髓,“黑暗森林法则”就是拜占庭将军问题的宇宙版。

然而,非常尴尬的是“大刘”刘慈欣(三体的作者)对此表示,“我没想到他们能从三体中读出这么多区块链思想。”

这件事很生动的反映了一种“区块链现象”——万物源于区块链!

2018年什么最火?区块链说第二,估计也没有敢称第一的。

被过度追捧的区块链

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一经问世便有如倾盆雨、惊天雷,被解释得神乎其神。业界大佬吆喝着区块链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动辄改革这个,颠覆那个,开创各种先河......等等。且不说这是不是夸夸其谈(其实就是),我们看到的是区块链似乎是一把万能钥匙,一把可以通吃所有行业问题的钥匙。

各种各样的区块链项目涌现,让很多投资人慌得一笔,认为这是一个难得一遇的风口,如果不赶紧跟上,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而项目方们,只需要凭借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分布式账本复制出了一个又一个相似的白皮书,外加一场拼脑洞大赛,新项目就诞生了。

嗯,这是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和区块链相关的理论都是可行的、合理的。区块链是什么?本质?操作性?落地?别闹,哪能管得了那么多,还得忙着奔走相告,投资“赚钱”呢!

紧接着,大量的项目迅速死掉,然而这并不令人惊讶。为什会这样?

首先,项目创业门槛低。一本白皮书,一个大开的脑洞,就可以“开天辟地”。

其次,资本涌入的太容易。你有项目我有钱,搭把伙来把钱赚(pian)!

最后,跟风现象严重,加剧行业泡沫。“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只要是和区块链相关,就好。”

被忽视的诸多瓶颈

技术瓶颈:直接相关的便是安全问题、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性能瓶颈:目前最为成熟的区块链应用比特币每秒交易在7笔左右,相对于目前VISA信用卡公布的每秒44万笔交易的记录依旧相差甚远。某些项目宣传的每秒上万交易,目前根本难以应用。

政策瓶颈:由于区块链触及到诚信、去中心化等敏感边缘,国家也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中试图找到恰当、适度的监管手段。目前来看,哪些在安全范围内、哪些在安全范围外,尚且不明朗。

所以,无视它的优劣势,一味的吹捧,势必造成行业的混乱。也由此而产生许多概念型区块链项目或者说伪区块链项目,以及漫天飞舞的“空气币”。

基于以上的问题,可以看出,区块链不是万能的,不见得适用于所有的行业。比如对处理速度要求较高、储存量较大、隐私性较强、安全要求高的项目。比如一些需要官方认证的行业,能否做到去中心化,也有待探讨。

区块链,毫无疑问是新生事物,新事物诞生的初期总会面临光怪陆离的乱象。但是,理性的探索会给它成熟的机会,而最终时间也将给我们一个更好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