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詐騙」套路大揭祕 快來看看你是否正在被套路

伴隨著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火熱,區塊鏈概念也被行業炒的人盡皆知,無論是各行各業精英,還是買菜大媽練拳大爺,都熱議於此,正因為如此的火爆現狀,許多打著“區塊鏈”旗號的傳銷詐騙也頻頻出現。

“區塊鏈+詐騙”套路大揭秘 快來看看你是否正在被套路

“老套路”穿上區塊鏈的“新馬甲”,立刻就成為了實現“財務自由”的捷徑。關於利用區塊鏈來詐騙的案件我們已經講過很多了,今天就為大家理一理區塊鏈詐騙的所有套路,希望能為廣大投資者能夠引以為戒。

套路一:“空手套白狼”

今年4月,濟南警方端掉一個打著“區塊鏈”幌子的傳銷團伙,查獲涉案資金3億餘元。該團伙在網絡上設計了假的虛擬盤,併發布所謂的“寶幣”“貴幣”等多種虛擬貨幣。他們先是以贈送為幌子,向新加入的人員贈送一定數量的虛擬貨幣,每枚價格在幾十元,然後通過人為操縱將虛擬幣一路升值到幾百元,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員加入,最後再通過所謂虛擬幣“貶值”的週期波動進行“割韭菜”。

套路二:以科技之名行傳銷之實

今年4月15日,西安警方破獲一起打著“區塊鏈”概念的特大網絡傳銷案。該案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涉案資金高達8600餘萬元,涉及13000餘人。該傳銷團伙打著“區塊鏈”旗號,藉助西安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以聚集性傳銷、網絡傳銷為手段,以每枚3元的價格在“消費時代”(DBTC)網絡平臺銷售虛擬的“大唐幣”,並自行操縱升值幅度。

套路三:“洋為中用”“出口轉內銷”

2017年9月8日,湖南省株洲縣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涉案金額達16億餘元的特大“維卡幣”網絡傳銷案。該傳銷組織是一家“維卡幣”傳銷組織,系境外向中國境內推廣虛擬貨幣的組織,其傳銷網站及營銷模式由外籍人士組織建立,服務器設立在丹麥境內,對外宣稱是繼“比特幣”之後的第二代加密電子貨幣。“維卡幣”組織的經營其實質是以投資虛擬貨幣為名,要求參加者繳納一定費用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數量作為計酬和返利依據,將上述計酬和返利以分期支付方法進行發放,以高額返利為誘餌,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而騙取財物。

為什麼這種“老套路”,玩爛的手段,動輒使上萬人“中招”?

“區塊鏈+詐騙”套路大揭秘 快來看看你是否正在被套路

主要因為這三種心態:

第一是“著急上車”的財富渴求。

“區塊鏈”炒作持續升溫,“一夜暴富”“財務自由”成了它的標籤,在缺乏實質應用場景的情況下被過度炒作。

第二是“越高調越可信”的思維陷阱。

詐騙團伙“高調作案”,辦豪華“推介會”,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宣傳“項目”,通過各種手段將自己包裝成行業精英。

第三是“賺一把就走”的投機心態。

很多受害人,有人是持懷疑態度,但是又抱著僥倖心理,甚至有人明知道是騙局,也不願意舉報,而是希望在騙子手中運用自己的小聰明分一杯羹。

當一個行業繁榮熱鬧之時,不僅會充滿機遇,同時也會伴隨著發展初期不可抑制的“旁枝末節”,現階段,我國的監管措施尚不完善,社會輿論也缺乏一定的引導。所以在此,我們呼籲所有投資者,在面對投資誘惑時候一定要認清現實,不要在畫餅出來的預期收益面前衝昏頭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