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上網時長超城裡娃!「手機帶娃」咋成了農村新痛點?

留守儿童上网时长超城里娃!“手机带娃”咋成了农村新痛点?

手機本是外出務工的父母為了方便與孩子聯繫、增強父母子女情感交流的工具,但不少農村的留守兒童卻成了標準的“低頭族”,刷視頻、打遊戲和網聊佔據了孩子們90%以上的上網時間。該如何避免留守兒童手機成癮?如何讓承載著父母深情寄託的手機成為他們學習與生活的有益工具?

“小涵,爸爸想你了,想爸爸了嗎?爸爸很想你們,真的很想你們,每次想到你們都要流眼淚。”

這是貴州留守兒童小涵和外出打工的爸爸父女倆的通話視頻,手機那頭的父親看到女兒時已經哭得泣不成聲。在貴州省安順市鎮寧縣簡嘎鄉喜妹村,有接近90%的家庭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兒童們只能依賴手機與遠方的爸爸媽媽聯繫。可在智能手機迅猛發展、光纖寬帶普及農村的三年裡,留守兒童成了手機依賴症的重災區

揚州大學支教老師張運:“三年前,有一次我們很驚訝,小孩跟我們說,老師你把手機借給我玩一會兒。我們突然下意識留意到,這邊的很多小孩手機玩得很厲害,你只要給他這樣一個手機,三五個人就圍在一塊。三年前我們開始關注這個手機使用的問題,尤其是去年在王者榮耀這個遊戲很火的時候。”

留守儿童上网时长超城里娃!“手机带娃”咋成了农村新痛点?

揚州大學支教學生孫津是“留守兒童手機使用狀況調查項目”的參與者之一,先後走訪了貴州、安徽、江蘇等留守家庭集中地區。統計顯示,在12-16週歲的留守兒童中,接近42.7%的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其中超過77.3%的孩子經常用手機上網。不少農村兒童的上網時間竟然高於城市兒童,部分地區有超過31%的留守兒童暑期每天耗在手機上的時間超過兩個小時,更有接近15%的孩子每天上網超過4個小時。刷視頻、打遊戲和網聊,佔據了孩子們90%以上的上網時間。

孫津說:“他們玩手機的這種現象其實特別嚴重,每天晚上就能看到他們,尤其是在我們晚點名之後,他們宿舍的燈還是亮著的,打開門一看,就能看到她們基本上每個人都能抱著一個手機,就在那個上面玩,要麼就是坐在床上打遊戲或者是在聊天。”

針對這一現狀,2017年8月,揚州大學貴州支教團隊配合貴州省教育廳編寫了一部《貴州省脫盲再教育培訓手冊》,開設“智能手機技術指導與健康使用”夜校課程,這是一個專門針對留守家庭特地開設的特色課程,尤其是村裡的留守老人們。

張運:

“小孩他接受能力強一點,尤其是在高年級的小孩,像在12到16週歲這麼一個沒有成年的小孩,他的手機使用率還是很高的,就是玩遊戲、刷視頻然後聊天更多一點,但是他們的祖輩其實是不瞭解的,屬於一個空白地帶。”

留守儿童上网时长超城里娃!“手机带娃”咋成了农村新痛点?

記者在培訓手冊中看到,這一智能手機課程共計四課時,每課時一個小時,包含手機使用、電話求助、移動支付等課程。一年來,團隊累計向1000多戶家庭上了課,提供智能手機的技術指導,讓留守老人們自己學會用手機,更能引導孩子們如何正確使用手機。

當同學們手把手的教爺爺奶奶們使用智能手機,向他們普及打遊戲、看視頻容易引發的問題後,不少老人已經開始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了。

孫津說:“我跟他們大概講過孩子們玩手機的利和弊之後,他們覺得現在可能讓他們這個年紀的孩子來使用手機,可能真的是弊大於利。首先對於眼睛不太好,長時間玩手機對眼睛視力肯定是有影響的。然後就是孩子性格的這方面的問題,也會有影響。覺得確實要控制一下小孩子們玩手機的時間長度。”

面對時代通病,留守兒童為何更容易受傷?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做出分析:“農村的留守兒童在離開學校教育之外,其實沒有更多的去處,但是城市的孩子放學之後總是被家長送去各式各樣的培訓機構去進行學習,所以說農村留守兒童用手機上網的時間比城市多,這就顯得非常正常。學生上網其實它主要的功能就是娛樂、聊天、遊戲,真正上網學習的相當少,這也是引導學生合理上網的原因。第二就是留守兒童缺乏家庭教育,父母往往就是給他一個手機,方便聯繫,但具體這個孩子怎樣去使用手機,還有這個孩子的課餘活動安排其實是缺乏相應指導和規劃的,包括有一些委託爺爺奶奶照顧的,但其實他們主要是給學生解決的日常生活問題,其他的學習問題或跟孩子的交流問題實際上還是很匱乏的。”

留守儿童上网时长超城里娃!“手机带娃”咋成了农村新痛点?

當“手機帶娃”越發成為普遍現象,留守兒童教育面對的不只是新痛點,更是燃眉之急。那麼,誰來告訴孩子,網絡生活不等於遊戲、聊天和小視頻;又由誰來引導孩子,教他們趨利避害,讓手機成為學習與生活的有益工具呢?熊丙奇認為,從根本上要避免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缺位,要讓留守兒童不再留守。

熊丙奇:“一個是孩子到城市裡共同生活,再就是父母返鄉工作和孩子一起生活,目前這個階段如果孩子和父母不在一起生活的話,那父母除了給予孩子物質之外,還要就是加強跟孩子日常的交流,同時也應該創造條件能夠至少每年跟孩子見一到兩次面,這實際上對親子交流還有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都是十分有用的。”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