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大清華畢業生能直接落戶上海,就感覺被歧視了?實際上……

看北大清华毕业生能直接落户上海,就感觉被歧视了?实际上……

8月7日,一則《北大清華本科畢業生可直接落戶上海了?》的消息引發熱議,並登上微博熱搜榜。

看北大清华毕业生能直接落户上海,就感觉被歧视了?实际上……

微博熱搜榜

據瞭解,8月3日,上海學生就業創業服務網公佈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

看北大清华毕业生能直接落户上海,就感觉被歧视了?实际上……

△上海學生就業創業服務網截圖

其中,一條今年新增加的規定引起了廣泛關注,內容為:

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試點,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大學(列入普通高校國家統一招生計劃,全日制且完成學業並取得相應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的綠色通道政策。2018年符合該政策的申請,受理時間可延期至2018年12月31日。

看北大清华毕业生能直接落户上海,就感觉被歧视了?实际上……

△上海學生就業創業服務網截圖

對此,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北大、清華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只需符合上海市教委等部門制定的“基本申報條件”,不需要參與評分,就能直接申請落戶。但對於“基本申報條件”包含哪些方面,該工作人員稱,他們也不清楚。

新政有歧視的嫌疑?網友吵起來了

對於上海出臺的落戶新政,網友們看法不一。反對者認為,這個政策不公平:

@恩凱:我不支持,難道其他院校的學生就沒有北大清華的優秀嗎?這樣做感覺有些偏向,也不公平!


@alphalc:感覺被歧視了,本來資源就有限,這樣普通本科生情何以堪


@不知道的Marc君:名校畢業生就等於人才?上海人才新政是否過於一刀切。


@泥 石:也許上海方面的初衷很好,可是擔心真正實施以後弊端很大


@小麥 :好扎心,我們怎麼辦?普通本科生在這樣子的狀態下,優勢小於劣勢啊!!!

對此,人口專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表示,上海出臺這一政策的目的,是想爭奪更多高端人才,但只以學校好壞作為評判標準,對不同學校的畢業生也不公平

但支持者認為,這只是一個地區的人才引進政策,設置一定的門檻是應該的:

@:我覺得挺好!可以激勵年輕人努力!


@菜 :上海不愁人才的城市,它有資本去選擇更好的。人也一樣,假如你足夠優秀,相信也有很多城市向你招手。


@雅典:如果說設置門檻沒有問題,那麼就不存在歧視的問題。因為只要有門檻就一定要區別對待


@超越輝煌:這樣方便他們在大城市就業,做貢獻,也是留住人才的方法,不然的話其實出國發展的大軍挺多的,真正回小城市的少,這樣政策也可以鼓勵人才回國發展,挺好的呀,雖然我考不到清北。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對此分析說,這就是一種地方人才競爭政策,目前多地都有相應的做法。上海執行這個落戶政策,肯定有它的依據,引進人才是可以有相應的標準的,這個標準正好涉及到學歷問題,才引發了人們的看法。

就業報告顯示:清華北大本科生上海就業的並不多

不過,先別急著吵,有這樣一組數據同樣值得關注,從清華、北大發布的本科生就業報告來看,2017年北大、清華本科畢業生到上海就業的,其實並不多。

北京大學2017 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北京大學校本部本科畢業生共計2645人,畢業去向以升學為主,簽約就業、靈活就業共606人,佔比22.91%,其中,簽約單位較多位於北京和廣東,單位在上海的,僅有2人。

清華大學2017 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2017屆本科畢業生3119人,除定向和委培生,81.9%的畢業生選擇深造,16.4%的人選擇籤三方就業、靈活就業、自主創業,即475人。籤三方就業的本科生中,就業單位位於上海僅佔4.1%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上海這一新政,有一點需要強調和澄清:上海提出的是以北大、清華為試點,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大學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的綠色通道政策。也就是說,先從這兩所高校開始,並非只侷限於這兩所高校

對於上海這一政策,

你怎麼看?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