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房屋加固改造實例談舊樓加固的必要性

我國20世紀80年代前修建的建築大多數是低層或多層建築,這些建築物很多功能比如沒有電梯等已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但這些建築既不能停止使用。因此房屋加固改造應運而生,從國內外眾多加固改造案例得知,房屋加固改造技術已較為成熟,且加固改造後便既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又可保證改造後的安全使用,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從房屋加固改造實例談舊樓加固的必要性

​據有關資料統計得到,加固改造不僅可以降低50%成本,工期可以縮短60%,而且可以快速投入使用,加固改造幾乎不產生建築垃圾,也有利於國家提倡的綠色環保。因此說不論是對國家還是個人,加固改造都是很有意義,且很有必要性。下面通過三個實例說明加固的重要性及意義。

1.房屋加固改造實例一

為一高層辦公樓,地上17層,地下1層,原設計,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50,建造到16層發現,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只有18.9~22.3MPa,為了確保準時安全的交付工程,業主要求對辦公樓進行加固。 對於柱加固可以採用加大截面法和外包鋼法,混凝土強度等級與C50相差較大,加大截面對建築的使用面積有較大影響,業主對建築使用面積有較高要求,外包鋼法用鋼量較大,故此工程採用了加大截面與外包鋼綜合加固法。

從房屋加固改造實例談舊樓加固的必要性

2.房屋加固改造實例二

此建築,建於1983年12月,為四層磚混結構,在1995年加蓋了一層,此建築地質情況較差,使用鋼筋混凝土筏板作為建築的基礎,在2010年檢修過程中發現建築的牆體及圈樑有多處裂痕。經相關部門判斷,是因為95年加蓋了一層造成建築地基承載力不足,使得承重牆產生裂痕。認真複核計算後,實施對個別承重牆和基礎進行加固。

(1)基礎的加固;基礎將原有筏板往外擴展1m,是先在四周設置一排直徑0.3m間距1.2m的混凝土灌注樁,再將原筏板基礎與樁基礎用鋼筋連接後澆築混凝土。

(2)承重牆體加固;承重牆體外面加6@200雙向的鋼筋外面再澆築60mm的混凝土,此工程施工過程嚴格,完工後3年,對工程進行勘察,處理後的牆體並未出現裂縫,說明此加固方法有效。

從房屋加固改造實例談舊樓加固的必要性

3.房屋加固改造實例三

此建築建於1958年,建造時設計為兩層車間,為磚混結構,條形基礎,樓面採用主次梁承重體系,現需要改造為學生宿舍。此建築在使用過程中,梁出現裂縫,分別在1961年和1978年進行過加固,採用的是梁外包角鋼法加固,時至今日外包角鋼已大部分鏽蝕。原建造建造較早,梁內箍筋大多采用6@500,已遠不能滿足現有規範,主次梁交匯處未設吊筋,使得交匯處也出現了裂縫。經仔細核查計算,梁採用外貼碳纖維布加固法,碳纖維布具有輕質高強,施工速度快等特性,加固後幾乎不增加自重。此加固工程已完工,加固工期僅用了7天,滿足了業主的需求。

從房屋加固改造實例談舊樓加固的必要性

從以上3個房屋加固改造實例可以看出,不論是新建建築還是老舊建築,不論是建築的基礎還是建築的主體都可以採用改造加固的方法,以滿足人們的各項要求。同時房屋加固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業主和設計師們可以根據建築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加固方法,加固在國內外已有悠久的歷史,加固效果可觀,人們應大力推廣加固在建築行業的運用。

本文內容由中青建築加固公司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原文地址http://www.gdzhongqing.cn/dgweb_content-873191.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