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手記|石塘鎮感受——王端端

主持人簡介

拍攝手記|石塘鎮感受——王端端

端端,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主播,《今日關注》、《中國輿論場》等多個節目主持人,在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中擔任主持人。曾榮獲中央電視臺“榮事達”杯主持人大賽優秀獎、中央電視臺優秀主持人等多個獎項。

對我而言,《記住鄉愁》就像是一座燈塔,照亮我前進的方向。

——王端端

石塘鎮感受

每次接到拍攝《記住鄉愁》的任務,我總是很興奮,同時又懷有一顆忐忑的心。因為,《記住鄉愁》每期節目展現的都是中國最深厚的積澱下來的傳統文化,記錄的都是一個個古老村落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規矩,串聯的都是家族傳下來的最深情的故事。這些,都需要我以一顆細膩、謙虛、沉靜的心去探索、去體會、去汲取。每次拍攝回來,我都會沉思很久,這些故事裡折射出來的中華民族最可貴的精神,我們如何化為自身的內力,又該如何把它傳承下去。

拍攝手記|石塘鎮感受——王端端

《石塘鎮——江南紙都 重信守諾》

在第四季的拍攝中,江西上饒的石塘鎮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整個小鎮全部鋪以青石板,街上的店鋪鱗次櫛比,古樸溫馨。最難得的是古鎮設計之初就有一條人工水渠沿街而流,當地人叫作“官渠”,每家每戶都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水質極好。這樣的村景我從來沒有見過。而就是這一點恰恰反映出整個鎮上的人都遵守的同一條鄉約:誠信。大家都在同一時間上午用官渠的水洗碗,傍晚洗衣服。就這樣,官渠的水流了幾百年,從未乾涸。

拍攝手記|石塘鎮感受——王端端

《石塘鎮——江南紙都 重信守諾》

就在我們拍攝的過程中,我們要拍一戶人家洗衣服,當地的奶奶說:現在不行喲,你們要等一會兒,太陽還得再落落的。遵守約定好的事情已經滲入當地人的骨子裡。

習近平主席在一次演講中提道:“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在採訪中,我被石塘鎮人的故事一次又一次感動。每次採訪,我們都像從蚌中取出珍珠一樣,要層層剝離,才能看到最美的核心。石塘鎮的傳說、故事很多,無論是清代建成的建築上的花紋故事,還是家族掛在牆上幾十年的祖訓壁畫,還有口口相傳的家族一諾千金的故事,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拍攝手記|石塘鎮感受——王端端

《石塘鎮——江南紙都 重信守諾》

這期嘉賓,我最難忘的就是《唱支山歌給黨聽》的詞作者姚筱舟的故事。他年輕的時候就離開了家鄉去陝西做一名煤礦工人,因為愛好文學,經常往詩刊投詩,有了這些積累,就有了那首著名的《唱支山歌給黨聽》。他儘管很早就離開了家鄉,但從未忘記過從小就在耳邊迴盪的“誠信”二字。在我們的節目中,他講述了為戰友遵守承諾的故事。戰友得了重病,臨死之前,怕太突然,老媽媽身體不好接受不了,請求他幫忙瞞著老媽媽兩年,兩年之後再慢慢告訴家人。姚老這兩年多堅持每週給戰友的媽媽寫一封信,以兒子的口吻,慢慢地再告訴她生病的消息。而老媽媽最終得知了消息後,姚老又堅持了十多年每年都去探望老人家,直到老人家去世。我問他為何能堅持下來,他說:“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這就是我一直認的理兒!”在鄉愁節目的採訪中,嘉賓就是這樣的樸實,很少說出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但就是最樸實的話卻給我們帶來最大的力量。

拍攝手記|石塘鎮感受——王端端

《石塘鎮——江南紙都 重信守諾》

每一次拍攝《記住鄉愁》,不僅僅是業務上的成熟,更重要的就是精神上的洗禮。對我而言,《記住鄉愁》就像是一座燈塔,照亮我前進的方向。每次當我檢視自己的行為時,我就想,這與鄉愁中展現的價值觀有沒有偏離,如果沒有,那就是正確的。我想,一個節目如果帶給我們這樣的感受,那它必將有無限的活力、生機盎然。

文字來源 | 王端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