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急!大連大量海參被熱死,直接經濟損失68.7億!獐子島卻因此又火了……

據央視財經報道,近一段時間,遼寧多地持續高溫,局部地區最高氣溫甚至突破了40攝氏度。

罕見的高溫使得海參養殖產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高溫破紀錄,遼寧海參養殖遭“毀滅性”打擊

在遼參的主產區大連,就出現了海參大量死亡的情況。

據央視記者走訪報道,大連海參養殖戶於暢說,這裡每天打撈出來的死亡海參都在2000斤左右,有更多的海參因為溫度高,還沒來得及漂到水面上就已經在水下化掉了。

告急!大连大量海参被热死,直接经济损失68.7亿!獐子岛却因此又火了……

大連海參養殖戶於暢在大連從事海參養殖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了,養殖總面積在1000畝左右,年產四五十萬斤海參,不過,今年的高溫天氣可能讓他90%的參池絕收。

於暢說,往年海水溫度正常是25、26度,今年持續高溫,下午兩三點能達到36到37度,30度海參就已經承受不了了。

告急!大连大量海参被热死,直接经济损失68.7亿!獐子岛却因此又火了……

央視記者從漁業部門瞭解到,受持續高溫影響,遼寧多地的池塘養殖海參從7月23號開始出現缺氧、化皮的現象,到7月28號,水深在7米以內的養殖池就出現海參大面積死亡的情況。

而據於暢介紹,打撈上來的海參達不到上市銷售的品質,只能加工後自己食用或送給親友,按照目前遼參在市場上銷售的最低價格來計算,今年損失要超過千萬。

於暢還說,秋天賣參是60多元一斤,就按最低標準50元一斤,損失50萬斤相當於損失2500萬元。

現在,很多養殖戶都在僱潛水員進行搶救式的打撈。有潛水員介紹,不少死亡的海參都已經變成膠黏狀態,抓不上來了。

據遼寧省海洋漁業廳介紹,全省海參養殖面積184.4萬畝,其中池塘養殖面積98.5萬畝。目前初步統計,海參受災損失面積95萬畝,損失產量6.8萬噸,直接經濟損失68.7億元。

據瞭解,從2014年起,遼寧大連開始試點海參養殖海水溫度指數保險業務,海水溫度過高造成經濟損失時,保險公司將給予賠償。目前一畝保費在100到300元,最高可賠6000元,但今年全市投保養殖戶僅有2家,目前理賠程序已經啟動。

獐子島回應:自家的海參未見異常

上市公司獐子島(002069)的海洋牧場海域就是位於遼寧省大連市長海縣域內,而且畢竟曾經“跑了扇貝”,這次會不會又“死了海參”呢?股民們不免開始好奇:這輪高溫潮對獐子島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然而結果似乎出乎多數人的意料......

8月2日晚間,獐子島就高溫天氣下其養殖產品的生長狀態發佈了公告。

告急!大连大量海参被热死,直接经济损失68.7亿!獐子岛却因此又火了……

公告稱:

公司成立了高溫期工作應對小組,將根據氣象條件、生態環境和產品動態等情況做好風險應對準備。截至目前,公司海洋牧場增養殖產品未發現異常。

針對海參因高溫大規模死亡的情況,公司加強了對獐子島海域及周邊增殖海域產品和溫度等環境監測,截至目前未發現異常,將持續關注。

獐子島為何能躲過一劫?

看到這裡相信不少吃瓜群眾就好奇了,明明海參養在同一片海域中,為啥獐子島的海參既沒跑也沒死呢?這主要得益於“底播海參”的養殖方式。

據獐子島公告介紹:

公司自產海參實施原產地區隔和生產模式區隔,產地分為獐子島和長海縣。獐子島原產地海參採用資源養護,布底播海參苗種,實行大雪配額採捕;長海縣產地在適宜海域進行自然苗種的底播增殖,經深水多年養殖。

據瞭解,我國養殖海參方式主要有底播海參、池養海參以及棚養海參幾種。

池養海參和棚養海參生長條件優越,生長速度快,但海水流動性差,海參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而底播海參是天然長成的半養殖模式。雖然成活率、回捕率低,但海參生存能力強。

因此,這輪高溫天氣對底播養殖的海參沒有造成任何影響。

而前文提到的高溫侵襲帶來損失主要就發生在這些池養海參中。使用“底播海參”的養殖戶,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海參價格大概率上漲,獐子島早盤直衝漲停

據e公司官微報道,有大連當地人士告訴記者,因為大連地區海參的大面積死亡,所以今年海參的價格肯定要上漲。“本來海參的價格就已經不低,再漲就更要吃不起了。”這位人士說。

2017年因夏季高溫,海參死亡率偏高,秋季就曾經歷過一波海參“漲價潮”。目前情況下,也有股民對今秋的海參價格看漲。

告急!大连大量海参被热死,直接经济损失68.7亿!獐子岛却因此又火了……

不受高溫侵襲影響,同時海參價格有較強的漲價預期,在這一消息面下來,可想而知的就是獐子島股價應聲大漲。

今日(8月6日)上午一開盤,獐子島股價快速飆升,直衝漲停,截至下午收盤,獐子島收報3.99元/股,大漲9.92%。

告急!大连大量海参被热死,直接经济损失68.7亿!獐子岛却因此又火了……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秋季海參是否會因高溫襲擊迎來一波“漲價潮”,取決於死亡海參的佔比。如果佔比高,供需槓桿會自行調節國內海參市場價格。

但朱丹蓬也提醒,世界各地海參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渠道越來越多、量越來越大,即便遼參產量出現一定下滑,對整個市場的影響也是有限的。

受害的養殖戶咋辦?

對於全文提到的高溫災情,當地相關部門又進行了哪些有效的應對措施呢?

為了挽救剩下的海參,現在養殖戶們想了各種辦法來為池水降溫。甚至有人將冰塊投入養殖池中。不過專家表示,這樣的做法可能降低海水鹽度,給池中倖存的海參造成影響。

告急!大连大量海参被热死,直接经济损失68.7亿!獐子岛却因此又火了……

大連海洋大學教授周瑋表示,如果往養殖池裡投冰塊,即使是海冰也屬於淡水,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現在最好的措施就是有潮的時候積極換水。

據央視財經報道,為了避免養殖戶“有病亂投醫”,近期,遼寧多地的海洋漁業部門邀請專家,深入一線指導養殖戶生產,並組織技術人員幫助養殖戶監測塘溫、檢查海參落礁情況。

目前,部分地區的海參協會也在積極奔走,希望相關單位幫助養殖戶渡過難關。

大連瓦房店市海參協會會長王明利表示,下一步將積極跟科研院所溝通,再跟政府協商。是不是有一些銀行能站出來,給養殖戶進行貸款,讓他們有一個再生產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