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有趣的酒文化與養生保健知識!不收藏可惜了

酒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飲料。適量飲用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減少動脈內膽固醇,從而防止心臟病;並有促進食慾,幫助消化,興奮精神,舒筋活血,消除疲勞等功效。

人類最初的飲酒行為雖然還不能夠稱之為飲酒養生,但卻與養生保健、防病治病有著密切的聯繫。學者一般認為,最初的酒是人類採集的野生水果在剩餘的時候,得到適宜條件,自然發酵而成。

由於許多野生水果是具有藥用價值的,所以最初的酒可以稱得上是天然的“藥酒”,它自然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保護和促進作用。當然,這時人類雖然從飲酒得到了養生的好處,但他們可能並沒有明確的養生目的。

相當有趣的酒文化與養生保健知識!不收藏可惜了

酒有多種,其性味功效大同小異。一般而論,酒性溫而味辛,溫者能祛寒、疏導,辛者能發散、疏導,所以酒能疏通經脈、行氣和血、蠲痺散結、溫陽祛寒,能疏肝解鬱、宣情暢意

;又酒為穀物釀造之精華,故還能補益腸胃。此外,酒能殺蟲驅邪、辟惡逐穢。

相當有趣的酒文化與養生保健知識!不收藏可惜了

另外,酒與藥物的結合是飲酒養生的一大進步。酒之於藥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酒可以行藥勢。古人謂“酒為諸藥之長”。酒可以使藥力外達於表而上至於顛,使理氣行血藥物的作用得到較好的發揮,也能使滋補藥物補而不滯。

酒有助於藥物有效成分的析出。酒是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媒,大部分水溶性物質及水不能溶解、需用非極性溶媒溶? 酒還有防腐作用。一般藥酒都能保存數月甚至數年時間而不變質,這就給飲酒養生者以極大的便利。

相當有趣的酒文化與養生保健知識!不收藏可惜了

飲酒要適度,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古今關於飲酒害利之所以有較多的爭議,問題的關鍵即在於飲量的多少。少飲有益,多飲有害。無太過,亦無不及。太過傷損身體,不及等於無飲,起不到養生作用。根據中醫理論,飲酒養生較適宜於年老者、氣血運行遲緩者、陽氣不振者,以及體內有寒氣、有痺阻、有瘀滯者。

這是就單純的酒而言,不是指藥酒。藥酒隨所用藥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用補者有補血、滋陰、溫陽、益氣的不同,用攻者有化痰、燥溼、理氣、行血、消積等的區別,

因而不可一概用之。體虛者用補酒,血脈不通者則用行氣活血通絡的藥酒;有寒者用酒宜溫,而有熱者用酒宜清。任何養身方法的實踐都要持之以恆,久之乃可受益,飲酒養生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