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秦帝國,放到同時期的歐洲會怎樣?

商鞅變法前的秦國,被各種吊打,遠稱不上帝國。商鞅變法後,尤其是吞併了巴蜀之後,才有實力獨立對抗關東大國,堪堪稱帝國。

秦國把之前慣常欺負人的魏國和楚國都被秦國打到內傷,一個從霸主位置上跌落,一箇中斷了復興之路,這時是在秦昭襄王時期。

以公元前260前長平之戰前夕的秦國為樣板來看,他們此前通過修魚之戰、伊闕之戰擊敗了韓魏聯軍,魏武卒成為絕唱。然後又在郢之戰中,擊敗了楚國主力部隊,楚國失去了半壁江山,遷都壽春。

把秦帝國,放到同時期的歐洲會怎樣?

(郢之戰)

這幾場戰爭的指揮者,是秦國武安君白起。白起一生慣打殲滅戰,如果算上不久之後的長平之戰,白起一生指揮戰鬥殺敵數量達100萬人,是兵家的代表人物。

公元前260年前後的歐洲,亞歷山大帝國已經灰飛煙滅,在其疆域內他的部將各自為政,經過內部鬥爭,形成了三個王國:馬其頓王國、塞流古帝國、托勒密帝國。

在西地中海,北非突尼斯沿岸,興起了一個海洋帝國:迦太基帝國。

與迦太基帝國隔海相望的,是亞平寧半島上的羅馬共和國。

此外,在地中海中的眾多島嶼,廣泛分佈著眾多的希臘化的城邦國家。

在歐洲大陸的其他地方,則是西班牙土著民和法國凱爾特人、日耳曼人等,斯拉夫人還在東南歐的森林裡沒有出來,沒什麼存在感。

羅馬共和國、迦太基帝國與希臘城邦國家並行存在了好幾百年,希臘人戰勝波斯人建立地中海霸權時,羅馬共和制剛剛建立,羅馬派人到希臘學習法律,回來後製定了《十二銅表法》,成為羅馬帝國留給後世的重要文化遺產之一。

迦太基這段時間也沒閒著,羅馬偷師希臘時,迦太基也在西地中海上建立了很多殖民地。後來迦太基甚至聯合了亞平寧半島上的伊特拉斯坎人打敗了希臘人艦隊。不過很快,希臘人反攻倒算,迦太基被迫退出了東地中海。此後迦太基與希臘一直糾紛不斷,直到希臘經過伯羅奔尼撒戰爭後元氣大傷,迦太基才逐漸佔據優勢。

希臘衰落後,幾乎是同時,迦太基與羅馬同步崛起。亞歷山大大帝沒有為難他的兩個西方鄰居,把戰火灑向了東方。

把秦帝國,放到同時期的歐洲會怎樣?

(馬其頓帝國的分裂)

時間發展到公元前260年,此時的西方國家,正在打成一團。羅馬與迦太基開展了第一次布匿戰爭,這一仗打了23年,雙方都死傷無數。直到公元前241年簽訂合約,才告結束。接下來還有第二次、第三次布匿戰爭,直到迦太基亡國。

在馬其頓,羅馬人不斷在施加影響力,意圖控制馬其頓人,直到雙方在公元前168年開戰,羅馬方陣完勝馬其頓方陣。

在小亞細亞,塞流古王朝與托勒密王朝為巴勒斯坦的歸屬大打出手,後來他們都被羅馬擊敗,並且成為了羅馬的一個行省。

羅馬,是這一切的終結者。

然而,在公元前260年,羅馬人的戰鬥力還不如後來的那樣所向無敵,羅馬人的短劍加長盾牌的方陣還沒有經過實戰檢驗。羅馬人的戰鬥方式還是步兵軍團,一次戰鬥能投入的兵力不超過2萬人,騎兵也有,不過人數更少。

羅馬人擅長使用的遠程攻擊武器是標槍,一輪投擲過後,就開始盾牌陣推進,貼身肉搏,充分發揮短劍的威力。

西方人的鑄造技術很發達,公元前700年左右的亞述帝國,已經將鐵質兵器規範化了。羅馬人的短劍鑄造的也很不錯,配合圓盾使用,威力大增,適合近戰。

公元前260年的秦帝國,已經藉由商鞅變法,實現了中央集權的資源調集力度,單以秦國之力,可以動員超過60萬人以上的軍隊。

這個數字在歐洲、在亞洲,都是無比龐大的數字。希波戰爭,波斯號稱數十萬軍隊,其實際人數不超過10萬。因此,秦帝國的軍隊數量上完爆當時的眾多西方國家。

秦國在長平之戰時已經將騎兵作為戰略兵種投入使用了,圍困趙軍的騎兵部隊就有25000人,而同時在迦太基本土登陸的羅馬騎兵,只有500人。

秦國的箭陣、孥陣獨步天下,無敵於六國,與羅馬陣法單一的步兵軍團相比,戰力又將增大幾分。

歐洲人對兵學的啟蒙比較晚,漢尼拔的一些戰術動作,在白起面前,如同《孫子兵法》的案例講解一樣。在廟算上,羅馬軍團也不佔優勢。

羅馬軍團代表了歐洲頂峰的軍事戰略和戰術,擊敗了羅馬軍團,那麼,其他的勢力就不足為慮了。秦帝國如果出現在歐洲,那麼,歐洲會形成一個比之羅馬還要中央集權的大帝國。

把秦帝國,放到同時期的歐洲會怎樣?

(羅馬帝國版圖)

所以,以完成商鞅變法後的秦帝國,出現同時期的歐洲戰場,以春秋戰國幾百年激烈內戰錘鍊出來的軍事思想和軍事體制,歐洲將沒有一個對手。這並非歐洲人不夠勇敢,而是政治體制所決定的。秦帝國擁有了堪稱代差的制度優勢,從而實現了更高的社會動員。

終有一天,這些大帝國都將會遠去,唯有記憶長存,只有擁有秦人悍不畏死,百折不撓一樣的精神,才能成為不朽的永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