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山買入和持有邏輯再梳理

年初買入的白雲山,現已持有大半年,除了途中零星小倉位做過點小差價外,基本屬於持股呆坐狀態,馬上半年報就要出來了,剛好重新梳理下買入邏輯,順帶拋個磚引個玉預測下小白的半年報業績。

先預測下小白半年報淨利潤,到時候坐等中報出來打臉:淨利潤16億左右,增速40%左右。

彩票已經摸完,這回進入正題,再次梳理自己買入和持有小白的邏輯:

1、大南藥板塊有望受益於“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政策和中華老字號品牌崛起。一是小白製藥產業中以普藥品種居多,目前一致性評價BE備案品種數在國內排名前列,且15年增發後賬上現金充沛,研發經費充裕,因此有望受益於一致性評價帶來的進口藥替代和產業集中度提升兩大邏輯趨勢,在行業變革中獲得更高的市佔率和利潤。二是小白已把擦亮老字號品牌作為工作目標納入了財報,近兩年旗下子公司明星拳頭產品不斷湧現,如舒筋健腰丸、壯腰健腎丸和滋腎育胎丸等增速非常可觀,以前的明星產品如華佗再造丸、小柴胡顆粒等也出現了恢復性增長,整個老字號品牌的營銷煥然一新,未來業績釋放值得期待。三是國產偉哥第一品牌,化藥重磅首仿品種金戈繼續高速增長,對於行業需求有可能達到100億級別,毛利率能高達90%,又兼具重複使用屬性的類快消品品類,只能說這就是一臺暴力印鈔機。

2、大健康板塊有望受益於消費升級和多元化拓展。隨著王老吉坐上涼茶行業第一把交椅,涼茶行業現在形成了雙寡頭局面,現在是誰都無法一棒子把競爭對手打爆,或者說誰都沒有意願一棒子把對手打死,因此今年開始出現了產品提價的現象,按現在的競爭格局,涼茶行業未來大概率會走上雙寡頭共同做大市場(小白管理層也在公開場合說過希望有競品一起把涼茶品類做大做強),共同發展行業的局面(如格力和美的、伊利和蒙牛、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形成的競爭格局)。對於王老吉來說,今年是其品牌誕生190週年,因此公司宣傳力度明顯加強,啟用了“金馬影后”周冬雨和“50億票房先生”劉昊然作為品牌代言人,在“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語轟炸下王老吉今年一季度銷售爆表,利潤同比增加3.58億元(扣稅後淨利潤增加大概在3億左右),而去年淨利潤情況是,中報僅為3.59億,全年也只有6.31億。同時,王老吉從去年開始就進行了產品的消費升級和多元化嘗試,一直試圖引領整個涼茶品類開拓出新的市場,如無糖涼茶、黑涼茶、1828現泡涼茶店、大寨核桃露和王老吉可樂等,因此王老吉涼茶始祖、涼茶王的稱號當之無愧。

3、大商業板塊有望受益於“兩票制”政策。廣州醫藥為全國第五大流通商,業務專注於華南地區,今年完成其30%股權收購後,公司持股比例達到了80%,實現控股。完成收購後,小白可以進一步整合旗下大商業板塊的相關資產,提升大商業板塊的盈利能力,同時還能盤活旗下的醫藥製造公司藥品的對外銷售渠道,形成大醫藥行業“藥品生產、物流服務、產品銷售”的閉環系統。

4、估值水平合理偏低,業績釋放正當時。17年公司兩大支柱板塊業績全面爆發,大南藥板塊營收79.21億,同比增長12.85%,淨利潤10.86,同比增長23%;按調整銷售策略之前的數據推算,大健康板塊營收實際增速達17%,淨利潤增速達46%。一季度業績更是爆棚,營收69.09億,同比增加30.66%,淨利潤9.05億,同比增加86.76%。毛估估今年全年有30%左右的淨利潤增速,現價對應估值為22倍PE,未來預計公司仍能保持15%左右的年複合增速,因此不論是分板塊進行估值還是將公司打包進行整體估值,現在的小白都處於合理偏低的估值區域(尤其是還有20%折價的港股)。

買入和持有邏輯說完,再來說說小白未來的風險點:

1、“兩票制”政策雖然長期來看對小白是有利的,但是短期會出現大商業回款壓力增大現象。目前的醫療機構的平均回款時間大概是150天左右,而流通企業給生產企業付款的時間大概是30到60天不等,這中間就需要流通企業墊付三個月的資金,同時流通企業還要有將近一個月的庫存,這就意味著任何一個流通企業都必須墊付一年年銷售額三分之一的資金,所以在廣藥30%股權並表後,小白的現金流將會差於以往,資金墊付也將進一步加大,會間接提升小白的財務成本。

2、小白化藥、生物藥短板明顯,缺乏爆款創新藥儲備。中藥有老字號品牌支撐,一招鮮就可以走遍大江南北,但化藥和生物藥卻不行,創新藥研發管線匱乏將使小白未來在化藥和生物藥行業的競爭中處於被動的局面,像復星醫藥旗下的復宏漢霖成立了8年才有現在這樣傲人的研發管線,所以這方面小白一時半會是難於出成績見效果的,好在小白現在賬上現金充裕,希望這兩年能通過外延併購來破局。

3、涼茶行業趨於飽和,王老吉存在增長放緩的可能。涼茶行業從2015年開始就出現了增長停滯現象,到2016年,同仁堂涼茶偃旗息鼓、加多寶裁員停產等消息,也進一步側面印證了涼茶行業正在面臨的困境,誠然以前涼茶的主戰場一直是放在餐飲業,商超這塊還處於拓展期仍然具備一定的增長空間,但是由於北方氣候和消費習慣問題,這一塊一直是整個涼茶行業無法撼動之痛,因此整個行業未來維持在個位數的增長應該是大概率事件。不過好在王老吉管理層也早已意識到整個涼茶行業增長放緩的事實,一直保持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從去年開始就進行了產品的消費升級和多元化嘗試,如無糖涼茶、黑涼茶、1828現泡涼茶店、大寨核桃露和王老吉可樂等,至於這些嘗試能否成功還有待時間來驗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