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研發歷史概覽!

始於19世紀初的手術治療,經過不斷髮展,實現了“治癒”一小部分患者的目標;

始於19世紀末的放射治療,發展到上世紀50年代,單獨或聯合的作用使得約1/3患者治癒;

始於20世紀初的化療,又進一步提高了腫瘤的治療效果。

三種傳統治療方法走向極致,但遠未達到人們期望的治療目標。

腫瘤的免疫治療雖發展晚,但進展快、前景好,並有望最終成為治癒腫瘤的重要武器。回望腫瘤免疫治療100餘年發展簡史,雖歷盡曲折坎坷,一度徘徊不前,但近二三十年腫瘤免疫治療所取得一系列矚目成就預示著充滿希望的未來。

一、歷史起點

在19世紀末期,在美國紐約有一名叫柯里(coley)的外科醫生在臨床工作中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有個患者左面頰部長了一個雞蛋大小的肉瘤,雖然手術切除了兩次,但仍然在左耳後出現約11公分大小,像葡萄串樣的復發腫瘤,並且術後的傷口遲遲不能癒合。更糟糕的是傷口隨後發生了嚴重的丹毒感染(鏈球菌引起),伴隨反覆出現高熱。此時,醫生束手無策,患者非常絕望。但驚奇的事隨後發生了,隨著一次次高熱,肉瘤竟然奇蹟般的縮小,直到消退,四個半月後患者痊癒出院。為什麼患上丹毒卻治癒了肉瘤呢?後來,科學家們發現原來是細菌感染刺激了機體的免疫系統,增強的免疫力而殺滅了腫瘤。這種被稱為“柯里毒素”的療法產生了一定的療效。雖然因受制於毒副反應、療效等原因沒能發展到今天,但此後便翻開了腫瘤免疫治療新篇章。

免疫治療研發歷史概覽!

William Coley

二、理論發展

遺憾的是,隨後半個世紀裡,既缺乏進一步療效,又無理論支持的腫瘤免疫領域,一直處於緩慢發展階段,甚至引起人們對腫瘤免疫及其治療的懷疑。

直到20世紀60年代,Burnet等人提出“腫瘤免疫監視學說”並隨後被實驗證實,該理論認為免疫系統具有完備的監視功能,能區分“自己”和“非己”,腫瘤中存在腫瘤抗原,能夠被淋巴細胞視為“非己”而清除, 這就表明了腫瘤免疫治療的合理性。簡單而形象比喻:我們的身體如同一個國家,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這個國家的軍隊、警察,外界的細菌、病毒等如同外敵,時常可能入侵,機體內部的細胞可突變成腫瘤,如同人民群眾產生極少數的破壞者,而正因為完備的防禦系統存在,對外可禦敵,對內可維穩。在對內時,免疫系統能識別“自己”和“異己”完成精確殺傷,這同引如放化療這種外部力量有本質區別。

三、療效彰顯

在1984年腫瘤生物治療(免疫治療)被確定為繼手術、放療、化療後第四大治療手段後,經過約30年的發展過程中,其地位日益突出,作用愈受重視。各式各樣的免疫治療方法,歸根結底都著手於“促進免疫正調控,抑制免疫負調控”兩方面,這與傳統醫學的“補陽抑陰”“扶正祛邪”思想有異曲同工之處。

20世界60年代,科學家明確了細胞免疫,而不是體液免疫,在抗腫瘤中發揮最主要作用。

20世紀80年代,羅森伯格(Rosenberg)用淋巴因子活化的殺傷細胞/白介素-2(LAK/IL-2)治療晚期腫瘤獲得成功,開創了細胞因子和細胞過繼免疫治療的先河。

免疫治療研發歷史概覽!

1992年,對T細胞功能有重要作用的細胞因子白介素-2(IL-2)被批准用於轉移性腎癌的治療,雖有又批准使用於轉移性黑色素瘤。

1997年世界上第一個治療腫瘤的單克隆抗體-利妥昔單抗,被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隨後越來越多的單克隆抗體藥物走向臨床。

2008年世界上第一個腫瘤治療性疫苗Oncophage在俄國獲批准,用於治療腎癌。

2010年,美國FDA批准了樹突狀細胞疫苗sipuleucel-T用於治療前列腺癌,它能夠刺激機體產生針對腫瘤的特異免疫。

2011年,美國FDA又批准了免疫調節劑ipilimumab用於黑色素瘤的治療,它能夠抑制T細胞的免疫負調控。

近幾年來,以免疫調節點阻斷劑為代表的藥物(如抗CTLA-4單克隆抗體、阻斷PD-1/PD-L1的單克隆抗體)已經陸續在多種腫瘤中效果明顯,已經被批准臨床應用。過繼細胞免疫治療,尤其是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和基因修飾的T細胞(如CART),在黑色素瘤和白血病患者中療效顯著,有望日後正式走向臨床。

四、地位日漸彰顯

2011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共同授予了三位在免疫學領域的科學家,分別表彰布魯斯·博伊特勒(Bruce Beutler)和朱爾斯·霍夫曼(Jules Hoffmann)在“先天免疫激活方面的發現”,和拉爾夫·斯坦曼(Ralph Steinman)在“樹枝狀細胞及其在獲得性免疫中作用的發現”,他們的研究為更深入探尋腫瘤與免疫系統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礎,對癌症的免疫治療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免疫治療研發歷史概覽!

2011年,世界頂尖的期刊《自然》發表一篇署名為“免疫治療的時代已經到來”。

2012年,與《自然》同樣權威而著名的《科學》雜誌展望來年科學進展,認為將有6大科學領域最值得關注,其中就包括癌症免疫治療。

2013年末,《科學》在評選整個自然科學領域的十大突破時,癌症的免疫治療位列榜首。

免疫治療研發歷史概覽!

2014年,FDA批准了PD-1抗體Keytruda (Pembrolizumab)和Opdivo(Nivolumab)上市,腫瘤免疫療法徹底成為熱勁十足的研發熱點。

2015年,美國前總統卡特宣佈其腫瘤被PD-1抗體Keytruda治癒。

免疫治療研發歷史概覽!

2016年,FDA批准了PD-L1單抗Tecentriq (atezolizumab)上市,用於治療鉑類藥物化療後疾病進展或術前/術後接受鉑類藥物化療12個月內疾病惡化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2017年,FDA批准了CAR-T細胞治療Kymriah和Yescarta上市,分別用於治療複發性或難治性兒童、青少年B細胞前體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25歲以下患者)和治療在接受至少2種其它治療方案後無響應或復發的特定類型的大B細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免疫治療研發歷史概覽!

免疫治療研發歷史概覽!

2018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即將在國內上市,中國患者將有更多機會享受免疫治療帶來的生存獲益。而且,新的一年我們將迎來更多的免疫治療成果;更多的免疫治療適應症將獲批用於臨床實踐。

想了解更多細胞免疫治療相關信息,可致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諮詢,400-666-799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