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口碑與盒馬鮮生合併,阿里打新零售「組合拳」?

【摘要】:從資本滲透到人事管理,餓了麼血液里正不斷注入阿里的基因,合併或是早晚的事情。

文 | 時代財經 黃淑妹

餓了麼、口碑、盒馬鮮生,阿里的這三駕“三公里”馬車傳出了合併的消息。

8月7日,路透社消息稱,阿里計劃將餓了麼、口碑與盒馬生鮮合併組成新公司,併為其募集30億美元至50億美元資金。

同日,彭博社消息稱,軟銀集團旗下monster Vision Fund計劃向餓了麼投資30億美元至50億美元,作為協議的一部分,餓了麼將與口碑合併。

時代財經分別向阿里集團、餓了麼、口碑求證有關傳聞,三方均回應稱:“對市場傳聞不予評論。”

官方態度撲朔迷離,但行業普遍認為,從資本滲透到人事管理,餓了麼血液里正不斷注入阿里的基因,合併或是早晚的事情。

餓了麼口碑與盒馬鮮生合併,阿里打新零售“組合拳”?

餓了麼、口碑和盒馬一直互動頻頻

自今年4月,阿里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麼之後,餓了麼與口碑合併的傳聞不絕於耳。

公開資料顯示,餓了麼進入阿里體系不到一週,就向外宣佈將與口碑進行協同合作,雙方賬戶體系以及紅包、代金券等營銷系統會完全打通。

時隔2個月,餓了麼CEO王磊宣佈,餓了麼旗下配送平臺蜂鳥本地即時配送不再僅服務餐飲外賣,而是向各路新零售縱隊輸出運力。

8月2日,阿里與星巴克達成合作,其旗下盒馬鮮生為星巴克打造“外送星廚”,口碑負責本地生活服務,餓了麼負責咖啡配送,三方實現了全線聯動。

在這之前,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餓了麼目前正在做的是“和口碑在KA(大客戶)上打通,與盒馬鮮生在物流上的打通,以及和阿里體系在數據和會員上的打通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餓了麼更新了其股權信息,法定代表人由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變更為王磊,董事由程維、計越、康嘉、汪淵、羅宇龍、張旭豪、吳敬陽變更為王磊,股權投資人由鄧高潮、張旭豪、汪淵、康嘉變更為阿里巴巴。

這一系列的股權信息變動,被外界理解為阿里的人事架空,合併消息更甚。

對於餓了麼、口碑與盒馬鮮生的頻頻互動,電子商務分析師陳禮騰向時代財經分析稱,“餓了麼、口碑、盒馬鮮生為阿里生態拓展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務領域起到重要作用。三者的合併,可以實現優勢互補,而且合併之後與美團點評的餐飲業務有了更高的相似度,或藉此與美團點評展開正面較量。”

互聯網分析師洪仕斌認同這一觀點,他向時代財經表示,“餓了麼與口碑的業務有較高的重合,他們共同承擔著阿里以餐飲為主的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新零售落地任務。餓了麼的到家服務與口碑的到店消費服務,可以和盒馬顯示形成分工配合達到線上到線下一體化服務。”

洪仕斌認為,從戰略和資源的角度來看,三者都屬於本地生活服務領域,也有不少業務層面的合作,資源整合是遲早的事情。

餓了麼獨立性存還是亡?

在餓了麼、口碑與盒馬鮮生合併消息盛傳之時,餓了麼的獨立性也成為業界討論的焦點。

早前,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在收購後向外界宣佈,餓了麼在融入阿里生態的同時,也將繼續保持品牌的獨立性,獨立運營。

而後,在媒體的採訪中,張旭豪一再強調餓了麼的獨立性,但是在餓了麼不斷融入阿里體系之後,這一獨立性面臨著諸多考驗。

有觀點認為,餓了麼對於阿里來說,更像是整體新零售棋盤上的一顆棋子,時刻可能因為大局所需而犧牲。

而在洪仕斌看來,這一可能性較大。他認為,如果此次的合併消息屬實,出於戰略的調整,餓了麼將難以保持獨立性。

但陳禮騰則不這麼認為,他向時代財經分析稱,阿里之前的幾次企業合併,如優酷土豆,都保持著二者的獨立性,因此,餓了麼保持品牌運營獨立性較大。

此外,陳禮騰也提出,“合併是一個組織關係的調整,業務的融合一方面雖然能實現優勢互補並節省資源的不必要消費,但也可能在業務上融合受阻,三者現在雖然都屬於阿里,但其結構體系存在較大區別,實現融合還需時間。”

目前餓了麼在融入阿里體系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擴大其外賣領地。早前,餓了麼就曾向外宣佈今夏將投入30億人民幣佈局外賣貼補和推廣,以爭奪外賣市場份額。如今,這一戰略才進行到一半,短期內,即使與口碑和盒馬鮮生合併,其獨立性或能不受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