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都吃過的虧,股權質押到底是個啥?

賈躍亭都吃過的虧,股權質押到底是個啥?

最近理財市場的情緒,用草木皆兵形容也不為過了。

部分違規網貸平臺和資產管理機構惡性退出,跑路、失聯、兌現困難,讓投資者的信心崩潰。加上熱衷博眼球的媒體非得把累計成交量寫在標題裡,以突顯體量之大、影響之廣,動輒寫上“百億平臺暴雷”、“XX萬投資人無眠”,也不管實際應兌付的餘額是多少,一頓火上澆油,讓投資者更加惶恐。

蜂擁兌付,殃及池魚,連帶著跟網貸平臺合作的企業也遭殃,便利店“鄰家”還有智能路由器公司“極路由”就跟著陪葬,還有許多P2P平臺在投資者擠兌的情況下面臨流動性危機,不得不良性退出,關門清盤。

賈躍亭都吃過的虧,股權質押到底是個啥?

近來「股權質押」這四個字也常常跟各種驚歎號、“爆雷”、“閃崩”、“爆倉”等字眼放在一起,加上此前有一波上市公司債務違約潮,二者結合一聯想,投資人的心又是一陣涼涼:不知道自己買的理財產品會不會又踩了什麼雷?

賈躍亭都吃過的虧,股權質押到底是個啥?

▲關於股權質押的報道基調看著令人心驚

先別慌,讓我們先來搞清楚什麼是「股權質押」。

「股權質押」,是指出質人以其所擁有的股權作為質押標的物而設立的質押。按照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有關擔保的法律制度的規定,質押以其標的物為標準,可分為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股權質押」就屬於權利質押的一種。因設立股權質押而使債權人取得對質押股權的擔保物權,為「股權質押」。

上市公司股權質押,一般是上市公司股東將股票質押給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以獲得資金,一般獲得的資金會低於質押股票的市值,股票質押獲得資金和質押的股票市值的比例即質押率。一般來說,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按照融資對象可以分為:一般股票持有人融資、上市公司財務投資人和戰略投資人融資、上市公司大股東融資。按照質押方式,可以分為場內質押和場外質押。

賈躍亭都吃過的虧,股權質押到底是個啥?

賈躍亭都吃過的虧,股權質押到底是個啥?

其中一般股票持有人、上市公司財務投資人以及戰略投資人,大多不參與上市公司的日常經營,其股權質押融資的目的與上市公司經營發展無關,而與自身其他業務經營、資金週轉相關,因此,針對這兩類融資對象的風控評估更類似於其他的抵質押貸款,此類貸款產生的資產質量取決於:融資主體信用、資金用途、經營能力等,即第一還款來源的質量,其次才是抵質押物質量,即質押股票的價值、股價走勢等。

第三種融資主體,即上市公司大股東進行股權質押融資,情況會複雜得多。經常在新聞媒體上“搞事情”的股權質押融資事件,往往也是大股東質押融資。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一路矇眼狂奔,追求生態化反”的賈躍亭。從2014年開始,賈躍亭便頻繁將持有的樂視網股票質押給各大券商,在幾乎質押了自己持有的全部樂視網股票之後,賈躍亭最終還是爆倉了。

賈躍亭都吃過的虧,股權質押到底是個啥?

樂視網並不是個例,這邊廂賈躍亭還沒有脫離危機,那邊廂又有一家公司上演了類似的劇情:7月6日,暴風集團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董事長馮鑫所持有的327萬股股份被法院司法凍結,涉及股份佔馮鑫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4.65%,佔公司總股本0.99%,起因是暴風集團與中信資本圍繞暴風魔鏡相關業務產生的股權轉讓糾紛。

暴風集團在上市之後,將“上市公司+PE”的模式發揮到極致,據投中網不完全統計,暴風集團上市後分別與中信集團、平安集團、歌斐資產、前海梧桐、惠澤資產、國富大通、光大資本等機構合作發起了不少於六支產業基金,總規模在20億以上。暴風魔鏡、暴風體育和暴風TV是資金的重要投向。

與樂視網類似,暴風集團上市之後在主營業務之外大舉擴張VR、體育等業務,重金投入卻難以在短期內獲得回報,攤開的宏圖開始反噬,把暴風集團以及馮鑫都拖下泥潭。目前,馮鑫共持有暴風集團21.34%的股份,約7032.24萬股,累計質押股份6705.11萬股,佔其持有的公司股份總數的95.35%。

賈躍亭都吃過的虧,股權質押到底是個啥?

賈躍亭和馮鑫就是第三類融資主體,大公司股東股權質押融資的典型案例(當然也是反面案例)。

大公司股東股權質押與一般持票人、上市公司財務投資人以及戰略投資人股權融資不同之處就在於,其質押物是不完全的。大股東質押所持公司股票,如果是為上市公司本身融資,那麼質押物作為第二還款來源,與第一還款來源的風險是同步的。本質上來說,大股東通過股權質押為上市公司輸血,是不完全的抵押貸款。如果大股東股權質押後資金用途是上市公司以外的經營,第一還款來源和第二還款來源的經營者都是大股東,所以仍然是不完全抵押。

通過股權質押獲得融資之後,由於股價會隨市場波動,因此融資金額和抵押的股票市值的比例會變化。股票下跌時,融得資金/抵押股票價值總額的比例會提升,甚至於有可能出現抵押物市值少於融得資金的情況。因此出資機構一般會設置警戒線和平倉線,當股價跌到一定價格時會出發警報,當股價跌到平倉線是,出資方會要求抵押方補充抵押物或者現金,否則將強行處置抵押物平倉。

一般來說,警戒線為150%-160%(抵押物市值/融資額=1.5-1.6),平倉線為130%-140%(抵押物市值/融資額=1.3-1.4)。

賈躍亭都吃過的虧,股權質押到底是個啥?

股權質押在2014、2015年發展最為繁榮,2014年新增的質押股票規模接近1.8萬億,到2015、2016、2017年又繼續新增。2014-2015年上半年股市行情好,大股東質押股票獲得流動性加槓桿,2015年的股災之後,股價下跌導致部分質押的股票到達警戒線或平倉線,大股東不得不增加質押股票,再一次擴大了股權質押的規模。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8月6日,市場質押股數6304.22億股, 市場質押股數佔總股本9.89%, 市場質押市值為50755.75億元。

因股權質押而陷入困局的大股東不止賈躍亭和馮鑫,據Wind統計,上市公司中累計質押股數排名前列的機構有銀億股份、印紀傳媒、茂業商業、藏格控股、美錦能源、貴人鳥、海德股份等,其累計質押比都超過75%,銀億股份達到了81.65%。今年6月14日,當日共有19支股票出現閃崩,甚至出現跌停,與股票的高質押率不無關係。

一邊是通過股權質押融得的資金投資不力,現金難以迴流,另一邊是股市調整,在行情好時質押股票,到現在成了更沉重的負擔,大股東為了抵押物不被處置,不得不追加質押物或者付現金。即便是百億身家的上市公司老總,面對此情此景也是焦頭爛額。

賈躍亭都吃過的虧,股權質押到底是個啥?

行文至此,大家可能會覺得這些都是上市公司大老闆和股民的遊戲,作為老老實實買銀行理財的小白投資者應該不會踩雷吧?

這裡就不得不再展開聊聊「股權質押」的方式。按照質押方式,可以分為場內質押和場外質押。

場內質押是指在交易所內進行質押,證券公司將股票在交易所內完成質押交收;

場外質押指的是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通過發行產品的方式將股票在交易所外完成質押,一般會聘請券商提供中介服務,負責盯市和平倉。

券商通過自有資金做場內質押業務,屬於標準化業務,對股票流動性、上市公司經營情況、質押成數有嚴格要求,不過對於符合條件的股票來說,其質押利率會更低,融資也會更快。

場外質押屬於非標業務,相對而言要求更寬鬆,暫停上市股票、非流通股、限售股等不能進行場內質押的股票也可以在場外進行質押融資。銀行和信託等出資方雖然有資金,但缺乏處置質押證券的專業能力和渠道,所以一般會有合作券商提供服務。從普通投資者的視角來看,場外質押的產品就是一個有上市公司質押股權的類固收產品。

賈躍亭都吃過的虧,股權質押到底是個啥?

不過,就在今年6月,證券業協會下發了《關於證券公司辦理場外股權質押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

《通知》明確指出,證券公司、證券子公司及其管理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或定向資產管理客戶,除了存量項目發生的補充質押除外,不得作出參與股權質押交易。同時證券公司也不得為銀行、信託或其他機構和個人通過場外市場開展上市公司股票質押融資提供盯市、平倉等第三方中介服務。

該通知實施之後,只允許觸及警戒線後平倉所需的補充質押產品可以做場外質押,僅限延期一年,否則其他情況不允許再做場外質押。也就是說,現在投資者基本上已經不會在市場上買到新增的、以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為底層資產的理財產品,但是在此之前投資的理財產品就不好說了。

按照《證券公司參與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風險管理指引》要求,股票質押的質押率不能高於60%,即1億股票質押最高只能獲得6000萬融資。如果按照60%的上限來估算,當前市場質押市值為50755.75億元,對應的融資規模大約是3萬億。

3萬億,看起來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考慮到大股東一般不會輕易放棄公司控制權(畢竟大多數上市公司就是大股東的畢生心血),即便是從其他渠道籌措資金,也不會冒著被平倉的風險放棄質押的股權。

所以買了上市公司質押股權為底層資產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也先彆著急上火,重要的是搞清楚質押融資後的資金投向如何(第一還款來源可靠性),也要搞清楚質押股票的上市公司經營情況、股票流動性如何(第二還款來源可靠性)。

投資者對所投產品的風險評估還是得穿透各種嵌套分析底層,case by case地分析,不可一概而論。

賈躍亭都吃過的虧,股權質押到底是個啥?

賈躍亭都吃過的虧,股權質押到底是個啥?

北京牛投邦科技諮詢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