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會計」來了!財務人員如何應對?

“共享會計”來了!財務人員如何應對?

從表面上看,執行重複交易類、低附加值操作的財務人員面臨著職業困境,工作內容會不斷被機器人所代替。但是從社會技術發展歷程來看,新的技術革命帶來生成力的提升除了減少人工投入的同時,同樣會帶入新的職業需求,並且提升單位產值,RPA技術亦是如此。

目前最熱門的“共享”、“人工智能”。

自滿大街共享單車開始,共享的東西似乎越來越多,從共享雨傘、共享汽車到共享停車位,現在,連共享房子、共享男友都來了!……似乎萬物皆可共享。現在又出現“共享會計”。

“共享會計”橫空出世

在財會領域,關於財務共享中心的傳說由來已久,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海爾。從2006年開始著手打造財務共享中心,逐漸將企業內從事基礎會計工作的財會人由1800人,降到260人,基礎財務人員的人數下降至原先的20%左右。

再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相繼推出的“財務機器人”橫空出世後,將不少財務人打了個措手不及。

而與此同時,也將一個新的名詞——“共享會計”推到了大家的想象中。

試想一下,在不久的未來,基礎的財務核算等機械財務工作將大部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那麼,對基礎財務人來說,原本穩固的“鐵飯碗”就將不再牢固,而這也讓“共享會計”的出現成為可能。

類比“共享單車”風靡的理由,“共享會計”有以下特點:

  • 1. 便捷

共享單車滿足人們隨用隨騎的需要,便利快捷是共享的基本特徵。

共享會計表現: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簡單重複的會計核算等工作完全有可能被機器替代時,在外人看來非常“穩定”的會計工作就完全可能不再穩定,因為大多數會計工作已被機器代勞,錄用兼職會計或許將成為大多數企業的用工常態,基礎的會計人員將面臨“僧多粥少”的職業困局,共享會計將成為可能,即:根據企業的需求,會計人員可能隨時“下崗”,亦可以隨時“上崗”,符合共享經濟便利快捷的特點。

  • 2.經濟

共享單車半個小時0.5元,經濟實惠是共享的吸睛之點。

共享會計特點

當大量兼職的會計人員出現時,兼職會計的薪酬將按小時或按天數計算,對用人單位來說,錄用兼職會計所付出的成本將遠遠低於全職或專職會計人員,這對於強調降本增效的用人單位而言,是其非常樂於看到的結果,經濟實惠的用人成本使共享會計亦成為可能。

“共享會計”來了!財務人員如何應對?

不論你是哪種想法,不管你是何態度,你都阻止不了“共享會計”發展的趨勢!

將來的財務領域,再也不是曾經那個“越老越吃香,只要在崗位上混著資歷”,就可以穩步靠近財務高管職位的時代了……

時代不斷顛覆著我們的思維和習慣,而明眼可見的“共享會計”時代,也正在一步步向我們靠近。

“共享會計”來了!財務人員如何應對?

“共享會計”格局之變

基層財務人員如何面對財務格局的變化呢?

1.小會計不要安於現狀,要有成為高端複合型國際化會計人才的志向,要讓自己持續不斷地為組織輸出高價值的會計服務。

2.投資自己,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學習(比如秀財網直播分享)、在崗總結和思考(秀財網崗位特訓課)、考證(管理會計師證書)、實操技能進修深造(專項實操課)等。

3.讀懂人性,深入和熟悉所在組織業務有時候可能比專業還重要。

4.不要輕視和抵制會計相關人工智能,這是大勢所趨。這種改變究竟是利還是弊,我們不必過多深究,學會看清現實,著眼未來,應對新的形勢。

5.未雨綢繆,多掌握幾門技能,方便你快速轉型。比如當你只是小出納的時候,你已經開始在自學未必用得上的財務分析;比如當實習生的你天天貼發票的時候,開始自學些成本管理知識,以便將來跳槽去企業當財務經理時更有競爭力;比如當別人在天天做表哥表姐的時候,你開始研究大數據風控了。

與其整日為了自己未來究竟會不會失業而發愁,倒不如現在開始就重新為自己重新進行職業規劃。擁有發展的戰略眼光,不斷挑戰自我,轉型升級,才能在未知的財務“浪潮”中具備主動權。

“共享會計”的時代模式下,核算、費控、資金管控等大量重複的工作被標準化、規範化、流程化,即便是剛畢業的會計人員也能很快上手。會計核算工作將從企業財務部門中相對剝離,建議財務人員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企業管理會計領域,成就自己的不可替代競爭力。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管理會計是大趨勢,對財務人員來說,趕上了,就是最好的時代,趕不上,就是最壞的時代。

“共享會計”來了!財務人員如何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