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安徽6死3傷事故後,碧桂園全國停工,8月1日上海工地又著火?

心繫V娜


改是不可能改的,要改早改了。停工?那可是跟錢過不去啊!在一個工期第一,質量靠後的企業裡,工人的生命安全又能排到第幾位呢?

不是嗎?在他們眼裡出問題了可以賠錢,但不能停工。再怎麼賠償,比起停工的損失來都是九牛一毛。9000多億的負債,光利息就是驚人的。

看看之前發生火災的時間,正好在14:30分左右,這是一天當中最熱的時候,我們在室外待一會兒都受不了,更不要說呆在被烈日曬得滾燙的鋼筋混泥土之間拼命趕工的工人了。爭分奪秒趕工期的代價就是犧牲工人的健康和增加施工的安全隱患。

1,6月24日,碧桂園上海奉賢項目售樓處模架坍塌,造成1人死亡,9人受傷。

2,7月12日,碧桂園杭州蕭山項目地基裂痕,路面塌方,讓緊鄰項目的一棟三層小樓成了危房。

3,7月27日,碧桂園六安城市之光項目一處圍牆和活動板房坍塌,死亡6人。

4,8月1日,上海啟東碧桂園中邦上海城二期工地內發生火災。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接二連三地發生事故,所謂的悔改在哪裡?

再看看各地曝出的業主維權事件,碧桂園的發展模式裡流淌著效率第一、金錢至上的基因。

在金錢面前,房地產開發商很難保持最基本的“安全第一,質量至上”。碧桂園有著名的“345”(即3個月開盤,4個月資金回正,5個月資金再週轉)。

如此高的週轉率,確實可以滿足企業的快速發展迅速擴張,與此同時也必然會帶來一系列的安全問題,用老百姓的話講,這哪裡是蓋房子,這明明是搭積木啊!這些事故的發生,人為因素要大過自然因素。

現在的碧桂園已經是一頭很難停下腳步的巨獸,它的畸形發展模式成就了快速的成長,也造成了它的嚴重缺鈣。

問題是,最終需要承擔這個後果的卻是那些業主們。大部分人都是省吃儉用一輩子,東拼西湊買了一套房子,如果房子出現質量隱患,那將是一輩子的煩惱。買房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切莫被吹出來的名牌迷惑了雙眼。尤其在三四五線小城市裡,貴的不一定代表好的。

最後,還是要提醒一下大家,那些超出正常範圍極速成長的事物裡,多半和吹泡泡吹氣球的原理一樣,倘若操之過急,下場可想而知。


夜雨如書


下午14:30分,太陽最毒的時候,電焊工不小心引燃了樓頂上堆積的防水材料,引起了滾滾濃煙,從圖片中仍可見到熊熊大火。從濃煙顏色上看,應該是聚氨酯材料。

建築類的防水塗料市場上大致分為兩大類:聚氨酯類防水塗料聚合物水泥基防水塗料。聚氨酯類防水塗料一般是由聚氨脂與煤焦油製成的,易燃。使用這種塗料時,一般採用含有甲苯、二甲苯等有機溶劑來稀釋,這種有機溶劑也易燃


另一類為聚合物水泥基防水塗料。它由多種水性聚合物合成的乳液與摻有各種添加劑的優質水泥組成,聚合物的柔性與水泥的剛性結為一體,使得它在抗滲性與穩定性方面表現優異,重點是不易燃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樓頂上已經堆滿了防水材料,意味著要做防水施工了;放水施工的工序,包括「打底層→下層→中層→中上層→面層」,每平方米要用3.5KG的料;出事大樓目測3000平米往上,所以至少堆了1噸的防水材料——

為什麼施工單位要在防水施工環節,正午時分,在易燃的聚氨酯防水塗料旁,進行焊接作業


監理幹什麼去了?安全員幹嘛去了?

8月1號著火的是啟東碧桂園中邦上海城二期項目,這個項目一共佔地1037畝,2016年4月21日碧桂園從中邦集團收購了全部股權,事故責任全在碧桂園;項目監理為江蘇興盛工程諮詢監理有限公司,也是一家成立十二年的監理公司;那一天的氣溫是33-26°,東北風3-4級。所以,都是有經驗的公司,既然發生如此不專業的事情,只能說明在場人員為了趕工,無視安全風險


上海奉賢安監局在官網公佈的《上海豐和建築勞務有限公司“6·24”坍塌死亡事故調查報告》中(上海豐和是碧桂園的勞務分包單位),對碧桂園上海項目公司的責任認定是:未認真履行建築施工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任意壓縮工期。對事故發生負有責任,建議區建管委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碧桂園為什麼要壓縮工期,為什麼要連夜出圖?為了錢。根據財報,碧桂園目前負債2000億,融資成本7.5%,每天的利息為0.41億,這可是每天兩個小目標啊!所以碧桂園有強烈的壓縮工期的動機,畢竟壓縮工期帶來的效益,可是一天兩個億呢。那還能指望碧桂園給你精工細造麼?



任易


不可能的,只要楊國強在碧桂園一天,碧桂園就不可能悔改的。

孔方兄注意到了問題描述中的一個細節:火災是發生在14:30分左右,這是一天當中最熱的時候好不好?地面溫度可能高達50℃以上,鋼筋水泥的工地上,可能溫度會更高。碧桂園是有多著急啊,這麼熱的天還要工人趕工,中間停2~3個小時不行嗎?(下圖即為楊國強)

不能停啊,楊老闆還要賺錢啊,農民工你們絕不能慢下來啊!

今年上半年,碧桂園銷售額高達4124億元,平均每天23億元。在安徽6死3重傷的事故之後,碧桂園確實是在7月27日晚上宣佈全國停工,據澎湃新聞報道,但是到了31日(此時實際停工也才3天),碧桂園已經復工的工地超過2400個,全國尚有60餘個項目仍未完成整改,暫未復工。

(下面兩張圖,就是楊國強說的“我夢想中的碧桂園”,截圖自碧桂園的年度報告)

一天損失23億,停工3天就69億,楊老闆都心痛啊!

9330.57億元的負債,每天利息就3000多萬元,3天就是1個億,楊老闆睡不著啊!

還有2.82億平米的(截至2017年年底)土地等著碧桂園去蓋樓,楊老闆著急啊!

出了事故?管它呢?賠就是了,反正樓照著蓋,賺錢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碧桂園不會改,因為要改它早就改了。

6月24日,碧桂園上海奉賢項目售樓處模架坍塌,造成1人死亡,9人受傷。7月12日,碧桂園杭州蕭山項目地基裂痕,路面塌方,讓緊鄰項目的一棟三層小樓成了危房。7月27日,碧桂園六安城市之光項目一處圍牆和活動板房坍塌,死亡6人。8月1日,上海啟東碧桂園中邦上海城二期工地內發生火災。

這還僅僅是安全事故,更不用說全國各地的碧桂園業主掀起的維權行動。

碧桂園不會改,除非老闆將企業的良心找回來。

關注孔方財經,讓你第一時間瞭解熱點財經新聞及其背後的經濟邏輯。


孔方財經


如果沒有外力強行介入,相信碧桂園會一如既往的高週轉生產下去。

(碧桂園口號)

快速獲得高額回報本身是房地產商的初心,無可厚非,只是碧桂園在這條路上走的太遠,讓我們看不到影子了:自己監理,自己施工是他們的傑作,自然賺的盆滿缽滿,但也是一條下策,因為這種繁盛背後是以太多人深陷安全隱患為代價的。如果繼續如此,這種情況根本不會改善,只會愈演愈烈。

(杭州碧桂園)

眾所周知,房地產開發商、施工單位和監理構成了工地上的三方力量。

這三者相互牽制,其中,監理的任務是監督施工單位按照圖紙、規劃和國家規範來操作,既代表開發商的利益,更代替未來的業主們保證工程質量。為項目的完滿實現保駕護航。

然而,碧桂園董事局果斷放棄了聘用監理。他是這麼想的,首先,假如一年開發1000萬平米的地,監理費按10元/平米收取,那麼公司就要花掉1個億在監理身上,而在楊主席看來,監理就是純粹混日子,自己還要貼錢,如果所有監理都自己來做,那碧桂園將多出1億利潤;其次,如果自己監理,可以大大提高項目進度——進度是項目管理的靈魂,進度越快,兌換利潤的速度也就越快!

(安徽碧桂園)

之後不久,就開始了“自行監理”之路。

其實,甲方、監理和施工方三方需要分屬不同的集團。不過在實際操作中,甲方會用自己的施工隊,也會用自己的監理。

然而,根據法律規定,監理和施工方絕對不能有利益關係。說白了,以免穿一條褲子。

但是在事實上,監理和施工方是碧桂園自己人的情況經常出現,大多數施工方和監理方都是碧桂園自己的子公司,大家一查便知。

缺少了監理,施工方也就沒有了約束。一切為了項目進度服務,所以就出現了在碧湖園“自監”的這幾年,房屋質量一路下滑,甚至事故頻發的現象。

與其說碧桂園,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不如說給你一個五星期造的家。

團隊特邀嘉賓:颶風娛樂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嘴上說安全生產,實際卻事故頻發,這已經可以說明質量並不是碧桂園最重視的指標,相比於房屋質量、工人和業主的安全,他們更重視週轉效率。

碧桂園號稱從拿地到開盤,只需要100天,這意味著只需要100天就可以迅速收回拿地的資金,並收取業主的房款,讓碧桂園的資金鍊條更加殷實,讓碧桂園在資本寒冬期依然堅挺。

然而近40天內,碧桂園已經連續發生多起坍塌事故,加之最近發生的事故共造成至少7人死亡、多人受傷。最近一次事故是在8月1日下午,江蘇啟東碧桂園中邦上海城二期工地內,一正在施工的建築樓頂發生火災。所幸無人員傷亡。

筆者曾經在一家排名國內前三的地產公司工作,對地產行業非常熟悉。 公司同樣追求高週轉,但這種高週轉不是無限期縮短工期,因為不同的工藝流程需要固定的時間,如果刻意去壓縮工期,質量是根本無法保證的。

碧桂園要求從拿地到開盤只用100天,必然放鬆了對質量的把控。為了儘快銷售回款,其中最趕工的必然是售樓部,所以質量最差的也是售樓部,所以最容易發生事故的就是售樓部。既然高週轉這麼容易出問題,碧桂園能不能放棄高週轉呢?

碧桂園根本不可能放棄高週轉的,9000億的負債決定了,碧桂園一旦慢下來,很快就會死。所以為了不看到公司死,就拿員工、業主的生命當兒戲,資本家逐利的本質暴露無遺。

這樣把生命當兒戲的公司,不值得員工信任,更不值得購房者信任。

所以說:珍愛生命,遠離碧桂園。


首席投資官


表面上說全面停工,實際上問題又發,雖不能說死不悔改,也離死不悔改不遠了,這就是大型房企碧桂園。

既然對安全生產都如此漠不關心,對人的生命都麻木不仁,我們更擔心的是,碧桂園對工程質量是不是也是這樣的態度了。

記得30年前在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習建築預算時,一位老教授面對一些單位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大樓採取加固措施時,在大樓周邊加固幾個柱子,就認為已經起到防震作用了,這位老教授說,有沒有用,只有等地震來了才知道的話。對碧桂園建設的房屋,到底質量如何,也許,也只有等到地震來才能知道了。所謂的防幾級地震,也可能只有碧桂園自己清楚。

想想也是,一個連人的生命安全都不管不顧的企業,說他們會重視房屋質量,可能連他們自己也不相信。比如會不會使用瘦身鋼筋,會不會偷工減料等。

也正因為如此,對碧桂園建設的房屋,購房者只能用腳來投票了。至少,在購買碧桂園開發的房子時,必須多長個心眼。房子,光看外表是不行的,光聽企業宣傳也是不行的。


譚浩俊


努力回憶今年的房企事故報道,有種被碧桂園承包的感覺。

一個多月前,6月24日,上海,奉賢區海灣鎮海農公路海興路路口東南角的碧桂園項目,售樓處6層屋面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出現模架坍塌,現場部分作業人員被模板及鋼管掩埋,共造成1死9傷。

十多天前,7月12日,杭州,蕭山碧桂園前宸府項目附近出現了一個大坑,事故殃及前宸府旁邊的居民樓,基坑的裂痕延伸到其地基,讓這棟三層居民樓成了危房,十幾戶居民被疏散到賓館裡。

7月14日,南京,數百名碧桂園業主跑去營銷中心,冒著高溫,扶老攜幼,聲討碧桂園。

不只南京,動一動搜索引擎能搜到全國各地一大堆,千萬不要以為是碧桂園公關不力,恰恰其公關的速度和效率,比他蓋房子的速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都知道碧桂園出了名了的高週轉,高負債,其實這兩樣都沒錯,誰都知道,儘可能地高週轉是房地產行業致勝的關鍵。週轉高就意味著資金回籠快,意味著現金流保證,企業的利潤也相對會提高。

變現的速度和質量,是房企在未來競爭中勝出的重要籌碼。所以對他們而言,高週轉市理性選擇。負債高也意味著體量大。

問題出在企業管理和內部文化上。

就在3日,碧桂園召開了全國媒體見面會。

碧桂園集團總裁、首席財務官等高管出席,並就近期備受關注的:安全事故、高週轉、高負債、監理關聯方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比較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有媒體提問,為什麼碧桂園會外界被妖魔化,責任在誰?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回應說:我很難回答你。我花的錢不是我的,做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我每天都在為社會更好而忙,我是天底下最笨的人。

本來我可以去亞馬遜漂流,跟著房企大哥去爬珠穆朗瑪峰。結果我每天,賺的錢不是自己的,做的東西不是自己的。

還要做農業,機器人。我現在變成小學生,每天還要學習機器人,我也不知道為了什麼。

我自己在家寫毛筆字,寫”。

你問我,我也不知道說什麼。

看到楊主席這番回覆,似乎也就明白了為啥他的企業事故會這麼多。一個在危機公關時,靠自我憐憫打太極博同情的老大,還能指望他有多少社會責任感嗎?


槓桿遊戲


怎麼說呢?現在全國各地施工存在問題的房企不止碧桂園一家,但是為什麼碧桂園浮在表面上的問題卻鋪天蓋地而來,首要原因肯定是高週轉帶來的質量把控不嚴、次要原因在於碧桂園在建項目太多太雜、還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因為碧桂園樹大招風!

高週轉有利企業發展、對質量卻是傷害

這個其實很容易理解,高週轉對房企發展來說就是核心競爭力,轉的速度越快、發展的也就越快,高週轉本身並沒有錯;但是房企發展的生命線還是質量,高週轉的前提也是質量,質量沒有了,企業的生命也會很快走到盡頭!

碧桂園鋪的攤子太大

高週轉確實有利於企業的發展,但是速度過快的高週轉反而是一種傷害。萬物發展是要遵循一定規律的,你一旦違背了或者漠視了它,必然會受到懲罰!目前碧桂園全國在建的項目大大小小有兩千多個,而碧桂園一共才多少人,高層領導更不可能每件事都親力親為。對於覆蓋面遍佈全國的碧桂園來說,一旦項目出現安全事故或者質量問題,很可能會引發大範圍內的民眾擔憂甚至恐慌,因為三四線城市的很多居民都是碧桂園的業主或者準業主!



碧桂園有點“樹大招風”

去年碧桂園銷售額達到了驚人的5500億元,正式超過萬科和恆大,加冕中國第一房企桂冠,也被大家戲稱為“宇宙第一房企”。而在2018年上半年,碧桂園更是再接再厲,半程已攬得4100億元的銷售額,把所有的競爭對手都遠遠的拋在身後。誠然碧桂園的工地施工出現了很多問題,很多確實是高週轉帶來的不利影響,但很多也是區域負責人擅自偷工減料或者命令工人長時間高強度工作造成的,更有一些因素不排除是競爭對手故意摸黑。



綜上所述,碧桂園發展好壞是建立在民眾信任度基礎上的,時刻要謹記質量才是你們的生命線,不要為了暫時的利益而讓自己曇花一現,這樣真的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了!


銀行小學生


這段時間,碧桂園可謂是禍不單行,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

1、青島碧桂園開盤,結果被叫停

2018年7月29日,青島市黃島區碧桂園開盤,結果現場上演搶房大戰,導致現場凌亂不堪,發生人員踩踏問題,碧桂園只能暫停選房活動,有關部門對碧桂園的該樓盤發佈了限期整改通知書。

2、安徽金安區碧桂園樓盤發生6死3傷的重大責任事故

2018年7月26日23時40分,安徽省金安區的碧桂園城市之光建築工地發生了圍牆和活動板房坍塌的事故,導致現場有6人死亡、1人傷情危急、2人傷勢較重。

3、上海碧桂園啟東工地發生火災事故

2018年8月1日下午兩時三十分,在上海的碧桂園啟東建築工地突然冒著了濃煙,原來是一處正在施工的建築物發生了火災,幸好消防人員及時趕到,控制了現場的火勢。

碧桂園,“五星級的家”還是“地產界的拼多多”?

碧桂園,成名於一句廣告語,那就是“給你五星級的家”,然而,它做到了嗎?

很明顯,沒有!縱觀中國各地的碧桂園樓盤,我們發現它的目標就是三四線城市,就像“拼多多”的策略,以農村包圍城市,但是它比拼多多更壞的一點,就是它每進駐一個城市,其樓盤的價格都是比較高的,起碼高於該城市房價的平均水平,因此很多人都認為碧桂園拉高了當地的房價。

其次,碧桂園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安全生產的問題,永遠為了趕工而趕工,全然不考慮工人的安全問題,在暴雨天、在高溫天,依然是在施工,這次發生在安徽和上海的事故都與暴雨天和高溫天有關,然而我認為“人禍是大於天災”的,如果不是碧桂園上面的領導任意壓縮工期,急著要完成工程項目,這些施工人員又怎麼需要在如此危險的環境下工作呢?如此不尊重工人的生命、漠視人命,其所建造出來的房子,又會好到哪裡去呢?而且在這種“利益最大化”的觀念的指導下,房屋的質量往往變成了次要,這樣又怎麼給購房者一個“五星級的家呢”?


李欽宇


最近一段時間,碧桂園的日子很難過,事故是一起接著一起,估計楊總國強最近肯定睡不好覺了,焦慮之下,本來就不多的頭髮估計要越發稀少了:

1、6月24日下午4時50分左右,碧桂園在上海奉賢海灣鎮的一在建小區發生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建築模架坍塌,導致死亡

1人、受傷9人

2、7月12日上午8點左右,碧桂園在浙江杭州蕭山區所前鎮的一在建小區“碧桂園前宸府”,其南側道路路面有2處沉降,面積大約100平方米,不過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事故。

3、7月26日23時40分,安徽六安碧桂園城市之光建築工地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圍牆和活動板房坍塌,十六人被緊急送醫,其中6人死亡、3人重傷。

4、 7月27日,碧桂園表示全國2798個在建工地進行停工整改。但是短短三天之後,8月1日下午2點半,江蘇南通啟東碧桂園中邦上海城二期項目就發生了起火事件。

此外,7月29日,碧桂園在青島市黃島區的一個項目開盤,結果現場凌亂不堪,發生了人員踩踏事故,被有關部門緊急叫停,並要求其進行限期整改。

有因必有果,不顧客觀規律,強行快速發展,多年積下的隱患,一朝爆發了,碧桂園真是“禍不單行”,但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這也怪不得別人,現在只能“自求多福”了!

碧桂園以“快”起家,看來真是要“成也是快”,敗也是“快”了!碧桂園深耕三四線城市,連筆者老家的縣城都有碧桂園項目了,每到一處,碧桂園的房價必是當地的領跑者,只是你這樣的快速發展,事故頻發,真是讓人感到擔心,房屋質量真的能撐得起你的高房價嗎?

有人問,碧桂園為什麼在中午大熱天,晚上十一二點還要開工生產呢?沒辦法,那麼高的負債率,不抓緊開工建設,抓緊回籠資金,那麼高的財務成本真的吃不消啊!它不是不想改,只是真的“不能”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