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評價歷史上的苻堅與王猛?

森林木25583


大家好,我是歷史風雲閣閣主!

眾所周知,晉朝是漢人最不願意提起的一個朝代,在這個時期,不僅發生了八王之亂的兄弟殘殺般內鬥,更是出現了五胡亂華的民族慘劇,在五胡亂華中,漢人幾乎滅絕。中國北方也被少數民族佔據了幾百年時間。可是,拋開民族成見,少數民族政權中也不乏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氐人首領苻堅和漢臣王猛的君臣之義就讓人們廣為傳頌。

苻堅是前秦的君主,在他當政期間,政治清明,重用漢人王猛,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增強了前秦的國力,逐步攻佔了北方多個獨立政權,統一了北方。

苻堅是前秦歷史上最值得稱讚的皇帝。前秦在戰亂中建國,法律制度都不完善,前秦之前的君主實行的是暴政,致使千里秦川豪強橫行,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苻堅咋做東海王的時候,就深感亂政害人,在他登基後決心改變這種局面。

苻堅堅持“為政之體,德化為先”的治國理念,可以說苻堅是當時少數民族中少有的思想開化之人,尤其對一個帝王來說,更加難得可貴。他下令與民休息,除了偶爾的平亂,幾乎沒有發動大型的軍事行動。當國家發生旱災時,苻堅又下令各地減少膳食,暫停奏樂,將金銀玉帛賞賜給將士,命後宮勤儉生活。在苻堅以仁治政、以德治國的理念下,前秦成為了五胡時期少有的繁榮國度。《晉書》中記載“關、隴清晏,百姓豐樂,自長安至於諸州,皆夾路樹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驛,旅行者取給於途,工商貿販於道。”前秦的百姓安居樂業,工商農業繁榮,路上行人絡繹不絕,沿途還有小販和補給站,盛世的繁榮也不過如此。苻堅打造了這個人間天堂在五胡亂華那個時代,簡直可以稱作奇蹟。

除了打造出一個人間桃花源,苻堅的偉大之處還在於他善用人、善納諫。苻堅重用漢人王猛,使前秦的實力快速發展,甚至把王猛比作管仲、子產一類的人物。納諫對於君主來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苻堅的善於納諫甚至在唐太宗之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功之後,苻堅想去山上游獵放鬆一下,這時,伶人王洛勸諫道:你身為天子,是百姓的衣食父母,怎麼能遊獵無度呢?這要是換了其他君主,早就把王洛的腦袋砍下來了,就算勸諫者說的有道理,但是掃了君王的面子也難逃一死,可是苻堅卻全盤採納了王洛的意見,這就是他的偉大之處,要知道,當時伶人的地位很低下,別說勸諫了,恐怕攔天子車駕的罪名就擔當不起了。

王猛是前秦的丞相、大將軍,正是在他的輔佐下,苻堅才能掃平北方割據勢力。苻堅取得了這麼高的歷史評價和成就,王猛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沒。王猛的名字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如雷貫耳,被稱為“功蓋諸葛第一人”。

王猛出身於青州的一個破落家庭,一直過著東奔西走、顛沛流離的生活。為了養家餬口,王猛不得不以販賣畚箕為生,與劉備的織蓆販履有相同之處。雖然飽經磨鍊,王猛卻在兵荒馬亂中逐漸成長為一個軍事奇才。

苻堅掌權後,非常傾慕漢族的先進文化,他廣招賢才,大肆招納漢族人才為他所用。王猛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苻堅請出山。當時想得到王猛的還有東晉名將桓溫,王猛去桓溫營地求見時,桓溫就被王猛的談吐和學識震驚了,可是王猛得知了桓溫想擁兵自重、不顧百姓的心思後,覺得桓溫個你自己濟世救民的志向相悖,於是他投奔了苻堅。

王猛在投奔苻堅後,得到了苻堅全心全意的支持。在始平任縣令時,王猛嚴肅整頓當地的環境風氣,對待難啃的奸吏,他明法嚴刑,禁暴鋤奸,甚至直接將奸吏當眾鞭死。苻堅得知後,不僅沒有怪罪,而且赦免了王猛擅殺官吏之罪。

因為王猛政績顯著,很快就被苻堅提拔到了管理核心的位置。他幫助苻堅創立管理考核新標準和薦舉賞罰制度。有地方官員分科薦舉人才上報中央,朝廷對被推薦者一一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授予官職,而且薦舉人也有賞賜,否則就會收到懲罰。王猛推動興辦教育,培養人才,恢復了太學和地方各級學校,強制公卿以下的子孫入學,規定凡是年俸的到百石穀米以上的官員,都必須“學通一經,才成一藝”,若有掉隊者統統罷官為民。薦舉制度和管理考核制度的建立,打破了自魏晉以來的世家豪門壟斷朝廷的局面,解放了民間眾多被埋沒的人才,也促進了地方官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了官員的整體素質。

在民族關係上,王猛調整了民族關係,廢除胡漢分制,提倡民族平等,促進了民族融合。前秦是氐族建立的一個國家,氐族在少數民族中規模較小。王猛作為漢人,卻投奔前秦,為苻堅效力,苻堅對待王猛也像自己的兄弟一樣,兩人密切的關係也為民族團結做出了最好的表率。除此之外,王猛還大力興修水利,鼓勵百姓發展農業生產。在王猛的大力推動下。前秦許多荒廢多年的田地都開始被利用起來,許多閒置多年的倉庫也裝滿了農產品。王猛的這一系列政策,為前秦開疆擴土奠定了堅實的後勤基礎。

苻堅和王猛是古代君臣關係的典範,他們名為君臣,實為兄弟。就像三國時期劉備與諸葛亮如魚得水的關係一樣,王猛只有遇到了苻堅這樣的君主,才能給他完全的信任,才能讓他盡情施展自己心中的才華。如果換做桓溫那種視人命如草芥的君主,王猛就算有萬般才華,也只能落得個庸碌一生的下場。而苻堅也只有王猛這種等級的人才,才能輔助他成就大業。巧合的是,王猛死後,苻堅立刻遭到了淝水之敗。王猛臨死前,對苻堅囑咐暫時不要打東晉的主意,要集中力量解決國內其他少數民族勢力過大的問題。可是苻堅沒有放在心上,在沒有解決內部民族矛盾時,發兵攻打東晉,結果被謝安謝玄的北府兵以弱勝強,造成了淝水之敗。不過,王猛和苻堅的君臣關係也成為了歷史的楷模,為後世人所傳頌。


歷史風雲閣閣主


拋開民族成見來說,此二人有點像三國的曹操與荀彧(劉備與諸葛亮),的確算的上是是古代君臣的典範!


先說苻堅,生於兩晉南北朝亂世,前秦奠基者苻洪之孫,開國君主苻健之侄。

妥妥的官n代啊,不過這樣的身份一般來說是跟皇帝沒啥關係的。幸呼,不幸呼?


不過誰讓他生在這樣一個亂世呢,而且當前皇帝苻生偏偏又是天下有名的暴君,所以呢,苻堅“順理成章”的發動兵變,“理所當然”的成為前秦新一代帝王!



即位後,沒什麼大的亮點,無非是整頓吏治,廣納賢才,鼓勵農業,修養生息這些,完全沒什麼可“炫耀”的,都是明君必備的嘛!


要說亮點,也有,因為苻堅重用了一個人,一個牛逼閃閃的人物——王猛,就如劉備的那句“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自此君臣二人各司其職,採取一系列的政策,先後剪除國內叛亂,大力農業經濟與教育,終於使得國富民強,並先後消滅前燕、前涼、代國等,成功統一北方。


沒錯,跟曹操當年一樣,只不過此時的南方只有東晉一個!只不過王猛並不支持攻打東晉,只不過他還沒等到開戰,就去世了。

此戰的結果也一樣,北方失敗。當然也有區別,曹操失敗,形成三國鼎立;苻堅失敗,帝國崩潰,四分五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