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大家的莫逆之交的情誼和同聲共氣的知遇!

世界文學史上向來不缺乏令人動容的友誼,在小編眼中大師們的友誼總是別具一格的,今天小編在燙文火鍋為大家講述幾段從沒翻過小船的友情故事!


ps:文章底部有彩蛋哦~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這是昔日“清何瓦琴溱集稧貼字屬書”。後魯迅先生在1933年3月引用錄以告瞿秋白先生。以為二者風雨之交。

兩年後。瞿秋白先生於福建殉志。

世界文學大家的莫逆之交的情誼和同聲共氣的知遇!

這座雕像深刻的表達了歌德、席勒這兩位德國文學大師的深厚友情。如果當初兩個人沒有相遇,沒有歌德的大力資助,席勒也許已在困窘的生活面前湮沒無聞。歌德臨死時更是要求與席勒葬在一起,可見兩位文豪的情誼不一般啊!

世界文學大家的莫逆之交的情誼和同聲共氣的知遇!

劉禹錫,字夢得,與白居易交誼深厚,並稱“劉白”。

白居易,與劉禹錫同歲。

寶曆二年,任和州刺史的劉禹錫返回洛陽,白居易也正好從蘇州回洛陽,兩人在揚州相逢,白居易即席賦詩一首贈劉禹錫,對劉禹錫被不幸貶職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慰藉,劉禹錫也回贈了著名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其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兩句白居易聽後稱之為“神妙”之句。

白居易曾寫《春詞》,劉禹錫也曾原韻相和,並有“蜻蜓飛上玉搔頭”的名句。開成二年,白居易和劉禹錫都在洛陽任職,兩人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白居易的詩《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感慨二人以67歲高齡把酒論詩,展望重陽佳節兩人能再“一醉一陶然”。白居易還有《贈夢得》詩說“為我盡一杯,與君發三願:一願世清平,二願身強健,三願臨老頭,數與君相見。”劉禹錫71歲逝世,白居易寫了《哭劉尚書夢得二首》,詩中說“

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同貧同病退閒日,一死一生臨老頭。

白居易對劉禹錫的詩非常推崇,稱他為“詩豪”。白居易寫過《憶江南》詞三首,劉禹錫也和了兩首,劉禹錫在《白太守行》詩中稱讚白居易政績斐然,離任時“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世界文學大家的莫逆之交的情誼和同聲共氣的知遇!

納蘭性德

,字容若,原名成德,滿洲最傑出的詩人,清代第一詞人。

顧貞觀,字華峰,號梁汾,江蘇人。

康熙十五年,顧貞觀四十歲,容若二十二歲,容若為相國長子,顧貞觀一介寒儒,但容若一向扶困濟貧古道熱腸對境遇坎坷的落迫才士一腔真誠平等結納,與顧貞觀更是志趣相投相見恨晚,慷慨揮灑寫下傳誦不衰的《金縷曲·贈梁汾》,“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盡英雄淚。……然諾重,君須記。

世界文學大家的莫逆之交的情誼和同聲共氣的知遇!

蕭紅與戴望舒的命運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英年早逝,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了不少傑作;他們都有三段不堪回首的婚戀;他們在民族危亡的關頭都成了堅定的抗日誌士;他們都是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的直接受害者……

就是這樣兩個人,他們卻有著一段不曾為人關注的友情,這段友情雖然短暫,卻又是那樣純真感人,特別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更顯真摯。

世界文學大家的莫逆之交的情誼和同聲共氣的知遇!

戴望舒與蕭紅

我和沈從文相知已逾半個世紀,解放前我們長期在一起生活和工作,我一直是他的知心朋友。......在從文的最親密的朋友中我也算得一個。……在解放前十幾年中,我和從文過從頗密,有一段時期我們同住一個宿舍,朝夕生活在一起。

————朱光潛

沈夫人常說:“他們倆......”省略號中飽含的是二人間最真摯的友誼。

世界文學大家的莫逆之交的情誼和同聲共氣的知遇!



我看見友誼像豔麗的花

我知道花會凋零

我看見友誼像純潔的雪

我知道雪會溶化

我看見友誼像芳香的酒

我知道酒會變酸

我看見友誼像不朽的金

我知道黃金的重價

——顧城《友誼》



相信熱愛文學的你一定認真看完文章了!


順便透露一下下期精彩容——便是讓你魂牽夢繞的納蘭容若經典作品啦!

彩蛋來了:私信小編後臺回覆“黑色幽默”就能得到小編為您獨家奉上的私人定製小故事啦!

世界文學大家的莫逆之交的情誼和同聲共氣的知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