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習俗中的故事

門道提醒:農曆正月初二

不知道各位美麗的媽媽們,準備好今天回孃家沒?今天可是大年初二,不用門道君在這裡多說,都知道今天要回孃家;回孃家可是還有故事的。

大年初二,習俗中的故事

今天是大年初二,也是回孃家的日子;這天可是女兒帶著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的日子;回孃家,丈母孃會給女婿食甜卵(雞蛋),這還有個故事:昔時一李姓老婆婆,有女成年,經媒人說合,出嫁張生。幾年未育,婆婆聽知女兒夫妻意見分歧,長期分居,實非生理問題,為盼望早日抱得外孫,設法請女婿到家來,煮甜卵敬之。告知女婿甜卵是甜蜜圓滿,家能甜蜜圓滿則興,夫妻甜蜜圓滿則能生育孩子的道理。婿悟,從此夫妻相敬如賓。翌年得子,婿歡天喜地到岳家報喜。自此,後人以煮甜卵敬新女婿,歷代便沿襲下來

初二除了回孃家我們還要祭財神,財神爺是有錢人家供奉的,沒錢的人供奉是不會顯靈的。民間流傳有"財神菩薩休妻"的故事:從前,財神廟財神身邊總有一位端莊美麗的財神娘娘陪伴。後來這位善良的女菩薩突然不知去向,原來她被財神爺給休掉了。

大年初二,習俗中的故事

財神爺為什麼要休妻呢?這要從一個乞丐說起。有個討飯化子窮得無路可走,討飯路過一座古廟。進廟後,他什麼菩薩都不拜,單摸到財神爺像前,倒頭便拜,口裡禱求財神爺賜財。趙公元帥見是一個叫花子,心裡想連香燭都捨不得點,還來求財?天下有那麼多窮叫花子,我能接濟得過來嗎?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認為財神總會救濟窮人的,富人不悉吃穿,求財何用?便不住地拜。

這時,財神娘娘動了惻惻隱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財神夫君,勸他發發善心給這叫花子一點施捨。可財神爺不理睬,打了兩個哈欠又閉上了眼睛。雖然是財神娘娘,可財權在夫君手上,夫君不點頭,怎麼好將錢賜給叫花子呢?

大年初二,習俗中的故事

娘娘無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環,扔給了叫花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龕上擲下一物,一見是一副金耳環,知道是財神所賜,急忙磕頭,連呼"叩謝財神菩薩"。財神爺睜眼一看,發覺娘娘竟將自己當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給了窮叫花子,氣得大發雷霆,將財神娘娘趕下了佛龕。自此以後,數百年來就再也沒有一個窮人是拜了財神而發財的。

其實祭財神只不過是人們的一種信念,正真的還是要看我們的努力;努力才會得到財富,非常多非常多的財富;在老北京有兩處財神廟,一處在廣安門外六里橋,叫"五顯財神廟",北京另一財神廟為"黃瓦財神廟",位於北鑼鼓巷南口東側。“五顯財神廟”在上世紀50年代停辦,後因修建立交橋,被拆掉;現在“黃瓦財神廟”每年初二祭財神的人非常的多;除了這兩處財神廟外,北京還有祝融廟。

初二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祭拜祖先來表達了對祖先的敬重和思念之情。

不知道今天各位丈夫陪妻子回孃家,有沒有吃到象徵甜蜜圓滿的東西;沒有吃到的話,讓丈母孃趕緊煮一個;明天初三,距離家的日子也越來越近啦,剩下的幾天好好陪陪父母;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門道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