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苗木產銷形勢分析2018 年苗木市場趨勢

2017年全國苗木產銷形勢分析2018 年苗木市場趨勢

2017 年,中國宏觀形勢可圈可點,產業發展自然給力。2017 年園林苗木產業也一掃以往的陰霾,呈現出一派生機。檢視一年來園林市場的變化,盤點苗木產銷經營的“KPI”,似可審慎樂觀。經過了 5 年的低迷煎熬,在週期性和政策因素作用下,園林苗木產業走出低谷,市場回暖復甦,產銷形勢可圈可點,整體上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苗木產業現狀與市場變化

全國苗木產業現狀 2017 年全國苗圃建設基本穩定,種植面積有增有減,初步統計為 135 萬~ 140 萬公頃,其中觀賞苗木約 78 萬公頃,佔比 58%。苗木品種主要為傳統成熟樹種 + 引進彩葉觀花觀果樹種,形成了喬木、亞喬 - 花灌木、景樁、造型樹、綠籬色塊、藤本植物、觀賞竹、地被花境、水生植物和觀賞草為主的產銷市場格局。標準化、精品化、大規格苗木,新優品種、特色高端工程用苗,依然是既俏銷又稀缺的資源,遠遠滿足不了市場日益增長的多樣化與個性化需求。

2017年全國苗木產銷形勢分析2018 年苗木市場趨勢

作者分析全國苗木產銷形勢

全國苗木產區狀況 2017 年全國花木主要產區的山東、江蘇、浙江、河南等苗木大省繼續保持第一梯隊陣營優勢,上述四個重點產區苗圃種植面積和苗木產量分別為 304 萬畝, 62.7 億株;294.1 萬畝,57.4 億株;232.16 萬畝,46.8 億株;194.34 萬畝,35.6 億株。與上年相比,種植面積基本保持穩定。

2017年全國苗木產銷形勢分析2018 年苗木市場趨勢

其他苗木產區如四川、江西、廣東、河北、陝西、安徽、湖南、湖北以及遼寧開原、寧夏銀川、新疆呼圖壁等產區苗圃面積和存圃量有增有減,但增減幅度不大,苗木產業結構調整態勢明顯,苗圃建設迴歸理性。產品結構上,有競爭優勢的品種和優質大規格苗木存量不足,供應緊張。生態建設和園林市場復甦拉動了苗木銷售增長,消化了一部分庫存,但整體而言,中小常規苗木存圃量仍舊偏大,苗木產銷區域不平衡、結構不平衡、市場不平衡的現象依然存在。

2017年全國苗木產銷形勢分析2018 年苗木市場趨勢

苗圃生產模式轉變 市場格局變化和消費升級,促使苗木產業結構調整,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和功能用途,生產適銷對路的優質產品,苗圃形態和生產方式發生了相應的轉變。如傳統苗圃向現代苗圃轉變;大(小)而全苗圃向專類苗圃轉變;野生大樹苗圃向標準化鄉土苗圃轉變;截幹苗苗圃向原生苗苗圃轉變;普通綠化苗圃向苗旅結合、林苗一體苗圃轉變;景觀苗圃向生態苗圃轉變。

苗圃經營的新變化 苗木產業經過不斷整合調整,苗圃經營模式和內涵發生了新的變化。

一是資產型苗圃,追求價值最大化,資產型苗圃的投資傾向於精品苗木、珍稀樹種、特色盆景造型苗和大規格喬木,種植規模不一定很大,但市場價值高。

二是經營型苗圃,改變產品結構,“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模式逐漸向專類苗圃、特色苗圃、中高端苗圃升級,同時標準化、機械化程度提升。

三是存儲型苗圃。園林 PPP 項目市場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京津冀地區,考慮到運輸成本、苗木適應性等因素,以工程自用為主的存儲型苗圃悄然增溫。

四是苗旅結合型。全域旅遊、休閒文旅蓬勃興起,有條件的苗圃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進行苗木生產銷售的同時,增加休閒觀光業態,延長產品線和產業鏈,拓寬了苗木產銷經營的渠道。

五是林苗一體型。在城市造林、森林城市建設、庭院果樹新需求等市場的影響下,造林苗、經濟苗、果樹苗將更多地進入苗圃生產中。

六是園藝生產型。中產階級壯大,消費升級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私家庭院、家庭園藝和室內綠植以及大眾消費產品增長,促進園藝產銷經營大幅躍升。

2017年全國苗木產銷形勢分析2018 年苗木市場趨勢

苗木標準化生產

2017年全國苗木產銷形勢分析2018 年苗木市場趨勢

苗木標準化生產

2017 苗木產銷經營分析

園林苗木市場回暖復甦 2017 年受宏觀經濟向好和園林市場強勁拉動,苗木產銷形勢喜人。從全國產銷情況看,苗木銷量和價格較 2016 年均有大幅度增長提升,沉寂了數年的市場激活重啟,苗圃經營回暖復甦。一些常規苗木品種價格觸底反彈,大規格優質喬木和花灌木、色葉和觀果品種、適應生態環境建設的功能化苗木、原冠苗和造型苗木、部分綠籬球類和色塊苗新優品種需求強勁,價格上揚,部分品種規格出現脫銷,有的高檔特色苗木甚至要從國外採購。

不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苗木市場分化嚴重。同質化中小規格苗和一些速生苗行情低迷滯銷;差異化、精品化、大規格高端苗木價格堅挺,供不應求。優質鄉土樹種,原冠苗、造型苗和彩葉觀花觀果苗木市場需求強勁,產銷兩旺;野生大樹市場陷於冰凍,難以逆轉。

苗圃生產狀況:常規品種多,新優品種少;普通低端苗多,中高端苗少;引進品種多,自主研發品種少;苗木品種、樹形同質化嚴重;中小規格、速生品種飽和。

市場需求狀況:西部市場需求大、中部平穩、東部較少;低端苗與高端苗需求與價格差異巨大;鄉土樹種和特色造型苗備受青睞;大規格原冠苗和小規格種苗需求強勁;野生大樹基本退出市場。

園林市場亮點紛呈 貴州、雲南、陝西、河北(雄安新區)、內蒙古、新疆、廈門和江西等地區生態建設、景觀改造項目大增,全國以 PPP、EPC 為代表的大型綜合工程項目投資達數萬億元之巨。“一帶一路”、特色小鎮、文旅小鎮、田園綜合體、休閒農業、美麗鄉村、城市造林、環境治理等投資建設如火如荼,落地開工項目接踵而至,有力拉動園林市場復甦和苗木銷售增長,對苗木去庫存起到了積極作用。

園林上市公司成為園林市場和生態建設的主力軍。截至目前,在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的園林企業有29家,其中借殼 - 重組併購的有 10 家,在香港上市的園林企業有 2 家(博大綠澤、泛亞國際),IPO 排隊 7 家。在新三板掛牌的園林企業超過百家。

園林上市公司是重要用苗大戶。目前,園林上市公司幾乎包攬了園林市場大部分重要工程,2017 年園林上市公司中標工程金額總計約 1800 億元(合同價) ,累計 PPP 項目約 1400 多億元,佔比 81% 左右。東方園林、蒙草生態、鐵漢生態、棕櫚股份中標金額排名前四,均超過 100 億元。總之,隨著產業集中度提升,園林上市公司和房地產商成為苗木銷售的主要客戶和大單用戶。

2017 年,全國各地生態建設 + 園林項目悉數上馬,園林市場空間被擴大。而園林上市公司中標的生態環保項目比例也隨之加大,總計達 700 多億元,佔總工程金額比例的 41% 左右。其中以東方園林、蒙草生態、鐵漢生態、美尚生態等為代表,有力拉動了苗木銷售增長。

苗木產銷形勢喜人 從全國苗木主產區產銷情況看,2017 年全國苗木產銷市場整體回暖復甦,銷售大增,價格回升,部分區域和部分產品供不應求。除同質化嚴重的中小規格苗木和一些速生苗持續滯銷外,多數苗木品種價格觸底反彈。不過雖然苗木銷售數量增長,但價值減少,苗木銷售從以往一車十幾萬元到幾十萬元降為幾萬元。

熱銷苗木主要有:大規格優質喬木和花灌木、部分綠籬球類和色塊苗新優品種需求強勁,價格上揚,一些品種規格出現脫銷。部分大規格優質苗嚴重短缺,價格大漲。部分特殊高端苗需從國外採購。國內有不少胸徑 15 釐米以上的品種緊缺甚至斷貨,如北方的國槐、白蠟、法桐、櫻花等,南方的香樟、櫸樹、廣玉蘭、櫸樹、雞爪槭、櫻花、紅楓、鳳凰木、藍花楹等,還有部分中規格苗受前幾年苗木不景氣影響,出現斷檔。優質鄉土樹種,原冠苗、造型苗和彩葉觀花觀果苗木市場需求強勁,產銷兩旺。

功能性苗木暢銷,主要為大氣水系土壤治理和生態修復苗木品種和耐鹽鹼、耐水溼耐乾旱、抗風沙苗木,如黃連木、五角楓、檉柳、水杉、中山杉等。苗木產銷經營也出現了五個變化。

一是種植面積穩定。苗圃擴張勢頭遏止,面積保持平穩,辦苗圃少了感性和衝動,多了知性和理性。二是苗圃轉型升級。產品培養走高幹、造型和容器化等精品路線。專類苗圃經營紅火,苗木的品質效益取代了規模數量。進行跨界三產融合,苗旅結合、林苗一體模式出現。機械化設施化開始大量應用於苗圃生產。三是互聯網新營銷。苗二代興起,年輕的知性苗木人,利用專業知識、現代商業方式和互聯網進行苗木營銷成效顯著。四是運輸成本增加。運輸新規和營改增影響,增加苗木銷售的難度和成本。五是城市造林機遇。城市森林和城市造林成為促進苗木發展的新機遇。北京制定了新一輪的百萬畝造林規劃,預計到 2020 年,新增森林面積 100 萬畝,溼地 3.6 萬畝,綠地 2.6 萬畝,在一、二道隔離綠帶上將建多個大型公園。截至 2016 年 9 月,全國共有 137 座城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的稱號。

目前苗木產銷市場總的形勢是:大規格精品喬木市場緊缺。尤其是彩葉觀花類需求旺盛,但存圃不多,很多地區出現了斷貨的現象。如胸徑 12 ~ 20 釐米的精品國槐、香樟、欒樹、櫸樹、無患子、朴樹、風鈴木、藍花楹、秋楓等,銷量和價格均上漲。

亞喬木工程苗需求增加。精品苗需求量與日俱增,價格也上浮了20%左右。彩葉樹、開花樹種等都是比較暢銷的工程苗,因為性價比高的樹種永遠不會被淘汰,這是市場不變的規律。

標準苗和造型苗附加值高。標準化苗木,規格一致,成活率高,觀賞效果好,方便公共綠化和庭院運用;新、奇、特的造型苗,技術含量高,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和文化寓意,高檔小區、大型旅遊景區、市政綠化運用增加。

功能樹種需求旺盛。城市造林、美麗生態建設力度的加大,抗旱、抗風、耐澇耐寒、耐鹽鹼等抗性較強的苗木、鄉土樹種、果樹苗等使用量加大,並隨著西部區域性綠化需求,這類苗木市場更加廣闊。

花灌木和地被有所增長。受工程項目的拉動,地被、花灌木行情漸熱,北方的色塊小苗、花灌木、觀花類宿根花卉價格大多有所上漲,部分種類銷量暴漲。如密枝紅葉李、紫葉矮櫻、黃刺玫、金銀木、丁香等花灌木,鼠尾草、射干等地被,在新疆、內蒙古、寧夏等地區走量較大。

苗木產品調結構取得新進展 消費結構變化、市場分化與分層愈加明顯,高端苗木需求旺盛,大規格觀花大喬木從全國各區域苗木市場行情分析,總體看來,落葉喬木、花灌木、花境地被等苗木工程使用量較大。據愛淘苗平臺統計,落葉喬木是需求頻次最高的大類,佔總需求的近三分之一;其次是灌木,佔 30%;常綠喬木佔 18%;地被、花草類佔 12%。這一比例分配與 2016年比並無較大變化,近 3 年苗木市場中,採購商對於苗木這幾大類的需求基本趨於穩定。

如河南四季春園林和昌邑花木場的巨紫荊、廣東的鳳凰木和藍花楹十分俏銷,行情看漲。造型、植物編藝、盆景等產品俏銷。

木本花灌木和觀果苗木向容器化、園藝化方向發展,園藝生產終端消費爆發增長,庭院果樹苗,如楊梅、枇杷、柚子熱銷,甚至出現苗農“惜售”狀況;造型樹、松柏類盆景、庭院花境植物等需求熱情高。

專類苗圃產品產銷兩旺,效益顯著。如山東信諾園林的櫻花、金華精品造型的桂花和茶梅等市場俏銷。

野生大樹淡出市場,如金華從野生大樹到苗圃造型苗轉型,淘汰低端苗圃,發展羅漢松、五針松、高茶梅、茶梅球和造型桂花柱等高端精品苗木和造型苗。

造型苗 - 植物編藝興起。順應苗木產業的發展趨勢和市場新需求,植物造型樹藝產品成為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推動產業發展邁向中高端的新模式。如山東世標園林把普通海棠、紫薇、複葉槭等進行編藝花瓶造型,擴大銷售,增加了苗木的附加值。

苗木市場暢銷品種 行道樹:香樟、國槐、白蠟、無患子、黃山欒樹、法桐、櫸樹、榔榆、廣玉蘭、朴樹、絲棉木、七葉樹、大葉女貞、秋楓、鳳凰木、藍花楹等。

觀果苗:楊梅、香泡、枇杷、柚子、橘樹、山杏、棗樹、山楂、海棠、桃樹、柿樹、櫻桃等。

彩葉樹:美國紅楓、中國紅楓、三角楓、元寶楓、紫葉李、雞爪槭、銀杏、櫸樹、五角楓、金葉水杉、楓香、黃櫨、金葉白蠟、金葉複葉槭等。

觀花樹:榆葉梅、碧桃、櫻花、紫薇、西府海棠、桂花、美人梅、紫荊、合歡、流蘇樹、彩葉豆梨、暴馬丁香、風鈴木、玉蘭類等。

苗木去庫存取得明顯成效 消費結構變化升級,主要矛盾轉換。人民對美好生活需求,促進苗木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效果非常顯著。

苗旅結合方興未艾。如廣州天適集團櫻花旅遊一二三產融合,湖南大樹園林紅花檵木旅遊,河南巨紫荊、重慶五彩田園彩葉桂觀果旅遊,山東世標園林苗木造型與觀光旅遊結合等,全國出現了眾多苗旅結合的典型案例。

林苗一體初露端倪。如山東世豐農業實行觀賞苗木 + 果苗產銷模式,在做好苗木產銷經營的同時,大力發展藍莓、蘋果、櫻桃等果苗經濟苗木。

城市造林去庫存貢獻巨大。雄安新區建設、北京河北百萬畝造林以及各省市城市造林對拉動苗木走出低谷和去庫存起到重大作用,山東小規格白蠟、法桐和銀杏、紅葉李以及合肥的大葉女貞、香樟等都很暢銷。

造型樹:造型黑松、油松、羅漢松、五針松、造型金葉榆、造型桂花、造型茶梅、樹狀月季、獨幹金銀木、垂枝櫻、紫薇(海棠、桂花)花瓶等。

新優品種:紅花玉蘭、巨紫荊、矮生櫸樹、木本繡球、天鵝絨紫薇、高分枝染井吉野櫻花、紅豆杉、火焰衛矛、海濱木槿、娜塔櫟等。

花灌木:密枝紅葉李、水蠟、紅王子錦帶、榆葉梅、紫葉矮櫻、太陽李、金葉榆、風箱果、四季玫瑰、小葉丁香、木槿等。

色塊地被:大葉黃楊、小龍柏、小葉女貞、紅葉石楠、水蠟、金葉女貞、金葉榆、紅花檵木、紅瑞木、鴨腳木、金焰繡線菊、灑金柏等。

2017年全國苗木產銷形勢分析2018 年苗木市場趨勢

大規格、高顏值喬木

部分產區苗木出口狀況 我國苗木出口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四川、浙江等省,據統計,四川溫江 2017 年花木出口額 1180 萬元,通過蓉歐快鐵出口苗木達 91 萬美元 , 銷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荷蘭、意大利、土耳其、越南、韓國等,產品包括紫薇編藝、人參榕盆栽、銀柳等。2017 年浙江花木出口額3515.46 萬美元。

苗木產銷經營存在的問題 進入新時代和新的發展週期,苗木產業處於深度調整和重塑格局的發展階段。客觀來看,2017 年苗木市場雖然開始復甦,但矛盾和問題還不少:

經營理念落後,創新不足,新品種研發和推廣能力薄弱,產品缺乏品牌價值,沒有時代感、現代感和藝術感。產業集中度低,沒有形成產業分工,缺乏專業化和精細化管理。有的苗圃動輒成千上萬畝,但專業水平和技術力量都很薄弱。

生產方式營銷模式沒有與時俱進,產業和產品結構不合理,產銷供需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常規中小規格苗木嚴重滯銷,不少苗農承受著巨大壓力,“買難賣難”的痼疾仍未消除。

跟風和同質化沒有從根本上得到遏止 , 香樟主產區浙江長興不種香樟,跟風大種娜塔櫟等;苗木高幹化跟風的也不少,產品沒有個性和獨特性。

調結構補短板、轉型升級任重道遠。苗木產業須以創新思維,加強供給側結構改革,加快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從注重規模數量向注重質量效益轉型,從高速度向高質量發展提升,如此方能適應時代發展,突出重圍,化繭成蝶。

2017年全國苗木產銷形勢分析2018 年苗木市場趨勢

容器苗

2017年全國苗木產銷形勢分析2018 年苗木市場趨勢

造型花瓶

2018 年苗木市場趨勢

觀察分析未來市場,總的趨勢是,西部和華北仍是園林苗木產銷的主戰場,城市造林、生態環境與風沙治理、屋頂立體綠化、公園綠地建設等園林苗木市場空間大,需求旺盛。中部地區森林城市建設、環境治理、平原綠化、溼地改造等力度空前。東南地區生態環境治理、公園和森林城市建設、城市造林、景觀綠化改造提升以及特色小鎮建設的需求量也非常可觀。

隨著市場變化和消費升級,以及人們對優美生態環境和美好生活的嚮往,苗木產品將由普通低端產品向優質、特色、高端產品升級和向旅遊觀光、外貿產品延伸。彩葉花果苗木、垂枝苗木、立體造型苗木、綠籬苗、耐鹽鹼水溼、抗風沙乾旱、淨化空氣水源和土壤修復苗木以及城市造林苗木將成為熱銷產品和市場新寵。

具體來看,2018 年園林苗木市場需要大規格高顏值原冠苗、彩葉觀花觀果苗、苗木新優品種、景觀造型苗、垂枝苗木、立體綠化矮生喬木、具生態功能苗木、木本花境和花海苗木、冬季觀花苗木、適合出口苗木、適應造林用苗、新優綠籬植物等。

2017年全國苗木產銷形勢分析2018 年苗木市場趨勢

浙江金華造型桂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