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江南」指的是哪兒?

我的女神是放逐之刃瑞萌萌


江南既是一個地理概念,又是一個文化概念。

秦漢時期,江南大約是長江中游以南,就是湖北、湖南。而今天的蘇南與皖南的位置則是稱作江東。

而唐代的江南則範圍極大,長江以南都可以說江南。韓愈的“賦出天下,則江南居十之八九”,這個江南是江淮以南,嶺南以北。

兩宋事情,鎮江以東的廣大地區,包括今天江蘇南部和浙江屬於兩浙路,這是就是江南。

明清江南的定義出於變化中,我們知道有一個江南行省,大約是今天的江蘇、安徽部分地區。但是,也有一個狹義的定義,蘇、松、常、鎮、杭、嘉、湖七府。(蘇州、松江常州、鎮江、杭州、嘉興、湖州。)

我們對於江南的理解多是來自於明清文人雅士作品裡,更是一種文化上的理解。大約,青山綠水、富貴繁華之處就是我們記憶中的江南吧!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閱讀,歡迎關注。




半卷


所謂"鐵馬秋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可以說江南就是中國人心目中最富有詩意的生活區域,也是隋唐以後文人墨客最喜歡遊歷的精神家園。

只是如果問一句:"江南到底在哪裡?"卻又是很難說出一個具體的範圍。


如果從字面來理解,江南就是長江以南的意思。這是一個與"中原"、"江北"等相對應的地域名,大體上所指的是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吳越地帶。

受長江和太湖流域等水體的滋潤,這一帶水土肥沃,百姓生活富裕,成為宜居的天堂。

如果從今天的行政區域來描繪,廣義上的江南包含了江蘇南部、上海、浙江、福建北部、江西東北部和安徽的東南部等區域。


不過,我們更傾向於將今天的長江三角洲沿線城市,也就是從江蘇南部到浙江北部,看成是江南文化的代表和核心。兩大美麗的天堂城市:蘇州和杭州,就在這一核心圈內。

只是經過千百年的發展,江南早已不只是一個地域名詞,而是逐漸演化成為了一個夢裡的水鄉、精神的家園。


自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的長子泰伯、次子仲雍為避讓王位,而來到今天的吳地無錫,就開始了對江南文化的開發。

之後經過晉永嘉之亂、唐安史之亂、宋靖康之亂等歷史上發生的多次戰亂之後,大量北人南渡,對江南文化的營造產生了巨大影響。

無論是晉時山水詩的創始人謝靈運、天下第一行書的作者王羲之,還是南宋建都杭州,這些人或事都讓秀氣的江南,從此不但散發著濃濃的書香氣,也籠罩上了重重的王氣。


所有這些都是讓江南從一個具體地名,抽象成為一種文化符號的重要基礎。

所以,江南這一概念不但是地理上的,也是文化上的。江南這個地方,從未曾被具體地確定過,但它不但靜靜地矗立在現實大地上,同時也美美地棲居在我們的心靈深處。

一千人心目中,有一千個江南。

只輕輕叫一聲"江南",我心就已迷醉!


生活似旅行,有緣即同行!更多旅遊資訊請關注本號:【筆尖上的旅行】,一個致力於讓文字帶上趣味和態度的頭條號!(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筆尖上的旅行


一提起江南,我想大部分人肯定會想起小橋、流水、園林和美輪美奐的徽派建築,會想起白居易那首膾炙人口的《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是中國人心目中永遠的“堆金積玉地,溫柔富貴鄉”,是堪比天堂的洞天福地。

然而,江南究竟指的哪裡?又包括哪些地方呢?

細細追究這個貌似簡單的問題,卻讓我吃了一驚,原來不同學科、不同人群所說的江南竟然完全不同。

從自然地理的角度說,江南是南嶺以北,洞庭湖、鄱陽湖以南,太湖以西的丘陵、盆地相間的地帶。注意,按照這種說法,江南的最北端不是長江,而是長江以南的洞庭湖和鄱陽湖,連人們熟悉的蘇杭也不在江南的範圍。對於這種說法,《中國國家地理》執行主編單之薔在《江南是怎樣煉成的》的一文中說:“這是地理學家眼中的江南,顯然不是大眾心目中的江南。”

從氣象學的角度看,淮河以南,南嶺以北,宜昌以東直到大海的這一大片區域都屬於江南。氣象學家的依據是,凡是梅雨覆蓋的地區,都是江南,而上面說的江淮及漢水流域正是梅雨的中心,所以氣象學上將其稱為江南。

從語言學上看,語言學家所說的江南與氣象學相似,語言學家認為長江中下游以南的中國南方地區屬於一個大的方言區,這個區域可稱為江南。


套用單之薔的話說,這些都是學者眼中的江南,顯然不是大眾心目中的江南。那麼大眾心目中的江南又在哪裡呢?

單之薔在《《江南是怎樣煉成的》講了這樣一個辦法:將地理學家、氣象學家和語言學家所說的三個區域重疊起來,我們驚奇地發現,這三個區域的交集在西湖和太湖周邊的蘇杭地區——其實,這才是每一個人心目中的江南。


民國年間那些事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自古就是很多人文人心裡的聖地,以才子佳人、煙雨水鄉文明,歷朝歷代文人的作品中都能找到江南的影子。但是,在中國地理區劃上並沒有江南,我們所說的江南,其實在不同時期不同語境中,所指不同。

行政區劃上的江南

古代,江南曾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行政區劃,如江南道、江南省等。現在的江西省,其前身為江南西道,這也是其省名的來歷。

先秦事情就有江南的概念了,指的是長江中下游的吳越等地,也就是今天江浙滬皖及江西一帶。

到了秦朝和隋朝,史書中的江南一般指湖南湖北江西一帶。唐朝設立江南道,範圍包括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江西、湖南、湖北長江以南部分,這是江南首次成為具體的行政區劃。

宋朝改為江南路,範圍逐漸偏移,皖南、蘇南等部分區域也被包括在內。

詩歌裡的江南

文人心裡的江南,與行政上的江南不完全一樣。例如,開頭我們提到的白居易的《憶江南》,最憶是杭州,次憶吳地,也就是蘇州一帶。蘇杭,是文人心目中江南的代表。

此外,十里秦淮的金陵、煙花三月的揚州,也都是文人墨客心裡最經典的江南。

現代人說的江南

個人覺得,現代人所說的江南,比上面任一種江南的範圍更廣。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的江南。

廣義上的江南,就是煙雨小巷、小橋流水,以及橋上那個打著一把油紙傘,身穿旗袍身姿婀娜的女子。

狹義上的江南,可能就是長江中下游的蘇杭南京揚州皖南一帶。


凡塵往事


南京景區導遊為您解答。

江南是被偏愛千年的地方。古有詩詞歌賦高歌江南,今有“江浙滬”免費包郵!

在中國歷史上與“江南”這個概念相提並論的還有七個,如“西域、河西、塞北、巴蜀、關中、中原、嶺南”,千百年來中國最富的地區毫無疑問就在“江南”地區。


那麼“江南”囊括了那些城市地區呢?“

老江南八大府”分別指的是:“江寧府(南京)、蘇州府、常州府、鎮江府、松江府(含上海),嘉興府、潮州府、杭州府”,此外廣義上的“江南”還包括長江以北揚州和錢塘江以南紹興和寧波。


在無數文人墨客心中“江南”是風光秀麗、詩情畫意之地,那麼最美的“江南”在哪呢?他們分別是

“三州一府”也就是“蘇州、揚州、杭州”以及“金陵府”


常有人說南京不屬於江南,請把這篇問答拍在他面前大聲告訴他:“南京不僅自古以來就是江南最美的地方之一,現在還特麼的包郵!”



文【南京小歐】

看完記得點關注哦~


南京小歐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在近代,江南是美好的象徵,有關江南的這些美好詩句,將他帶到了藝術的高度,從而可以永生。

說到“江南”一詞,人們並不陌生,歷史上乾隆帝六下江南,搞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連皇帝都知曉江南好,由此可見江南富庶之一般。

那麼,“江南”到底包括了那些地區,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長江以南嗎?乾隆皇帝所在的清代,似乎沒有什麼問題,傳統的杭、嘉、湖、蘇、松、常、鎮七府,可是天下糧倉,中國最富庶的地方,它們基本上也就是現代意義上的“江南”了。

“江南”引人注目是隨著歷史日益凸顯的。正所謂:“六朝之江南乃江南之江南,明清時之江南則是中國之江南,近代以來的江南已然成為世界的江南了”。

江南有很多象徵性的城市,比如歷史上的“揚一益二”,說的就是長江沿岸的城市,四川的成都第二,而居於江南的揚州,則拔得頭籌,由此可見當時“江南”的繁榮。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都在說明著江南實乃膏腴富庶之地。

漢代的江南包括了當時的豫章、丹陽及會稽三郡,大致相當於今天的皖、贛及蘇南地區,洞庭湖南北地區是江南的主體,而這一地區與我們後來熟悉的荊州範圍大致相當。

所以,到了東漢,人們把荊州及襄陽等地區,籠統的稱之為“江南”。


歷史三日談


“江南”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狹義江南多指江蘇南部的蘇州、常州、無錫等地區,浙江的湖州、杭州、紹興、嘉興等地區,以及上海共同組成的長三角部分地區。


地理上的江南範圍還包括安徽東南部的蕪湖、宣城、黃山、馬鞍山、池州、銅陵、安慶;江西北部、東北部的九江、上饒、景德鎮等地區。明清時期,江南主要是原江西省及江南省(江蘇和安徽合稱)以及浙江省北部地區。

廣義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西、湖南、浙江全境,以及江蘇、安徽、湖北、上海三省一市
長江以南地區。與唐代的江南道相比,少了涉及貴州省的部分。福建北部地區有時也被稱為江南。廣義的江南面積博大,地貌多樣,因而常被看做是“大江南”,這與氣象學中的江南範圍大致相符。江南四大米市、江南四大名樓都處在大江南的範圍。該區域囊括了著名的三山三江三湖——黃山錢塘江太湖廬山贛江鄱陽湖衡山湘江
洞庭湖,這三處山江湖流域分別是吳文化贛鄱文化湖湘文化的發祥地。 大江南的定義始於古代的區劃(江南道),也常有文學作品描述。如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是寫在長沙的事。


“江南”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是變化多樣的。它常是一個與“江北”、“中原”等區域概念相併立的詞,且含糊不清。從歷史上看,江南既是一個自然地理區域,也是一個社會政治區域。

在先秦時期已經存在江南的說法。據《

吳越春秋》“周元王使人賜勾踐,已受命號去,還江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與魯泗東方百里。當是之時,越兵橫行於江淮之上,諸侯畢賀,號稱霸王。”可知史書中出現的“江南”一詞,在東周春秋時期,最早指的便是現今浙江、江蘇和安徽等省一帶,也就是東周時的吳國越國等諸侯國區域。



古人這樣描繪江南之美: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


《世說新語·言語篇》亦載:“王子敬雲:‘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若秋冬之際,尤難為懷’”,“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而到了唐代,隨著江南經濟文化的發展,文人遊歷江南者進一步增多,詩歌中對
江南山水風物發表現就更為充分了:

楊柳閶門外,悠悠水岸斜。乘船向山寺,著屐到人家。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江天詩境好,回日莫令賒。(張籍《送從弟戴玄往蘇州》)

顧渚山邊郡,溪將罨畫通。遠看城郭裡,全在水雲中。(鄭谷《寄獻湖州從叔員外》)


手機用戶4142248477七王



輕素剪雲裳,共賞江南雪。

江南,
晴不如雨,雨不如雪。

一場席捲江南的大雪,讓我們彷彿穿越時空,回到唐詩宋詞江南里。


水鄉、古鎮、冬韻;

風花、雪月、美好。

人景相依,情景交融,

共同感受江南小鎮的詩情畫意。





月下草堂


文人心中的江南就是詩中描寫的那樣,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杏花煙雨江南。

所以,江南,應該從以下地方選出來。

江蘇蘇州的吳江地區,這裡我呆過一段時間,雨中的吳江,煙雨濛濛,美不勝收。魚塘里長滿了菱角,有撐著小船的採菱人,這就是夢中的江南浙江紹興,也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陸游題詩的沈園就在這裡。亭臺小榭樓閣。

浙江杭州。這個大家都知道的,西湖代表了江南

安徽宣城。宣紙的發源地,自然是文人墨客集中地,也代表了江南文化。徽派建築更是江南建築的代表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江南意象。

綜上,我理想的江南,江蘇蘇州吳江


花步亦錦


江南,顧名思義江南就是長江南岸就可以算得上是江南;不過長江橫穿中國大部分地區,這樣的解釋有點太廣義了!


古代文人墨客的詩句裡面,經常會寫到江南風景;小橋流水人家、魚米之鄉、以及園林風光,這些都是形容江南的詞句。

煙花三月下揚州,這句詩足以證明揚州是屬於江南的!乾隆下江南多次駐足揚州;隋煬帝也多次流連揚州,最終命喪揚州,揚州算是古人下江南必去之地!

有人說,江南是吳語地區;說吳語的地區都算是江南。這話說的也有一定道理,無語地區有蘇、錫、常等地都屬於江蘇長江南岸,應該算得上是江南。


而這幾個區域橫穿江蘇長江南岸大部分地區,江蘇長江南岸的地區應該都屬於是江南。

江南,江南,長江以南肯定是沒啥毛病的!

俗語說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兩地自古就是江南富庶之地!那麼杭州和江蘇長江南岸這些地區中間這一塊應該都屬於江南!

所謂江南,只是百姓從古至今的一種叫法,每朝每代都沒有法律上的劃分定義;但是江南肯定不會是長江北岸地區,這是改變不了的!

因為自古江浙地區就是商貿往來平凡,比較富庶之地;加上風景如畫,有山有水,文人墨客喜歡扎堆前往;所以蘇州、無錫、揚州、常州、江寧(南京)杭州、海寧、嘉興等地被冠以江南的代表,一說到江南很多人就會想到這些地方而已!


而江南只是一種叫法,並沒有固定的地區規劃,所以古人們所說的江南就是長江南岸,江浙滬地區!

而現代人要問江南是哪裡,可以說長江南岸的沿江城市都算是江南!

(個人觀點,不代表他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