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里孫少安如果接受田潤葉的愛,他們能幸福嗎?

青青子衿Si


應該說,孫少安與田潤葉結合,完全能實現愛情+幸福的完美結合。



《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安,田潤葉,有些比較深厚的愛情基礎,兩個人如果走到一起,或者說如果孫少安不是執著於家庭責任,與田潤葉走到一起,組成一個二人世界,完全可以組建一個幸福的家庭。



這一點與《人生》裡的高加林,劉巧珍完全不同,後者是落魄不得志,而被動接受了劉巧珍。所以當黃亞萍出現,能夠讓高加林進城成為城裡人,本來沒有基礎,或者說本來就沒看上的村裡妞劉巧珍就悲催了,這是與孫少安的最大不同。



如果孫少安接受了田潤葉,即使田潤葉村長父親阻撓,也奈何不了有主見的田潤葉,在這一點上,同樣善良但是軟弱的劉巧珍是不能與田潤葉相比的。



所以,兩個人結合的最大障礙不是田福堂,而是孫少安,孫少安作為長子的家庭責任。為了大家庭,孫少安寧可選擇相親,選擇能持家的賀秀蓮。


也許有人會說,不是門當戶對啊。其實,孫少安與田潤葉青梅竹馬,雖然家庭條件差一些,但田潤葉在城裡上班,吃國庫糧,加上孫少安的踏實能幹,小家庭一定比在村裡好很多。



那麼,孫少安為什麼執意不肯接受田潤葉呢?這正是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要展現給讀者的傳統理念的無奈,長子孫少安與孫少平不同,少平有了哥哥的後盾。才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四處闖蕩江湖。



所以,孫少安與田潤葉的分開,是魚與熊掌不能得兼的悖論,忠孝不能兩全,親情愛情不能兼收,像極了老媽與媳婦落水的難題。所以,路遙忍痛割愛,讓孫少安和田潤葉分開,而潤葉最後得到了自己現實中的歸宿,過上了平凡的生活。

孫少安的愛情的還是以悲劇收場,賀秀蓮勞累過度,得了不治之症,這或許就是作者對艱辛的農村生活的深深嘆息。


天地智庫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即使孫少安接受了田潤葉的愛兩人結合在一起,他們也註定是不會幸福的!他們都是平凡的人,在平凡的世界裡,浪漫和愛情不是生活的主調。況且,在那個特殊的大背景下,填飽肚子仍然是人們面臨的需要迫切解決的主要矛盾,這是生存的基礎。在這個鐵定的主要矛盾面前,任何理想化的想法與存在都是蒼白無力,經不住現實的考驗的。


首先說孫少安。孫少安雖然上過學讀過書,但是他很早就因為家貧而輟學扛起了鋤頭,過上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幾年的固定的農民式的生活,早已將他學生時代曾有過的對於未來的浪漫憧憬消磨得一乾二淨,他已經完全地蛻變成一個“成功的有文化的農民”,作為生產隊長,他對於農事的熟稔不亞於任何一個年長他幾十歲的老農民。作為生活的主角,農村和土地已經成為他的舞臺。是的,我們不得不承認,少安頭腦靈活,也很上進,一直在尋求改變,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全家爛包的光景,過上“人上人”的生活。但是,我們也注意到了,少安致富夢想的方式就是通過土地來實現,這已經是他的格局。我們必須承認的一點,孫少安是很有出息的一個人,但是隻有在農村這個特定的領域內,外面的世界不是他的舞臺。另外,少安是個孝子,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弟弟孫少平心氣高,遠走地區,家裡的一切都得靠他來支撐,這也無疑是他的牽絆。況且,他有帶領全村人民致富的雄心,這就更加決定了他這輩子離開土地的不可能性!

他縱然有再大的夢想,農村和土地才是他的根!



再說田潤葉。田潤葉的父親是大隊支書,二爸是城裡的高官,她家裡的條件算是農村裡的上等人家。且不說家裡不同意她和少安的婚事,即使是同意了,她和少安不會幸福還是有其他不可迴避的固有因素的。潤葉是縣城裡的教師,是吃公家飯的,以她的條件,再加上二爸田福軍的地位,追她的人是根本不會缺少的,相信不止李向前一個人。另外,有一個我們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田福軍夫婦。潤葉在縣城裡是靠她二爸二媽照顧的,對她視如己出,田福軍在當縣革委會副主任的時候,仕途是不明朗的。為了他的目的,他需要得到李向前父親李登雲的支持,於是,他老婆要將潤葉介紹給徐向前,他是默許的,這也是他的私心,因為田福軍的政治抱負遠比其他人大得多。這樣一來,

即使潤葉如願嫁給了少安,而她二爸田福軍在縣革委會處處受排擠、不得志的現狀必然會使得她良心難安。在他二爸最困難的時候她不去幫忙,在以後的日子裡也必定會和田福軍一家漸離漸遠的,這樣一種情況,她又如何能過得灑脫。況且,她和少安結合後,面臨的事情太多了,少安半癱的奶奶、年老的雙親、上學的弟弟妹妹、同樣爛包的孫蘭花一家,這遠不是靠理想的愛情就能維繫的。她不是賀秀蓮式的正宗的農村姑娘。說得簡單點,少安要的生活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也許潤葉能給得起,但是她將會為此付出更大的犧牲。當愛情的火花逐漸熄滅時,她才會明白什麼叫生活。生活是殘酷的,不是理想的!



最後,還有一點確實沒辦法不提,就是我們常說的共同語言。少安和潤葉的學歷和見識確實不在同一個水平上!看過《人生》的讀者應該記得,書中有個橋段。農村姑娘劉巧珍跑到縣城裡找到高加林時,跟他的對話很有意思,她說三星開拖拉機不教書了,巧玲高中沒考上;一會又說高加林家的老母豬下了豬崽,壓死了幾個,還剩幾個時,高加林打斷了她。而高加林和黃亞萍在一起的時候,他們聊的是天文、政治、時事等,並且時間永遠不夠用!高加林是愛過巧珍的,他們之間有過甜言蜜語的溫存,但是那不是真實的生活,他需要一個跟他有話語的人,因為他的精神世界是很豐富的,而巧珍很簡單,所以他會移情別戀。這正如《平凡的世界》中少安和潤葉是一樣的,少安的舞臺在農村、在土地,他會給潤葉講農事、莊稼等,而潤葉給他講外面的世界時,少安可能會突然說:“潤葉,是這,我該去喂牛了……”



因此,少安和潤葉的結合必然是不會幸福的,不一樣的思想就不適合在同一舞臺上表演。強行結合,只會演砸!


土豆情09


大家好我是【藍天】

《平凡的世界》是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

這本書給我整體的感受是壓抑的。如果《天龍八部》整體講述的是個求不得的故事,那麼《平凡的世界》講述的就是一個擁有卻又不能真正得到的故事。

而在這樣一個悲哀的前提下,又增添了太多的無奈與嘆息。

人一生有太多的妥協與無能為力,當一個人順分順水太久,那上天註定要釀造一個悲劇來讓你體會。

畢竟這就是生活最大的殘酷。


孫少安如果接受田潤葉的愛,他們能不能幸福我不知道,但書中也有說,

愛情啊!它使荒蕪變為繁榮,平庸變為偉大;使死去的復活,活著的閃閃發光。即便愛情是不盡的煎熬,不盡的折磨,象冰霜般嚴厲,烈火般烤灼,但愛情對心理和身體健康的男女永遠是那樣的自然;同時又永遠讓我們感到新奇、神秘和不可思議

所以因為他們之間有愛情,所以也意味著有著更多的可能與不確定性。


但我們又能預見性的知道,孫少安與田潤葉若真的在一起,那麼他們將面臨的艱難與苦難,遠比原著中的還要舉步維艱。

首先他們面對的不是外部的條件,而是兩人自身的潛在矛盾。

兩人的文化水平是有差距的,所以相比較兩人的世界觀也是有差距的。

潤葉家庭環境造就了她一個有著浪漫氣息的人,是感性的人。是更加偏執的人。因為這樣她對感情是拿得起難放下的,因為這樣她要承受自己的精神潔癖。也因為無知傷害了李向前的一家。所以田潤葉是感性的。而孫少安是現實的,他因為貧窮與責任,看得很清楚。他沒有那麼多優柔寡斷,也沒有餘地讓他肆意妄為。所以孫少安是理性的。

愛情可以讓生活錦上添花,卻未必能讓生活遊刃有餘。並且愛情是有保質期的,當激情期過後,面對漫長的平淡。將迎來真正的考驗,要知道再恩愛的夫妻 一生中也有1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何況兩人的感情基礎是處於純真而演化出來的產物。是不經世事的童年時代的記憶,是青梅竹馬的身後感情。而這是愛情嗎?

說是情竇初開或許更合適吧!


而外部因素就很多了。

田福堂是個固執的人,田潤葉與孫少安的結合,會讓他臉上無光與惱羞成怒。他是個不大度的人,是自私的人。他有著自己的小算盤,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有著頗為嚴重的控制慾。不好的事情一旦和他或是他本人掛上了鉤,他就會採取公報私仇的方法,折騰那個人一次。所以即使木已成舟,田福堂也能用各種手段把他們搞的雞犬不寧。

你要理解田福堂對他兒女深沉的摯愛。他心理認為他寧可女兒不找對象,也不希望有工作的女兒嫁個泥腿子,並且在書中曾寫

田福堂並不因為自己身體的垮掉,就想連累他的兒女,不,他就是掙死在山裡,也不能把潤生叫回來種莊稼。同樣的,他就算掙死也不會讓潤葉回到村裡當一個公社教師。


田福軍是潤葉的二叔,相對的也是原西縣革委會副主任。他是個有抱負的人。為了自己能在革委會有話語權,默認自己的妻子逼著潤葉嫁給李向前來拉攏李登雲。所以從這方面看,田福軍在革委會的前途並不明確,甚至很可能因為自己的性格讓自己落馬。

所以她需要田潤葉的婚姻成為自己的政治籌碼。雖然他未必會強人所難,但若潤葉和少安結合,田福軍能給的幫助其實很有限。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田福軍已經不再是副主任了。


孫少安這個爛包的家,勞力真正算起來只有孫玉厚與孫少安。孫少平坦白說活的很高尚,這樣的人順境時如魚得水,逆境時則頹敗消沉,所以他是不順的。但面對自己的內心他從不肯輕易妥協與讓步,一路來都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在走,但卻多半處於迷茫中。


而對於家的幫助卻也是很有限的,因為他有著自己的追求與理想。這個重擔,從沒有真正壓在他的肩上,他能做到的只是減輕家裡的負擔,用最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去拖累大哥的後腿。

而孫玉亭、王彩娥、王滿銀能做的只是拖後腿。

對於潤葉來說她沒有辦法來支撐這個貧瘠的家庭。而這個家庭也因為這份虧欠而心裡不安。

田潤葉對少安的愛遠沒有秀蓮來的厚重,潤葉再愛少安也只能把少安當做丈夫、愛人來看待。而秀蓮不同,秀蓮像母親一樣寵著愛著孫少安。因為這是她的愛情。她願意為孫少安付出一切勇氣。她可以為少安打架、做磚、不要命。她嫁過去的第一天就說過:“你笑,我陪你一起笑;你流淚,什麼淚我都替你抹乾”。她用自己的一生,在踐行這句話。

她的抱怨永遠不是因為自己才鬧的彆扭,它永遠為了這份愛,把身段放的太低,低到了塵埃裡。

少安從來不曾衝潤葉發脾氣,更不要說說髒話,可是少安在和秀蓮生活的過程當中,我們能聽到更多的是“我捶死你”等等。而這對任勞任怨的秀蓮看說這又是多麼大的諷刺啊!


田潤葉的單純只考慮到了精神上的滿足,遠沒有考慮生活的壓力。她還不曾真正理解跟著孫少安意味著什麼。

況且中國式的愛情和婚姻,往往不是由愛情這個唯一的理由來決定的。

它包含了太多的無奈和現實。


想念天空再藍些


我覺得不能!太多因素影響,生活就是茶米油鹽醬醋茶的平淡生活,愛情僅僅只生活的一小部分!而且隨著時間的僅有的愛情也會被磨滅,甚至原本的階級矛盾會更加激化!他們不會幸福!


少安和潤葉是青梅竹馬,都是那種單純美好回憶!沒有物質財富的干擾,沒有現實生活的壓力,更沒有家長長輩的制約,看著真的很甜,我也希望他們能在一起,然而,不是現實這樣的!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毋庸置疑的!少安最為長子,他肩上的擔子和責任讓他無法選擇潤葉,他清楚的明白自己和潤葉是有很多差距的,一個教師和一個普通農民的差距!就是階級的差距!男人的自卑和自大,都無法讓他們在一起,男主外女主內在少安心裡是基本的生活狀態,可是潤葉多少有些傷了他那男人的自尊!



再一個,就算潤葉嫁給了少安,我相信她也能吃苦受累,但是平時的嬌生慣養、生活習慣還是不能完全融入農村生活的,而且潤葉是有理想的,她要當教師,要為人民服務!無法甘心留在農村幫少安照顧這一大家子老小,一個在縣城,一個在農村,距離產生矛盾,後期肯定會有生活上的分歧!


最後,得不到家長們的祝福!起碼潤葉那邊是不會同意她嫁給少安的!潤葉父親田福堂的“門當戶對”的觀念阻礙他們在一起,階級觀念在長輩眼裡更加重要,而且她還有愛慕追求者李向前,李家在政治上可以更好的幫助田家,自然他們的結合會得到更多人認可!



以上種種,感覺潤葉都嫁不了少安,也不會有多幸福!反而秀蓮和少安、潤葉和向前才是更合適的!潤葉最後也愛上丈夫向前,還有了愛情結晶,很幸福,一起更好的過日子!


荰尒二0716


如果田福堂不搗亂,絕對可以幸福的。我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那時候城鄉結合的家庭很多,日子過得比兩個純農民結合的家庭要好,文中也有這樣的家庭,比如金波家。潤葉有工作,按當時的說法是吃商品糧的,有工資可拿,能見到錢,這一點就不知比農民強了多少倍,那時候農民掙的是工分,一年到頭都見不到現錢。另外,少安是村裡的骨幹,本身就有一定威望,再加上田福堂的助力,日子肯定妥妥的。別說兩個人沒有共同話題,少安潤葉是青梅竹馬,潤葉本身就是農村人出身,文章裡沒有顯示出潤葉對這個出身一絲一毫的鄙視,所以不會沒有話題。而且他們趕上了土地改革時代,如果他倆結合,少安得到福堂福軍的助力,起點要比文中高得多,少安也許就不是隻辦個磚廠的農民企業家了,那個時候,少安的眼界和見識也會遠遠高於潤葉。就是在文章中,直到最後,潤葉對人生和生活的感悟及理解也並沒有超越少安。少安和潤葉的悲劇不在於背景也不在於感情,而在於村支書田福堂的不認可不支持乃至打壓。潤葉的這個爹雖然也是個農民,但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村支書是個可以操控自己女兒愛人命運的農民,所以潤葉不敢反抗,少安也只能就範。


普通人讀名著


不能,他倆結合,無法突破的東西太多了。一個在農村經歷風吹雨打,一個是細皮內肉吃公家飯,結婚後,很快會出現各種胡思亂想,各種矛盾和心理不平衡。

少安家負擔很重,潤葉是很善良,只是要跟著少安在農村推動改革,經歷各種磨難,她未必都能理解和支持。加上她父親也不允許她走下坡路,他們註定不會結婚。

李曉霞死了,也是無法突破階層所限制,作者只能讓她死,不然她和孫少平的感情怎麼辦?

愛情很美,可能突破現實的有幾人?作者刻畫了這些悲劇愛情,就是告訴我們,愛情是兩個人的事,而婚姻是社會屬性,從古至今,多少故事都是這樣的。愛得再美,拿到現實裡,很快被現實擊斃。


心岸姐姐


分析下孫家的四個孩子:老大沒上過學因此就嫁給了王滿銀、老二很現實因此就踏踏實實的娶了一個踏踏實實的老婆過日子(當然這麼賢惠孝順的媳婦在農村也難有,因此最後得病死了),孫少平一直在抗爭、但他一定高攀不起田曉霞(最後女的死了,然後金秀給他表白時已經寫的很清楚了,但他成工人了、娶個寡婦),然後孫蘭香跳龍門了因此就可嫁高幹!是否有啥不同?四個孩子分別代表:農村糊弄一輩子的人、在農村想辦法過上好的生活的人、努力抗爭走出農村的人、通過學習跳出農村的人,四種層次的人對照四種不同的人生,這才是平凡世界該有的內容……田潤葉是第四種人、孫少安是第二種人,世界都不同……平凡的世界裡他們走不到一起、即使陰差陽錯走到一起也不會幸福!


白開水49796376


這個問題其實路遙在另一部作品裡說的很清楚了,那就是《人生》。孫少安和田潤葉就是《人生》中的高加林和劉巧珍。

這樣的愛情,文化背景太厚重,傳統思想阻礙太大,不可能突破,所以最終都不可能結合。其實,也只有這種愛情的壽命才是最長的,也是最讓人懷念的,也是最有文學色彩的。路遙安排的這種結果,正好死死的揪住了每個人的心!觸動了讀者心中那個最核心的東西!達到了一個文學高度。

那如果你硬要問,如果把這兩個人湊到一起會是啥結果。這樣的例子就多了去了,生活中到處都是因為愛情而走到一起的人,最後還不是分的分離的離,剩下幾對照樣還是平凡的人生!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人生有兩大遺憾:一個是,你夢寐以求的永遠得不到。一個是,你朝思暮想的終於得到了。

兩大遺憾,你喜歡哪個?


讀中玉


潤葉和少安從小一起玩到大,他們之間的感情其實更像是哥哥和妹妹的感情,其次他們之間就算放到現在的社會,也不可能會在一起,現代社會一個是農民,生活就靠種地,一個是縣城的教師,生活衣食無憂,家庭條件還相差那麼大,你見過現代社會有在一起的嗎?路遙在小說中把潤葉和少安的塑造還理想化了,兩個人都是非常優秀,有教養,努力,善良,不功利的人,試問在當時和現今社會有多少人既不功利也無畏去追求自己所愛的,兩個總得佔一樣吧,除非門當戶對,都是窮人,要麼都是富人家孩子,沒有經濟壓力,如果路遙讓他們在一起了,有點我們現在所說的像做夢一樣了,這樣寫的話怕是就沒有多少感召力和真實性了,路遙的《平凡世界》之所以如此感召人,是因為他說設定的情節和結局就是我們生活中的真實寫照,生活中的所面臨的無奈在書中呈現了出來。

其實我覺得少安和秀蓮在一起更適合,兩人不僅一起努力改變了貧窮的面貌,還讓我們看到了一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夫妻形象。




諾水河畔的少年


不能,n多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門當戶對真的很重要,當然現在的門當戶對指的很多方面。少安和潤葉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距,作為讀者很希望他們這對青梅竹馬在一起,然而這是一部現實的小說,註定他們會是不幸的。

家人的反對

潤葉的父親田福堂首先是堅決不會同意的,潤葉在那個年代屬於吃公家飯的,自然看起來是高人一等,田福堂怎麼可能會允許潤葉嫁給一個農民,即使少安人很好,有思想,也上過學。但進了城裡,自然希望女兒嫁的更好,而少安家的情況也不是隻有少安一個人,是一大家子的人需要照顧,上有老人,下有還在上學的孩子,過的是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

另外田福堂十分虛榮好面子,潤葉是他的驕傲,是他們家的驕傲,在回農村,等於丟了他的面子。沒有家人支持的婚姻是不完美的。

距離

如果潤葉不回農村,那麼一個在縣城,一個在農村,註定是來回奔波,那時候交通並不便利,也沒有便利的通訊工具,他們這樣長期以往,家庭生活註定欠缺,異地戀常常出問題,何況是異地婚,兩個人都要工作,要幹活,那麼一大家子人又誰來照顧。

如果潤葉回農村,如果是這種犧牲,作為讀者的我覺得他們真不適合在一起,潤葉一直在讀書上學,後又當起了老師,並沒有幹過農活,過重的勞動顯然對於她是吃不消的,但只照顧家庭,本來拮据的家庭將會更加窘迫。

三觀的不同

三觀即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環境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三觀,一個每天生活過的很粗糙,一個已經懂得用香皂,生活的更加精緻,他們在精神層面已經不在一起,又如何能長久,相信每個人周圍都有這樣的例子,你說風景很美,他說這有什麼好看的,其實長此以往,你會發現兩個人沒什麼話題,自然慢慢疏遠。



少安的選擇

少安是個很現實的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不能給潤葉帶來美滿的生活,秀蓮是他認為自己最合適的人選了,吃苦耐勞,可以幫助照顧家庭,一起打拼。也正是這些原因,是他放棄潤葉,選擇秀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