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里的中山城與中人城

縣有雹水,亦或謂之為唐水也。水出中山城之西如北,城內有小山,在城西,側而銳上,若委粟焉,疑即《地道記》所云望都縣有委粟關也。俗以山在邑中,故亦謂之中山城;以城中有唐水,因復謂之為廣唐城也。《中山記》以為中人城,又以為鼓聚,殊為乖謬矣。言城中有山,故曰中山也,中山郡治。京相璠曰:今中山望都東二十里有故中人城。望都城東有一城名堯姑城,本無中人之傳,璠或以為中人,所未詳也。《中山記》所言中人者,城東去望都故城十餘裡,二十里則減,但苦其不東,觀夫異說,鹹為爽矣。今此城於盧奴城北如西六十里。

城之西北,泉源所導,西逕郎山北,郎、唐音讀近,寔兼唐水之傳。西流歷左人亭注滱水。

雹水,“水出中山城之西如北”之雹水今稱逆流河,因從東向西流,故又俗稱倒流河。發源於唐縣城北東楊莊西偏北粟山(中山城)東部,流經北城子村東,北店頭村南,向西北經南張各莊村,至明伏村南入唐河。

郎山,疑與今狼山有關。

中山城,按上述註文雹水(逆流河)、相關地貌結合考古綜合考量即今唐縣北城子古城遺址[9]。

中人城,不少學者按“《中山記》所言中人者,城東去望都故城十餘裡”認為中人城即註文所謂之中人亭。位於今望都縣都亭村一帶,但路洪昌、李曉明在《中山早期地域和中人、中山其名》一文中通過鉤沉《史記》、《左傳》、《後漢書》等相關典籍後分析指出:“中山與中人, 在戰國時本來分別是國名和城邑名.......人們以中人城曾為戰國中山國都城, 漢初為中山郡治, 故將其稱為中山故城[10]”

而鑑於都亭一帶未有相關中人古城址,本文暫從路氏等所論。

《水經注》裡的中山城與中人城

唐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