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13 清雍正 紅釉小杯 (一對)

尺寸:直徑7.3cm

估價:RMB 100,000-200,000

成交價:345,000

“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二行楷書款,雍正本朝

說明:紅釉為著名的單色釉品種,永樂時正式燒製成功,於明代中後期一度失傳。直至清代康熙一朝,景德鎮御窯廠開始復燒此品種,雍正朝燒製工藝漸趨成熟,並在雍正皇帝的督導下達到頂峰。

此對小杯即為雍正時期仿永宣寶石紅釉器,弧腹,圈足,造型規整,所施紅釉釉質肥潤,勻淨瑩亮。底落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方框款。常見此形制館藏之作,多見雙圈款,如南京博物院和上海文物商店藏品。僅見竹月堂主人藏品中收藏一對同品種方框小杯,可為參考。紅釉之燒製即使在清代也並不容易,道光時期龔洵在所編的《景德鎮陶歌》中說:“官古窯成重霽(祭)紅,最難全美費良工。霜天晴晝精心合,一樣搏燒百不同。”可知要燒得純正之紅釉並非易事。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雍正時期的《胤禛行樂圖·圍爐觀書》及《雍親王十二美人圖》中都有此種紅釉小杯的出現,由此可見雍正皇帝對此類品種的珍視喜愛。

[來源]上海藏家珍藏。

[參閱]

1.《清代瓷器賞鑑》頁108,圖133;

2.《宮廷珍藏 中國清代官窯瓷器》頁209;

3.《五色瓊霞——竹月堂藏之明清一道釉瓷器》頁105,圖43。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14 清雍正 紅釉高足碗 (一對)

尺寸:直徑19cm

估價:RMB 100,000-200,000

成交價:345,000

“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三行篆書款,雍正本朝

說明:碗敞口,深腹,腹下收,梯形高足。碗內施白釉,瑩潤細膩,如冰似雪。外壁施紅釉,肥潤鮮紅,濃豔欲滴,光華內蘊,純美端莊。高足碗,於元、明、清三代較為流行,品種有青花、鬥彩、單色釉等。元時亦稱馬上杯、靶碗,敦實修美,雅緻端莊。此類高足碗曾在唐英督陶奏摺中提到,雍正十年,奉諭“將霽紅、霽青、黃色、白色高足靶碗,每樣燒造些,厚些的亦燒造些,以備賞蒙古王用”。可知此類高足碗曾用作賞賜品,作為民族交流友好的見證。本品造型敦實典雅,雋秀美觀,高足上中部凸飾弦紋,使整體線條增加起伏,避免造型視覺上的單調,體現了雍正朝極高的藝術品味。

[來源]上海藏家舊藏。

[參閱]《唐英督陶文檔》頁136。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15 清乾隆 仿汝釉羽觴耳杯

尺寸:長11.2cm

估價:RMB 80,000-120,000

成交價:3,220,000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書款,乾隆本朝

說明:耳杯化裁漢代漆器羽觴杯,外形橢圓、淺腹、平底,口沿兩側有半月形雙耳,形制精巧,我國甘肅省博物館收藏有西漢晚期彩繪夾紵胎漆耳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三國(吳)犀皮鎏金銅釦皮胎漆耳杯,即為此造型之本源。

本品通體施仿汝釉,瑩潤若脂。造型雋秀,處處閃現出線條的變化韻律美,釉色古雅厚潤,足部露胎處呈褐色。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雍正乾隆時期,御窯廠所出之顏色釉,摹古與創新並存,成就顯赫,肇啟清代御瓷藝術之巔峰,令後世不可企及,此杯小器大樣,器形端樸穩莊,典雅可嘉,為清乾隆期宮廷仿汝釉之成功典範,點綴案頭,美不勝收。同時期,羽觴杯也被運用於宮廷玉器的製作,有如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乾隆玉蕉葉紋耳杯和清乾隆碧玉耳杯。

羽觴為古人飲酒之用,飲時平端,雙手執耳。其特點是若想一飲而盡,飲者身體必須中平正直。東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的蘭亭舉行歷史上著名的祓禊活動,飲酒賦詩,以“曲水流觴”之法鬥詩罰酒,其中從上游戲水曲流而下的乘酒寬耳杯,即為羽觴杯。當時王羲之在酒後餘興下當眾揮毫,寫下了書法史上的名作《蘭亭集序》,成為後世歷代帝王正想追逐之最高書法墨寶。而“曲水流觴”的風雅餘韻亦感染了無數後世名士及帝王。

本器集漢代漆器之形與宋代汝窯之色於一身,更兼乾隆官窯之精工,完美詮釋了摹古與創新相結合的精妙。且本品流傳有序,出自中華民國大總統之曹錕舊藏,殊為難得。

[來源]拍品得自曹錕家族後人。

[參閱]

1.《中國美術全集 工藝美術編8 漆器》頁54,圖55;頁72,圖72;

2.《宮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畫意玉器特展圖錄》頁120-123,圖31-32。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16 清乾隆 青花瑞獸紋小高足盤 (一對)

尺寸:直徑7cm

估價:RMB 300,000-500,000

成交價:782,000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書款,乾隆本朝

說明:[來源]拍品得自曹錕家族後人。

[參閱]

1.《故宮經典—故宮青銅器圖典》頁34,圖19;頁130,圖102;頁156,圖124;頁159,圖127;

2.《清代單色釉瓷器》頁121,圖70;

3.《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頁85、頁288;

4.《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玉器(下)》頁187,圖153。

青花高足盤成對,小巧精緻,直壁淺腹,下承喇叭形高足。其造型應取法商周時期青銅豆而來,氣韻古樸,格調不凡。小盤內側光素無紋飾,外壁口沿下四道弦紋之間裝飾點狀花紋一週,主體繪飾六隻形態各異之瑞獸紋,近底部滿繪蕉葉紋,脛部連續幾何紋飾,近底足處復以四道弦紋間點狀花紋為飾。底足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款識字體規整流暢。

而本品造形並非單純模仿商周青銅豆而作,應為清朝慕古而創新的品種之一。借鑑商周時期青銅豆、青銅鋪與戰國時期漆豆的造型,將其巧妙地調整而成。此對小高足盤造型之源,應為清康熙青花魚龍變化紋豆(高足盤),可參考南京博物院藏品。而後同紋樣、同造型的藏品在乾隆時期繼續燒造,而本品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創新,與常見上述高足盤略有不同,不僅調整尺寸更小,直徑僅為7釐米左右,且高足為實心並非空心,款落於底足中心,而非圈足周。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17 清嘉慶 粉彩雕瓷和合二仙香插

尺寸:直徑12cm

估價:RMB 60,000-100,000

成交價:460,000

“大清嘉慶年制”

六字三行篆書款,嘉慶本朝

說明:我國焚香習俗歷史悠久,香插即為古人承放香道之雅具。古人為了驅逐蚊蟲,去除生活環境中的濁氣,便將一些帶有特殊氣味和芳香氣味的植物放在火焰中燃燒,這就是最初的焚香。宋人生活中將點茶、焚香、掛畫、插花,並稱生活中的“四藝”。因此焚香的習俗也帶動了品香工具的發展,本品即為一件瓷質香插,將實用功能與裝飾技藝集於一身,兼有藝術與實用價值。同類器具,多見於清宮收藏。

黃地粉彩瓷塑和合二仙香插,呈淺碟型,碟心瓷塑和合二仙。圓碟內外滿施淡黃釉為地,盤內口沿處繪一週藍料彩繪連續回紋,間以兩道金彩弦紋為飾。盤內一週貼飾道教八寶——古老錢、雙錢、銀錠、單錢、犀角、方勝、金錠及珊瑚。盤中心瓷塑粉彩和合二仙,二仙做並肩而立赤足童子狀,寒山紅衣藍裳左手託盒右手持蓋,拾得藍衣紅裳左手持蓋右手搭於寒山肩上,神情清秀俊朗,衣紋自然垂擺。三足金蟾攀爬於二仙童背上,昂首闊口巧做香插之用。蟾蜍一般認為是口吐金錢的神物,常與劉海同時出現,而在此類清代宮使用的香插中與和合二仙同時出現,可謂特例。盤底署礬紅彩“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本品是嘉慶一朝延續乾隆造型、技法所作,無論工藝、設色具有乾隆時期粉彩遺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曾為原為南京中央博物院藏品,現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乾隆黃地粉彩和合二仙香插,可為參考。除此,還有瓷塑西洋人物進寶、寶馬、寶象香插,由此可見,此類瓷塑香插應為乾隆時期創新作品,嘉慶時期流傳。

“和合二仙”是中國傳統典型的象徵形象,民間以和合為掌管婚姻的喜神,和合二仙並有“歡天喜地”的別稱。作為象徵“家庭和合”﹑“朋友和合” ﹑“夫妻和合”的“和合二仙”在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代,在民間廣泛流傳,而且形式多樣,在諸多門類的藝術品中均有呈現。

本品造型規整,貼塑緊實,釉色濃豔,人物生動。運用黃釉、金彩、松石綠、珊瑚紅、藍彩、紅彩、綠彩等各色,彰顯嘉慶官窯粉彩之精妙。

[來源]拍品得自曹錕家族後人。

[參閱]

1.《故宮歷代香具圖錄》頁 245,圖99 ;

2.《中國古代陶瓷藝術 明清彩瓷與顏色釉》頁114-115,圖47。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18 清康熙 青花通景人物故事筆筒

尺寸:直徑19.3cm;高16.4cm

估價:RMB 100,000-200,000

成交價:368,000

“成化年制”

四字二行楷書款,康熙時期

說明:本件拍賣標的處於保稅狀態下,詳情請見本圖錄《保稅拍品競買須知》。

[來源]

1.香港佳士得,1979年11月28至29日,Lot 182;

2.香港佳士得,2000年10月31日,Lot 899。

[參閱]《上海博物館與英國巴特勒家族所藏十七世紀景德鎮瓷器》頁240-241,圖83。

筆筒呈圓筒形,口底相若,直壁,玉璧形底,底部中心施白釉,胎體厚重,釉質細膩潤澤。外壁口沿處飾幾何紋一週,通景青花繪人物故事圖案,五位高士或立或跪獻酒進寶,其中二位跪拜於前,其一舉爵奉酒,另一口中稱頌,官靴獻於椅前,小童執壺立於其後,高官端坐屏風之前,寬衣大袖隨風飄動,神采奕奕,氣宇軒昂,身後環列侍從數人,或捧印或持劍,其後數組民夫抬箱挑擔,將手持斧鉞護衛前後,寓意“加官進爵”。底落“成化年制”寄託款。

加官進爵圖,為中國傳統流行的裝飾題材,歷久不衰,通常所見貢獻之物為官帽與爵杯,官帽表示加官,指官職提升,爵杯來表示進爵,《禮記》“禮器”記載有“貴者獻以爵”。爵的使用等級分明,不可越制。分封諸侯的等級“公、侯、伯、子、男”,稱為封爵,“爵”成為地位的象徵。

康熙青花以清豔明快、層次分明稱雄於清代瓷器,此時雲南珠明料被運用在瓷器上。這種青花色料提煉精純,呈色鮮藍青翠,明淨豔麗,清朗不渾,豔而不俗,有的呈寶石藍色,鮮藍而不火氣,用一種青花色料便可以在繪畫當中區分事物的陰陽向背、遠近疏密,發揮得淋漓盡致,所描繪畫面富有立體感。康熙青花有五個層次的色階,這種色階青花層次分明,一改元明兩代青花傳統平塗的單調畫風,使同一件器物中的青花髮色深淺不一,如同繪畫中所提倡的墨分五色,故康熙青花又有“色分五彩”或“青花分五色”之說。這也是康熙青花備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披麻皴系山水畫皴法之一,亦稱“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創始,如元·湯垕《畫鑑》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種:一種水墨礬頭,疏林野樹,平遠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狀如麻披散而錯落交搭,故曰“披麻皴”。董源在《瀟湘圖》中運用披麻皴來表現南方秀潤多姿的山水風景。披麻又分長披麻、短披麻兩種。披麻皴以柔韌的中鋒線的組合來表現山石的結構和紋理。此法善於表現江南土山平緩細密的紋理,董源多運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長披麻皴,董、巨所創江南山水畫派系即以披麻皴為顯著特點之一。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19 清康熙 釉下三彩花鳥紋筆筒

尺寸:直徑17.6;高14.5cm

估價:RMB 400,000-600,000

成交價:460,000

“大清康熙年制”

六字二行楷書款,康熙時期

說明:本件拍賣標的處於保稅狀態下,詳情請見本圖錄《保稅拍品競買須知》。

筆筒呈筒形,直口,平沿,玉璧底,瓷胎緻密。內壁施白釉,外壁以青花、釉裡紅及豆青釉下刻繪花鳥洞石圖,畫面中心太湖石屹立,芙蓉、菊花生於兩側,搖曳生姿,鳳鳥飛舞其間,底心內凹,圓臍內施白釉,臍內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整器洞石玲瓏,花草飄香,鳳舞翩翩,畫意生動,紋飾凹凸有致,構圖疏朗大方,以青花、釉裡紅、豆青釉呈現的藍、紅、綠三色相輔相成,溫雅含蓄,韻味無窮,系康熙官窯燒造稀少的品種,素為藏家所珍。常見紋飾以山水景物多見,如本品洞石花卉並不常見,館藏中以北京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的藏品可為參考 。

釉下三彩,又稱釉裡三彩或釉裡三色,是清康熙朝創燒的新品種,集青花、釉裡紅、豆青三種釉下彩技法於同一器身,先在素胎上刻劃花紋再加彩提亮,故燒成後紋飾清晰,富有立體感。青花以鈷為著色劑,釉裡紅以銅為著色劑,豆青則以鐵為著色劑,因三種彩料對溫度及氣氛要求不同,而使其燒製成功極為不易。

[參閱]

1.《故宮博物院藏 清盛世瓷選粹》頁55;

2.《胡惠春先生 王華雲女士 捐贈瓷器精品選》頁70-71。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23 清康熙 青花團龍紋杯

尺寸:直徑9.4cm;高6cm

估價:RMB 150,000-300,000

成交價:218,500

“大清康熙年制”

六字二行楷書款,康熙本朝

說明:本件拍賣標的處於保稅狀態下,詳情請見本圖錄《保稅拍品競買須知》。

杯口沿微撇,深腹弧壁,胎體輕薄,釉質細膩,晶瑩勻淨。整器內外皆施白釉,內壁光素無紋飾,杯心繪飾團龍一條,外壁以青花繪五組團龍,五爪團龍生動威猛,闊口巨鼻,鬍鬚蜷曲,鬣發飛舞,龍身宛轉,金光粼粼,大有呼之欲出之勢。底足青花雙圈內落“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青花色澤幽雅,龍紋栩栩如生,佈局疏朗,設計佳妙。

康熙十九年三藩之亂既為平定,康熙皇帝參考前朝,釐定內府制度,諸式器用遂成規制,瓷器一項亦委之珠山御器廠燒造,開啟清宮御瓷貢奉之例,其間佳器迭出,即有承前之作,亦見創新之品,大器渾厚,製作精良,小器玲瓏,巧奪天工。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間,青花器的鈷藍色調變化很大,從鮮亮到灰暗,包括多種不同的濃淡色調,但終以青翠明快、色澤濃豔、清新悅目和層次分明的色澤為主流,併成為清代之冠。《飲流齋說瓷》記:“清初康熙青花亦足雄視一代。”《陶雅》評論:“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青花一類,康青雖不及明青之穠美者,亦可以獨步本朝矣”。

[參閱]

1.《清順治康熙朝青花瓷》頁248,圖157;

2.《清康雍乾名瓷》頁49,圖版7。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25 清康熙 青花黃彩雲龍紋盤

尺寸:直徑25cm

估價:RMB 400,000-600,000

成交價:460,000

“大清康熙年制”

六字二行楷書款,康熙本朝

說明:青花黃彩是在明代發展而來,目前查閱資料,可見香港天民樓藏有隆慶青花黃彩龍紋菱花式盤,是為此品種之早期雛形。當時此類器以青花繪製主題紋飾,再於留白處填塗黃彩,故《南窯筆記》稱之為“青花填黃地者”。因青花與黃彩呈色溫度不同,所以此類器需採用二次燒造工藝製作,流程繁瑣複雜,故為明代御窯之高檔品種,並一直燒造至嘉靖朝。入清以後,康熙御窯廠繼承此項工藝並加以改進,以青花平塗底色並繪製紋飾細部輪廓,再於主體紋飾之上填飾黃彩,與前朝同類器相比,更為突出黃彩地位,尊貴之氣更甚。

本盤敞口弧腹,圈足內斂,盤形端莊規整。整器胎體堅實,釉層緊密,通體以青花留白手法繪製紋飾,盤心飾一立龍騰躍於雲中,內外壁分繪雙龍趕珠紋樣。五龍、火珠和雲朵均覆以黃彩,富麗堂皇,威嚴之氣盡現。黃彩下之青花呈藏青色,與藍黃二色相互掩映,搭配和諧,絲毫不顯突兀。盤底施白釉,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字體工整大氣。

此盤樣式為康熙朝所首創,後世循例燒造。據清代《國朝宮史》記載,藍地黃龍器為後宮妃嬪之日用器,品級高貴。本盤造型端莊,胎釉俱佳,所繪龍紋威嚴雄渾,頗具皇家氣勢,且整器流傳至今,頗為難得。同紋飾亦有碗之品種,可參考南京博物院藏品。

[來源]香港佳士得,2007年11月27日,Lot 1708。

[參閱]

1.《博古存珍—敏求精舍金禧紀念展》頁296,圖153;

2.《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頁72。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27 清乾隆 青花加彩花卉紋方瓶 (一對)

尺寸:高12.8cm

估價:RMB 800,000-1,200,000

成交價:1,380,000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書款,乾隆本朝

說明:本件拍賣標的處於保稅狀態下,詳情請見本圖錄《保稅拍品競買須知》。

[來源]香港佳士得,1995年4月30日至5月2日,Lot 676。

[參閱]

1.臺北故宮博物院《清康雍乾名瓷》頁114,圖84;頁149,圖123;

2.《故宮博物院藏御製詩陶瓷器》頁76-77,圖24。

本品方瓶一對,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書款,釉質細膩瑩潤,造型小巧,簡潔古雅,方正純樸,圖案秀美精緻,配色秀麗雅緻。瓶上先用鈷料畫出部分紋樣,高溫初燒後又加釉上彩料,釉上粉彩五色炫目,釉下青花亦有濃淡深淺變化,釉上釉下相互配合,天衣無縫相得益彰。口沿處有弦紋一週,又飾五色變形蕉葉紋,頸部繪一週如意雲頭紋,瓶身飾以對稱的大朵纏枝寶相花,花色明豔,枝葉葳蕤,線條優雅靈動。上下間隙繪紅彩蝙蝠和懸磬,寓意洪福齊天、吉慶有餘。瓶身底部飾仰蓮紋,足部繪三色迴文和青花弦紋。整器圖案精緻秀麗,寓意吉祥,設色嬌嫩可愛,與古樸大方不事雕琢的器型構成了趣味盎然的對比與配合。

方形器物製作不如圓形器物便利,著名督陶官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鑲方稜角之坯”不能用輪車拉胚,只能“用布包泥以平板拍練成片,裁成塊段,即用本泥調糊粘合”方器在燒造過程中也更易發生明顯的變形,故技術難度比圓器更高,傳世者也更加少見。與本品造型相近者,可參考臺北故宮博物院清乾隆粉彩開光山水四方瓶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粉彩題詩山水方瓶,兩件造型皆為方瓶,尺寸均大於本品。此對方瓶造型小巧可人,圖案絢麗美妙,又成雙成對,十分難得。乾隆帝雅好珍玩,尤愛奇巧異物,故中國古代御窯之技藝,於乾隆朝臻於極盛。《飲流齋說瓷》稱其“華縟極矣,精巧之至,幾於鬼斧神工。” 與此對方瓶可窺豹一斑。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30 清乾隆 御製青花夾洋彩通景“桃花源”圖雙耳活環大瓶

尺寸:高55.2cm;足徑16.7cm;足徑12.8cm

估價:諮 詢 價

成交價:50,600,000

[著錄]

1.《香港蘇富比二十週年》頁220,圖308;

2.《明清瓷器鑑定》頁516,圖123。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書款,乾隆本朝

說明:競投本件拍品,需辦理高估價拍品競買號牌。

瓶盤口,長頸中部微收,下部鼓突,兩側各置一墜環螭龍耳。頸下承橢圓型腹,圓潤飽滿,足部外撇,圏足。瓶頸足均以青花裝飾,上繪纏枝花卉間以螭龍紋,下呈如意雲頭紋與蓮瓣紋,畫工細膩,髮色深淺有度,活靈活現。器身細繪洋彩“桃花源”通景圖,施彩時用西方繪畫技法,柳樹與桃花設色深淺有別,江水以極淺淡的灰藍色料點染,水中巨石以披麻皴與斧劈皴繪製,器身上方以藍色彩料抹靄靄雲氣,畫面勾染皴擦,濃淡分水,立體感強。瓶口沿及耳上活環施金彩,口內與足底均施松石綠釉,底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礬紅篆書款。

[來源]香港蘇富比,1980年11月26日,Lot 409。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33 清乾隆 紅釉梅瓶

尺寸:高23.5cm

估價:RMB 1,500,000-2,500,000

成交價:1,725,000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書款,乾隆本朝

說明:梅瓶小口圓唇,短頸,豐肩,肩以下漸內收,近足處微撇,外底內凹成圈足,線條起伏優美,胎質細膩。瓶口及內部施白釉,外壁通體施祭紅釉,釉色均勻純正,色澤深沉凝重,與線條優雅的造型結合得天衣無縫,顯示出乾隆官窯瓷器造型規矩且不失優雅的風格。外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梅瓶是北宋時期創燒的一種器型,因口小僅能容梅枝而得名。又因瓶體修長,稱之為“經瓶”。宋代磁州窯瓷器上有書“清沽美酒”等文字,可知其最早為酒具,但遼墓壁畫中所見用來插花,可見又系陳設瓷。梅瓶是一種常見的器形,宋代後歷朝各代都曾燒製,只是器身隨著各朝審美而有所不同,明清時期的梅瓶從瘦長秀麗演變為矮而豐腴,無疑是人們審美觀念的轉變。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清雍正祭紅釉梅瓶,清乾隆鐵鏽花釉梅瓶。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宮廷原狀陳列中清貼黃小立櫃中可見與本品相近之祭紅釉梅瓶。

祭紅釉為明初創燒的一種高溫釉,以明代永宣時期最著名,故也名“宣燒”,或名“霽紅”,取其雨過天晴霞霽之色。由於燒製技術要求高,加之燒製材料短缺,宣德以後便日漸衰落,直至清康熙重新燒製成功,雍乾時又重達高峰,以後歷朝均有繼續燒製,但品質終達不到前代水準,故清代雍、乾兩朝之祭紅釉當屬極品。本品釉色沉著穩定,光澤瑩潤,器型端莊規整,胎體潔白細膩,為清乾隆時祭紅釉瓷器的佳作。

[來源]香港佳士得,2006年11月28日,Lot 1596。

[參閱]

1.《古陶瓷資料選粹》(卷二),頁260,圖230;

2.《清宮生活圖典》頁146,圖217。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36 清道光 胭脂紫地軋道開光粉彩五穀豐登碗 (一對)

尺寸:直徑14.8cm

估價:RMB 180,000-280,000

成交價:517,500

“大清道光年制”

六字三行篆書款,道光本朝

說明:[參閱]

1.《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琺琅彩·粉彩》頁244,圖216;

2.《琅環琳琅·松竹堂中國御窯瓷器珍藏》頁206-頁207,圖79。

粉彩碗成對,宮碗式樣,撇口,深腹,圈足,典雅端莊。碗外壁以胭脂紫色為地,施以軋道工藝,錦地上四面開光,內繪吉磬、如意、寶瓶、四季花卉、鼎、五穀、燈籠等博古圖紋樣,間飾金彩,設色明麗,寓意“五穀豐登”、“四季平安”、“吉慶有餘”,至為吉祥,開光間以粉彩俯仰折枝西番蓮為飾,富貴華美,盡顯宮廷節令的喜慶氛圍。碗內以青花繪裝飾紋樣,碗心雙圈內繪十字寶杵式花紋,內壁四周分別以青花料繪製宮燈四盞,兩兩對稱,平衡協調,燈穗飄逸,線條流暢生動。底部青花“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37 明初 龍泉窯龍紋畫缸

尺寸:直徑40.5cm;高29cm

估價:RMB 200,000-400,000

成交價:2,530,000

說明:[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自元廷在輿服制度上禁止民間使用“雙角五爪龍、八龍、九龍”等服飾,特定龍紋一度成為元明清帝王的專用紋飾,龍紋器被奉為最高等級的御用品。

有鑑於此,明初龍泉官窯的發現過程中,雙角五爪龍紋盤殘片是一條重要線索和依據。大窯楓洞巖窯址經文物考古部門正式挖掘後,數以噸計的官器殘片中,龍紋殘片比例極低。《龍泉大窯楓洞巖窯址出土瓷器》一書中,除數量稍多的洪武龍紋盤外(圖1),僅有一例永樂龍紋高足杯(圖2)。龍紋器的珍貴特殊性不言而喻。

而查閱各公私收藏相關著錄可知,明初龍泉官窯龍紋器遠不止大盤、高足杯兩種。僅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有內壁刻雙龍的龍紋碗(圖3)和外壁飾行龍的龍紋匜式盂(圖4)兩種。龍紋碗除龍紋飾於內壁一種,也見有飾於外壁式樣。此外,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有一件 “明龍泉窯海水龍紋梅瓶(圖5)”,亦作環壁的行龍式樣。該梅瓶式樣不見於大窯楓洞巖窯址所出的官窯梅瓶,其造型風格與同時期的景德鎮官窯梅瓶相一致,而龍頭形象則與臺北故宮龍紋匜式盂龍紋如出一轍。這幾種龍紋器均未見於大窯楓洞巖窯址。以此推知明初龍泉官窯的規模當不止楓洞巖一處窯址,還存在其他的燒造工場,明代龍泉官窯龍紋器或有更多種類。本品海水雲龍趕珠紋缸即是極為難得的一例。

該器尺寸較大,高29釐米,直徑40.5釐米,唇口,鼓腹下微斂,內圈足,胎體厚重,穩重敦實。除圈足底端澀胎墊燒之外,通體施青釉,外底釉層稍薄於器身。釉色青碧純正,釉質厚潤,瑩淨無瑕,堪稱明初龍泉官窯翠青釉之典範。元末明初文物鑑賞大家曹昭《格古要論》(成書於洪武二十年,1387)曾述及“(古龍泉窯)土脈細且薄, 翠青色者貴, 粉青色者低”,不僅時代之審美風氣可見一斑,“貴”字更見深意。

此缸不僅釉水一流,刻花龍紋更是精美無雙。主題圖案是兩組環壁的行龍趕珠紋,近底處刻飾海水江崖紋,隙地滿布雲紋。行龍身披火焰,彰顯明代之“火德”,奮髯騰驤,鱗爪飛揚,朵雲飄逸如飛,寶珠火焰若舞,海水波濤怒卷。線條刻劃細膩精準,生動流暢, 整個畫面氣勢恢宏,而細節處纖毫不紊。其紋樣雖未見於楓洞巖窯址,其深邃高超刻工,繁縟精美的紋飾風格則與楓洞巖窯址所出的明初官器如出一轍,宮廷氣息濃郁。

另與上述幾種明初龍泉官窯龍紋器比對可發現,本品龍紋與已知明初龍泉官器的龍紋特徵存在一定差異,而更接近景德鎮官器的龍紋特徵。已知幾種龍紋器,除大盤(包括圓盤和折沿盤兩種)龍紋為倒掛式降龍式樣之外,均為行龍式樣。各器龍紋並無大的分歧或變化,且式樣相對單一。然同是行龍,龍泉官窯與景德鎮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簡而言之,前者由於以刀代筆,龍紋更見犀利剛勁。如龍頭五官更清晰,毛髮更精煉,伸張的四肢曲直分明,尤其趾爪刻劃如鷹爪。而後者繪飾靈活,線條上有一種“曲線”優勢。比對本品龍紋則發現,無論龍頭部上豎的頭髮及四肢肘部毛髮,還是及四肢線條,趾爪式樣,幾乎每一個細節均更接近景德鎮官器龍紋。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40 元 紫定盞

尺寸:直徑15.2cm

估價:RMB 180,000-280,000

成交價:345,000

說明:此件斗笠式碗,廣口、小圈足。斜壁微弧,線條自然而流暢。器物滿釉,施醬色釉,釉色勻淨、溫和。胎質細膩、潔白。為定窯瓷匠高技藝之典範代表。定窯以白釉器居多,醬釉者較少見。

[參閱]《La ceramique chinoise ancienne》頁65。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42 清乾隆 剔彩集仙寶盒

尺寸:直徑28cm

估價:RMB 400,000-600,000

成交價:805,000

“集仙寶盒”四字雙行楷書款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說明:盒木胎,六角形,底髹朱漆作錦地,之上作十三個開光,分別為頂面一個,上下側面各六個。開光內作剔彩,均以黃漆作錦地表現天,黑漆作錦地表現地。頂面開光亦為葵瓣式,內有亭閣樓臺,一高仕倚於桌几之側,旁有幾人圍繞,另有二人攜而來。桌几之上作展開手卷,旁置筆墨、硯臺及文房用品。近處為山石樹木,遠處則是朵朵祥雲,整體畫面頗具文人氣息。上下側面共計十二個開光,內亦作高仕題材紋飾,如攜琴訪友,松下童子,東坡題壁等。內髹黑漆,頂蓋之內陰刻戧金“集仙寶盒”四字,底內陰刻戧金“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通觀此盒,具有乾隆朝雕漆的典型風格。首先是主題紋飾的設計,共計十三組,紋飾內容達到了相互呼應和統一;其次則為外部髹漆的技法,使得朱漆明亮,黑漆低沉,色澤清晰分明,且純度較高,質感強烈;再次為用刀的技法,對於人物五官、衣褶、山石樹木等,以及錦地的細節,均表達地清晰到位,刀工自然流暢,磨工乾淨利落;最後則是內部所髹黑漆,髹漆平整,亮如鏡面,代表了乾隆時期對於大漆使用的最高水平。

[來源]紐約蘇富比,2010年9月15日,Lot 334。

[參閱]《和光剔彩:故宮藏漆》頁121,圖108。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44 清乾隆 剔紅五龍圖葵瓣式盒

尺寸:直徑35.5cm

估價:RMB 800,000-1,000,000

成交價:1,380,000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書款

說明:[來源]紐約蘇富比,2005年4月1日,Lot 224。

盒木胎,上髹朱漆,作八瓣葵式。頂面及上下側面均作開光,開光外圍剔刻的纏枝蓮紋飾。頂面開光內,作海水紋地,上有五龍圖,其中一龍佔據中間位置,其餘四龍將其環繞。上下側面開光內作錦地,並作各式博物圖共計十六幅。底髹黑漆,底心朱漆寫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此盒漆色偏橘紅,帶有乾隆朝漆器的典型特徵。海水紋的雕刻,每一條波浪一刀成形,線條流暢自然,層次感極強。而對於龍的刻畫,亦達到了乾隆朝最高的水平,其五官清晰,不怒自威;身姿環繞,且每條龍之間相互呼應。乾隆一朝,偏愛以龍為主題,其中給漆器中可見三龍、五龍、六龍及九龍。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45 明 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貫耳瓶

尺寸:高12cm

估價:RMB 200,000-400,000

成交價:402,500

說明:本件拍賣標的處於保稅狀態下,詳情請見本圖錄《保稅拍品競買須知》。

貫耳瓶最早源於士族投箭娛樂的投壺,後世演變,均有仿造,器型或大或小多有變化。此貫耳瓶立身,長頸,頸部設三道鎏金弦紋,上部弦紋間兩側置貫耳,以深藍為地,其他腹外壁以湖藍色為地,通體滿飾纏枝蓮紋,紋飾極盡妍麗,掐絲流暢,下承鎏金圈足,底亦鎏金,鏨刻“景泰年制”四字款。景泰年間因掐絲琺琅工藝精絕自成特色,故而多以景泰年號名之。此瓶造型小巧,用色妍麗,設色準確,符合宮廷審美標準。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47 明 銅鎏金風帽觀音 (一尊)

尺寸:高18.2cm

估價:RMB 3,800,000-5,800,000

成交價:4,370,000

說明:此尊菩薩立像完美的展現了中世紀觀音造像所特有的風格,頭披通肩長巾,頭飾中間有化佛–阿彌陀佛,因其身份的重要性標誌,耳邊各有一發瓣垂至腰部,並在肩部分段打結,化佛兩側有祥雲紋,華美而精緻,目光微俯視,面龐圓潤,神情莊重,裝飾華麗,雙手姿勢柔美,於胸前持一蓮花, 衣紋簡潔寫實,線條流暢,質感極強。體態修長飽滿,兩腿筆直,雙足各踩一朵蓮花立於束腰方座之上,是件難得佳品,與此像相似的一件收藏於北京故宮。

本拍品的造像風格與朱勒斯·斯彼爾曼中收藏的一尊遼代菩薩相似。遼代造像融入了許多契丹民族的元素,譬如菩薩的高冠,髮簪是取材於契丹貴族的頭冠,豐圓的面龐則與契丹的民族完美相同。《遼史》記載,遼太宗耶律光曾奉觀音菩薩為家神,由此因緣,上行下效,在帝王品味的帶動下,觀音造像也成為了遼代佛教造像中極為重要的題材。

[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參閱]A&J SPEELMAN《BUDDHIST WORKS OF ART》頁14,圖6。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48 清乾隆 御製瑪瑙雕龍紋蟈蟈葫蘆形鼻菸壺

尺寸:高5cm

估價:RMB 300,000-400,000

成交價:1,035,000

壺內底足部暗刻“乾”字款

說明:[參閱]

1.《中國鼻菸壺珍賞》頁47,17號。

2.《故宮博物院藏明清蘇作文物展》頁95。

沈初《西清筆記》稱“葫蘆器,康熙間始為之”,康熙藝匏已達極高水平,以為形制渾樸,可勝金玉,而於禁院豐澤園內擴大種植,由內監司其事。至乾隆年間,吳士鑑有“乾隆間所制者尤為樸雅”之論。清宮匏器,除供御玩,亦饋贈鄰國君主,賞賜王公貴族。然本品仿生而作,然宮廷富貴之氣躍然而生,堪為大師手筆。整體玲瓏纖巧,令人愛不釋手。煙壺呈蟈蟈葫蘆形,小口短頸,臥足。溜肩鼓腹,脖、肚三停勻稱,頸部內斂,外形極為少見的仿匏器形壺體。葫蘆煙壺上配白玉口框及紅珊瑚高蒙心蓋,玳瑁匙,選料考究,紅珊瑚蒙心蓋取高浮雕螭龍紋而成,雕刻精巧細緻。壺身取材上等瑪瑙材質雕琢而成,腹部通體淺浮雕一條螭龍騰躍於雲間,神態兇猛,龍體矯健、飄逸,騰於雲間遨遊。周身環視祥雲,交疊懸停,氣韻生動,愈顯得神龍騰雲駕霧,氣勢神聖不可侵犯。雲龍相互映襯,與壺蓋的螭龍紋亦相得益彰,雕刻內容極為豐富,使得主題紋飾更加鮮明。大大提升了此壺的綜合藝術水準。自古瑪瑙顏色豐富,千變萬化,於清一代常用於製作鼻菸壺的首選材料,本品即用來模仿明清時期蓄養鳴蟲的蟲具——匏器蟈蟈葫蘆的色澤選材黃瑪瑙追似而巧加雕刻。最為別具一格的是煙壺內底陰刻“乾”字暗款,可謂巧奪天工之作。因煙壺小口膛深,則可見其銘刻,需要高超的工藝,為少見的乾隆時期宮廷瑪瑙雕刻佳作。

據《清檔》記載,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七月二十五日:“太監胡世傑交甘黃玉提樑卣一件,傳旨:著朱彩照‘禾亭’二字,刻在提樑卣內底上面;‘乾隆年制’四字,刻在提樑卣底外面;再‘永寶用’三字,刻在蓋內。欽此。”《清檔》有詳細記載乾隆帝欽命造辦處玉工刻銘史料,玉工之技藝深得乾隆帝讚許,有玉器在內底上琢刻暗款,和此壺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能夠從《清檔》中發現並映證有明確造辦處玉工的作品。可見此壺對於研究清代宮廷鼻菸壺及玉器雕刻,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作用。縱觀此壺雲龍紋飾,從造型和雕刻手法上與檔案中記載的乾隆宮廷設計者姚宗仁的一件“日月合璧合符陳設”上的雲龍紋飾風格極為相似。可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明清蘇作文物展》頁95。檔案記載:“(乾隆十二年正月)二十七日副催總六十七持來司庫郎正培等押帖一件,內開為十一年十月十六日姚宗仁做得日月壁合符陳設木樣一件,並甘黃玉一塊呈覽,奉旨:照樣準做”。乾隆檔案中明確記載姚宗仁是乾隆早期宮廷玉器最重要的設計者,且可以留下自己名字的玉雕大師,他在玉器方面的知識和技術非常全面,既能鑑定,又能設計,還能雕刻,乾隆皇帝經常指名有他設計玉器。綜合上述,對照此件鼻菸壺紋飾,有典型的姚宗仁設計玉器風格,而煙壺內底陰刻“乾”字暗款,此類鼻菸壺數量更為珍罕,應為乾隆鼻菸壺中蒙皇帝手澤的珍品。我們不難推斷:此件鼻菸壺極有可能為當時乾隆皇帝命姚宗仁,按照旨意設計雕刻製作專供乾隆本人把玩御用的一隻鼻菸壺。故其藝術及收藏價值之高實乃毋庸置疑。

在已知鼻菸壺的著作和拍賣見過兩、三隻和此壺同類造型的,都是光素不加工藝的,且全為料的材質所制。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50 清乾隆 御製剔紅人物鼻菸壺

尺寸:高6.9cm

估價:RMB 250,000-350,000

成交價:322,000

說明:本件拍賣標的處於保稅狀態下,詳情請見本圖錄《保稅拍品競買須知》。

煙壺呈扁瓶形,似壽桃,平口,束頸,豐肩斂腹,底承橢圓形圈足。此件鼻菸壺為典型宮廷御製扁壺式造型,整體造型莊重規整,美觀大氣,胎質平滑細膩,器表裝飾精美,光澤明亮溫潤,予人呈現高貴典雅之感。器身整體採用雕漆剔紅工藝,以銅為胎,上髹數十至百餘層厚漆,加以精細工法雕琢而成,滿雕紋飾,頸部剔地飾花瓣紋及回紋一週,壺身一面以紋錦地剔刻車伕與童子交談的場景紋飾,另一面以文錦地剔刻亭臺樓閣人物紋飾,人物神態愜意,駿馬灑俊,腹部肩部及飾山石樹木,其間巖巒逶迤,怪石嶙峋,樹木掩映,茂林深處,亭榭顯現,意境幽遠,雕刻深峻而不顯呆板。紋飾繁複精細,莊重典雅,造型優美大方。細節表達條理清晰,一絲不苟,從剔紅刀紋可見漆層極多,同時剔面層次均勻,刀口流暢。縱觀此壺,器形沉穩端莊,全器漆色鮮紅,色彩純正,佈局層次分明,雕刻筋脈舒捲有力,刀法渾厚宛轉,藏鋒不露,紋飾精緻華麗,宮廷氣息濃郁,是一件難得的宮廷造辦處御製漆壺藝術珍品。

漆器剔紅技法成熟於宋元時期,發展於明清兩代。明黃成《髹飾錄坤集雕鏤第十剔紅》中寫道:“剔紅,即雕紅漆也”,剔紅作品不僅“藏鋒清楚,隱起圓滑,纖細精緻”,而且製作費工費料,工藝流程相當講究、複雜。在眾多不同材質的宮制鼻菸壺門類中,只有銅胎雕漆一個品類,前後只生產了幾十年,主要因為製造工藝繁瑣,通常此類小型漆器亦需經上過二三十道漆,而以銅為胎,可以增加胎體強度,使煙壺不易受損,在已知的全世界鼻菸壺收藏中,宮制漆壺僅知幾十只而已。

如此件御製銅胎剔紅人物故事鼻菸壺雕刻層次多,紋飾繁縟,做工嚴謹,用刀較晚明更加鋒利,呈現出清乾隆時期漆雕華麗精巧的典型風格。這種制式、工藝特徵的剔紅鼻菸壺在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均有收藏,鮮明地體現出乾隆一朝的漆雕工藝水準。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55 清乾隆 白玉雕笸籮紋葫蘆形鼻菸壺

尺寸:高6.7cm

估價:RMB 180,000-280,000

成交價:207,000

說明:本件拍賣標的處於保稅狀態下,詳情請見本圖錄《保稅拍品競買須知》。

煙壺呈扁平葫蘆形,比例勻稱,秀美圓潤,工藝精湛。口微撇,溜肩弧壁,束腰,橢圓形足內凹。壺身白玉質地,素白無暇,淡雅溫潤。造型規整飽滿,掏膛乾淨利落,壺口配銅鎏金託紅珊瑚圓蓋。壺體滿刻笸籮紋,紋飾連綿起伏,凹凸錯落得當,極富肌理美感,氣息渾然一體。葫蘆形壺身腰部薄意雕刻包袱紋,佈局合法度,文靜秀美。

此壺仿生而作,造型渾圓豐腴,甚是肖像。葫蘆,通“福祿”,寓意吉祥。立意新巧,寓意吉祥美好,表達了主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玉質純淨,毫無雜質,造型雅緻,紋飾繁而不亂,一刀一刻運營精準,頗見風骨,琢制技藝高超,乃藝、材兼顧的上佳之作。表面打磨極為精細,順滑無比,令人愛不釋手。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56 清乾隆 白玉撥劃御題詩牡丹紋葫蘆形鼻菸壺

尺寸:高7.2cm

估價:RMB 800,000-1,600,000

成交價:1,092,500

御題詩文:「御題牡丹」

鄭人擬贈楚人佩,香色都稱絕代材。

設使花王思籲俊,蒲輪空谷自先推。

說明:賦詩,為乾隆皇帝終身嗜好。他總是在詩詞歌賦的文藝創作中寄情娛樂,曾自述:“幾務之暇,無他可娛,往往作為詩古文賦,文賦不數十篇,詩則託興寄情,朝吟夕諷,·····”時人謂之:“詩尤為常課,日必數首”,“御製詩每歲成一本,高寸許”,因此,弘曆在其八十九年人生中留下四萬多首詩給後人,堪稱空前絕後。當中不少是贊詠古今名花的詩文,反映弘曆機暇清賞的心得和愉悅。嗣承大位之後,他往往雅興十足地將此番贊詠之情移至御製器物之上,以“一器多花多詩”和“一器一花一詩”的造物組合付之成器,使得一物之內,詩畫相映同輝,書法印章各見真味,成就有清一代御製器物藝術創造的非凡篇章。近人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記載:“康雍乾三朝繪畫不題字之品為最多,有題字者較少,若題字必精楷,又以御製詩為至珍貴。”反映在同時期其它材質上,本壺即是一例。

本品造型尊貴典雅,線條起伏優美,呈扁平葫蘆形,撇口束頸,淺凹口,溜肩斂腹,平底。壺腹扁平飽滿,口洞琢磨嚴謹,掏膛規矩充分。壁薄體輕,厚薄均勻,大氣規整,觀整壺造型極為秀美,且不失端莊之氣。蓋為金鑲 寶頂蓋,更顯全器寶光瀅瀅。

壺身以上等和田白玉為材質,玉質細膩溫潤,用料考究,正體現了乾隆時期玉質之特點,作者極具匠心,壺身轉角過渡銜接自然。壺身兩面撥劃工藝,一面撥劃洞石牡丹花卉兩樹,所刻劃花枝頗為生動,葉蔓婉轉纏繞,有條不紊,花朵層疊綻放或綻放枝頭,風姿綽約,或含苞待放,楚楚動人,似有暗香。周圍點綴有奇石仙芝,營造出一片清新雅逸之妙境。另一面上撥劃過牆牡丹枝葉,枝葉翻轉自如,迎風招展;下腹則撥劃陰刻隸書乾隆御題牡丹詩文:「鄭人擬贈楚人佩,香色都稱絕代材。設使花王思籲俊,蒲輪空谷自先推。」字跡工整豐腴,骨肉勻適,張弛有度,灑脫奔放,卻又古雅端莊,筆力雄健,氣度不凡。如冠裳珮玉,情文流暢,令人起敬,常人當莫之能為,彰顯出其高貴的宮廷御製身份。其詩文出自乾隆御題《錢維城花卉四種》四首中的《右牡丹幽蘭》,詩錄於《乾隆御製鑑賞名畫題詩錄》三集(一),卷二十七。

錢維城,清江蘇武進人,字敏磐,號幼庵。乾隆十年狀元,官至刑部侍郎。擅畫,初從陳書學花卉,後刻意畫山水,得意於石谷、麓臺之間,筆墨拙厚,足與張宗蒼雁行。

詠畫,亦詠物。每種花卉題詠,可見乾隆對錢氏花卉欣賞之甚,亦可見其作詩作書之勤。一個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帝王能如此愛好文化藝術,至為難得。雖然此畫作目前尚未見到原作,但縱觀從此壺牡丹幽蘭紋飾及御題牡丹幽蘭七絕,可想而知,當時乾隆皇帝對牡丹幽蘭的鐘愛程度,歲命宮廷造辦處玉工按照畫作為樣,精心設計雕刻於自己賞玩的鼻菸壺之上,創造出如此典型“內廷恭造”式樣的玉作鼻菸壺,從側面不僅窺視出乾隆皇帝對錢維城畫作的喜愛,而且映襯出其對牡丹幽蘭鍾愛的高雅情懷。

本品屬於“一器一花一詩”式樣的御製煙壺,其讚頌對象為牡丹花。牡丹是我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其花嫵媚多姿,芳香馥郁,因而與芍藥並稱花中二絕,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又被稱為“五月花神”。開卷延展,畫詩書皆俱,猶如一幅賞心悅目的兼工帶寫花卉畫,在體現皇家氣度的同時,盪漾出一份婉約的文人意趣,與雍正已降的琺琅彩瓷器可謂一脈相承,令人稱道。本品將乾隆皇帝的詩情與宮廷書法、繪畫藝術融冶為一體,藉玉器鼻菸壺為載體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它不但寄託了乾隆皇帝對牡丹的無限情緣,亦匯合了詩畫之妙,令文人之雅臻於無窮之佳境。

本品器形雖小而玉佳形美,通體滿溢文人情愫,雕者刀工利索果斷,紋飾描繪清晰,風格古拙老道,堪稱技藝超群,足見玉人之功力及心血。加之“葫蘆”諧音“福祿”,寓意吉祥。作為存世數量極少的宮廷御題詩鼻菸壺,工藝精巧絕倫,品級甚高,在視覺上既凸現了皇家工藝內造之氣,又體現了帝王內心高雅情懷,當是乾隆宮廷御用鼻菸壺中可遇不可求之完美妙品。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64 清道光 大溪洞梅花紋端硯 (一對)

尺寸:16.6×14.1×2.1cm

估價:RMB 300,000-400,000

成交價:345,000

銘文:道光甲午,廬宮師重開端溪大西洞名石。

說明:此組端硯近方形,系端溪佳石所制,色灰紫,質地堅實細膩,呵氣成暈,細膩溫潤,有翠斑、冰紋、子母青花、魚腦碎凍等名貴石品。一硯正面淺開硯堂,上端浮雕梅花數枝,枝條掩映中,弦月為池,硯背雕浮雲幾縷,構圖典雅,蕭疏散淡。硯背以隸書銘“道光甲午盧宮師重開端溪大西洞名石”十六字,書法工整,文人氣息濃厚。盧宮師即盧坤,廬坤身為兩廣總督,亦好文房雅玩,於道光十三年以二代欠辰,重開大西洞,得佳石頗多,後人稱為“盧坑”。

另一硯面上部浮雕一枝寒梅伸展而出,迎風傲放,仙風道骨,佔盡風情,雖虯曲彎轉卻不沒其骨,煞是動人。硯背上部雕雲紋幾縷,刀法純熟,刻畫精緻。

此組方硯雕琢梅紋相得益彰,左右呼應,不由使人想起林和靖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頗有韻味。整硯線條挺拔,方正典雅,若得此對硯置於案頭,定覺有暗香撲鼻之感,就著墨香,沁人心脾。硯均原配硯盒,極為考究,實為案頭珍玩。

盧坤(1772-1835),字靜之,號厚山,順天府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嘉慶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歷任兵部主事、兵部員外郎、兵部郎中、廣東惠潮嘉道、山東兗沂曹濟道、湖北按察使、甘肅布政使、廣西巡撫、陝西巡撫、山東巡撫、山西巡撫、廣東巡撫、湖廣總督、兩廣總督等職,並以任陝西巡撫期間在平定回疆叛亂時轉運糧餉有功加太子少保。卒後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諡敏肅。據記載,盧坤撰有《秦疆治略》,纂有《廣東海防匯覽》。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65 清康熙 御賜孫勷松花石硯

尺寸:14.4×9.9×1.5cm

估價:RMB 2,200,000-3,200,000

成交價:3,450,000

[著錄]

1.楠文夫《硯臺-中國的硯》頁211;

2.《名硯辨》文物出版社頁508;

3.楠文夫《文房至寶-硯.墨.筆.石印》頁207。

硯背銘文:以靜為用,是以永年 鈐印:康熙宸翰

硯側銘文:賜翰林院提督四譯館太常寺少卿臣孫勷

康熙五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

說明:[參閱]

1.清 康熙 松花石苔紋硯(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品埒端歙:松花石硯特展》(臺北:故宮,1993),頁96;

2.清 康熙 松花石歲寒三友圖硯(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品埒端歙:松花石硯特展》(臺北:故宮,1993),頁90;

3.清 康熙 松花石嵌魚化石雙鳳硯(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品埒端歙:松花石硯特展》(臺北:故宮,1993),頁60。

[參考]中國嘉德2010春季拍賣會翦淞閣-文房清供專場2427號拍品,成交價:4,256,000。

松花石產自東北吉林松花江畔,成為官硯硯材則在康熙年間。清聖祖相當自豪能發掘此曠世硯材,親撰〈制硯說〉以志之:

盛京之東,砥石山麓,有石礧礧,質堅而溫,色綠而瑩,文理燦然,握之則潤液欲滴。 有取作礪具者,朕見之以為此良材也,命工度其小大方圓,悉準古式,制硯若干方,磨隃糜試之,遠勝綠端,即舊坑諸名產亦弗能出其右。爰裝以錦匣,臚之棐幾,俾日親文墨。寒山磊石,洵厚幸矣! 顧天地之生材甚夥,未必盡見收於世,若此石終埋沒於荒煙蔓草而不一遇,豈不大可惜哉! 朕御極以來,恆念山林藪澤,必有隱伏沉淪之士,屢詔徵求,多方甄錄,用期野無遺佚,庶愜愛育人材之意,於制硯成而適有會也,故濡筆為之說。

滿人發跡於東北,因此東北屬「龍興之地」,東北的物產也連帶附有相對高尚的地位。康熙七年(1668),清聖祖下令長期封禁長白山區,只有皇室官員與相關人士可以進出。松花石被清聖祖發現之後,自然備受推崇,加之其產量不若端石、歙石,愈見稀罕,特闢專司衙門開採礦石,並於宮中養心殿造辦處設立硯作,由如意館畫家設計圖樣,再交內廷供奉雕琢。

康熙帝之眼光卓越,視見不凡,且富遠瞻性,將前人未注意的松花石一舉從普通的礪具琢磨成文房用品,認為松花石「賞識甚佳,創自聖心,命工創制為硯」,琢磨為松花石硯則「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起墨益毫,故其寶也」,開創了硯臺空前絶後的全新視野。乾隆時期,清高宗熱愛各式文房珍寶,除蒐羅民間古硯舊品,更進一步開採礦石,並稱贊「松花玉,色淨綠,細膩溫潤,可中硯材,發墨與端溪同,品在歙坑之右」。清高宗認為松花石硯完全可以與名硯之冠的端硯媲美,甚至超過歙硯。因此,他將康熙、雍正,和自己所用的六方松花石硯列入其主持編寫的《西清硯譜》之首,以示推崇。此時松花石繼續由東北進貢,並交由宮內造辦處硯作匠師雕琢官硯,兼選用橋頭石的功能和藝術性製作插屏,突顯出「龍興之地」的豐饒與靈秀。直至清高宗下令封禁石場後,不再採掘松花石礦,宮中制硯都取用過去存料。

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內庫短絀,松花石料不再琢制,嘉慶年間,即停止自東北進貢松花石。乾隆後不僅所存減少,成硯亦皆型小器薄,多刻「某某御賞」字樣。其中雖有「光緒年制」者,卻是用父祖剩餘的硯材製成,且均為「徑寸之石」的小硯而已。爾後所出松花石硯,幾屬玩賞一途,袖珍小巧,常置於多寶閣中。

由高士奇的記載可知,松花石官硯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已經出現。松花石一經制成硯臺之後,隨即成為重要的硯材,與四大名硯廣東端硯、安徽歙硯、山東紅絲硯、山西澄泥硯並駕齊驅,甚至有一枝獨秀的景況。康熙之後,松花石為宮廷專用御石,皇家壟斷,御用珍賞外,偶賜贈臣子。臣子蒙賜御硯,多感激涕零,以為光耀門楣,可作傳家。納蘭常安於雍正十二年(1734)獲賜一方松花石硯,「稽拜之下,感激殊恩,遂珍藏之,以為子孫世寶。」相對而言,松花石成為皇帝籠絡、駕馭臣子的良器。如康熙四十二年(1703)曾命翰林院官六十七人齊聚南書房,每人賜「砥石山綠硯」一方。本品即為典型一例。

此硯以松花石製成,質堅而潤,紋理細密,扣之金聲。硯作長方式,開淌池,落潮處高浮雕火焰麒麟紋,池中火焰紋紋靈動,層次分明,狀若寫生,兼具立體雕塑之意趣。錯落有致。硯堂外圍設攔水線一週,浮雕竹節紋及竹葉紋,秀雅大氣,背淺琢覆手,覆手內有康熙帝楷書銘文。硯體細密滋潤,清碧可人,通體有深淺不同的綠色天然橫紋,打磨光滑。其用料及雕刻風格康熙朝特點明顯,硯背鐫刻康熙皇帝御書硯銘:「以靜為用,是以永年」。並鈐「康熙宸翰」一印。硯兩側鐫有:「賜翰林院提督四譯館太常寺少卿臣孫勷」及「康熙五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銘文。

“以靜為用,是以永年”後來在一代盛世之君康熙皇帝親作的硯臺上刻了如是銘文。文房四寶當中,筆多動而夭,紙無骨而碎,墨常磨而折,唯硯淳樸厚重,靜對滄桑,可得永傳。

晩明以降,工藝技術進入輝煌時期,此番榮景延續至清初,清代是制硯工藝的顛峰,尤以康熙年間最為興盛。此時的琢硯名家,傳世便有顧二孃、劉源、金殿揚、顧公望、謝汝奇、董滄門……等人,部分重要的名匠為宮廷延攬,與康熙帝共襄盛舉,成就具有開創精神的御製官硯。

康熙一朝,原本沒沒無名的松花石搖身一變而成御用硯材,歷雍正、乾隆而式微,且僅選供硯材,未有其它制器成品。即使清末仍琢制松花石硯,但所用石料乃前朝所存。整個清朝均以松花石硯為皇室專屬用硯,僅在宮中造辦處硯作琢制,或清供,或賞玩,或賜贈,內府管理嚴謹,非但民間不得見,宮廷御用也小心擇取,不單是其屬祖宗發祥地的產物,松花石確實是硯林中的奇材瑰寶。而宮匠所刻,倶是佳作,每件松花石硯皆有不可取代的獨立性,材美工巧,形體各異,方圓有別,紋飾變化豐富,實為清代宮廷的藝術代表。

目前北京故宮館藏的松花石硯約八十多方,臺北故宮有近百方,據統計兩地故宮的松花石硯多數是在康、雍、乾三代製作,其中康熙朝的質量最為精良。松花石硯被清代帝王視作“品埒端歙”,在清宮諸類藝術品中地位殊高,僅為皇室御用或賞賜功臣。本品即為賞賜功臣之用。此硯雕琢精良,品格不凡,從鐫刻銘文可見此硯為清聖祖康熙帝賞賜功臣孫勷所用。

孫勷,字子未,一字予未,號莪山,又號誠齋,德州人。康熙乙丑進士,官至大理寺少卿,終於通政司參議。撰《鶴侶齋集》三卷(山東巡撫採進本),其集凡詩一卷,文二卷,勷性簡傲,不諧於俗,集中《石丈詩》雲:“山鬼矜伎倆,此老如不聞;或具袍笏拜,此老亦不尊;坦然自高臥,雨蝕青苔痕。”蓋亦自寓雲。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67 清乾隆 “乾隆年制”款白玉杯

尺寸:高7cm

估價:RMB 350,000-400,000

成交價:437,000

說明:本件拍賣標的處於保稅狀態下,詳情請見本圖錄《保稅拍品競買須知》。

直口形,深弧腹,圈足。玉質晶瑩溫潤,器形規整,打磨精細,雕刻嚴謹。圈足處理一絲不苟,底部刻有“乾隆年制”款,具有宮廷用玉風格。清宮舊藏中見有類似小杯,可知本品當屬內廷或皇族貴戚之雅物。

[參閱]《閣有天珍·中國文房玉雕》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08年1月,頁76,圖26。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68 清 翡翠獅鈕雙龍耳活環三足蓋爐

尺寸:高16cm;寬16.8cm;帶座高24cm

估價:RMB 6,600,000-8,000,000

成交價:7,590,000

說明:傳徐世昌舊藏。

此香爐以整料翡翠製成,爐為三足鬲式,帶覆碗式蓋,蓋體高聳,上高浮雕一大三小四隻獅子,大獅做回首嘻戲狀,圓眼雙睜,雙耳後掠,腦後鬃鬣捲曲,身形靈活。三隻小獅環繞大獅,將繡球拱衛於中,是典型的“獅子滾繡球”題材,形象生動寫實,甚為可愛。蓋緣外設凸唇,內設企口以便於爐身相蓋合。爐身深束頸,廣肩,肩兩側以鏤雕手法雕琢兩個對稱的龍首銜環耳。龍圓眼凸出,翹鼻,大耳,巨口張開露出牙齒,氣宇軒昂。爐身正面刻饕餮紋,反面通刻捲雲紋,甚為繁複。尤其器身正面高浮雕一大一小雙螭,雙眼圓瞪,相對而視,四足攀爬,長尾舒捲,而螭體高於爐身足有一公分左右,可見其用料之奢華,實為難得。下承三獸面壯足,有五爪為形,威武雄壯。活環是清代玉作典型工藝,其均由大料精心設計,細心碾琢方成一體,與爐體有機融合,是清代玉作高超工藝的典型代表之一。此件翡翠活環爐以整料掏膛旋制,用料碩大,取材罕貴,造型設計整肅大方而又不失靈巧,可謂構思巧妙,突出了翡翠自身的天然美感。其工藝精湛,爐體紋飾清晰靈動,靈韻蒼然,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性。爐下配硬木嵌金絲如意紋座託,平穩端莊,秀美異常,與爐相稱則有錦上添花之妙。

此爐所用翡翠,質地絕佳,翠色豔而清潤,整體造型厚重端莊,雕刻精細,工藝複雜,線條流暢,帶有清代宮廷制玉工藝的遺風,是代表清晚期玉雕藝術的高水平之作。

此爐傳為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舊藏,配原收藏舊木匣,上刻“翠玉龍首耳蓋爐,徐氏珍藏”,鈐印“退叟”。此“退叟”印文亦在徐世昌書法作品中見到。

[來源]

1.徐世昌舊藏(傳);

2.天津藏家舊藏。

[參閱]

1.《近現代書畫家·款印綜匯(上)》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12月,578頁;

2.香港佳士得2004春拍,《中國宮廷御製藝術精品、陶瓷及工藝精品》,Lot 0967;

3.香港蘇富比30週年,1991年8月30日,From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Collection,Lot 384;

4.香港蘇富比1990年秋拍,Fine Chinese Works of Art, Jade Carvings and Jadeite Jewellery,1990年11月14日,Lot 574。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71 清乾隆 白玉鵪鶉蓋盒 (一對)

尺寸:寬9.5cm

估價:RMB 800,000-1,000,000

成交價:920,000

說明:本件拍賣標的處於保稅狀態下,詳情請見本圖錄《保稅拍品競買須知》。

白玉蓋盒,取材精良,通體溫潤光潔且細膩柔滑。器形飽滿圓潤,呈盒狀,整器一料剖開形成蓋盒,上下子母口扣合。盒面以鵪鶉為原型,通體雕琢成一對鵪鶉呈伏臥狀,鵪鶉小首,碩身,鳥身翎毛層疊有序,紋絲不亂,鵪鶉神態安詳,惟妙惟肖,全器雕工細膩,刻畫精巧。蓋內部挖膛細緻,打磨光滑。盒身有些許烤色,為乾隆時期宮廷玉器特有工藝。

鵪鶉是宮廷常用的圖案和器物造型,“鵪鶉”諧音“安居”,寓意平安、安居樂業。多為玉雕,也有牙雕、木雕等品種,盒內可貯存小件首飾、香料等物品。

[參閱]

1.《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玉器卷》北京出版社,2002年10月,188頁,圖218;

2.《中國玉器全集(中)》河北美術出版社,2005年1月,565頁,圖106。

最新成交結果:2018嘉德春拍供御——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2672 清乾隆 白玉萬壽無疆詩文勒子

尺寸:長8cm

估價:RMB 800,000-1,200,000

成交價:1,725,000

說明:本件拍賣標的處於保稅狀態下,詳情請見本圖錄《保稅拍品競買須知》。

此白玉萬壽無疆詩文勒子,寓意萬壽無疆,福壽連年。玉牌上下兩側各琢對首夔龍紋,紋飾古樸,一面上端陽雕“萬壽無疆”,下端則為五言絕句“昆江一片玉,價足倍連城,德並山川厚,壽同日月恆”。另一面陽雕“心貞崑玉,志烈冰霜”,寓意:心像崑玉一樣透明無瑕,志氣可以融化堅韌的寒冰。意境不凡。

整器玉質細膩瑩潤,雕琢精湛,紋飾生動,典雅凝靜,足可寶玩。

[來源]

1.國有文物公司舊藏;

2.北京拍賣會,2000年12月11日,Lot 1205。

獲取古玩拍賣信請關注典藏拍訊微信公眾號 guwan199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