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7句農村「順口溜」,話糙理不糙,句句都是經典,你都知道嗎?

在農村,語言總是更加的多姿多彩,世世代代的農村人雖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但對語言的凝練能力卻總能讓世人刮目相看。例如,很多農村話語被人們總結成了“順口溜”,在表達大道理的同時,更能夠營造出一種風趣的意境,以下這些農村順口溜,你都瞭解哪些呢?

這7句農村“順口溜”,話糙理不糙,句句都是經典,你都知道嗎?

一, 人敬有錢的,狗咬挎籃的。

隨著現代社會的到來,財富的意義似乎已經超出了財富本事。一個人的榮譽感、社會地位、受人尊敬程度往往跟其所擁有的財富掛等號。農村的這句俗語順口溜,恰恰揭示了這一點,讓人嬉笑的同時,也值得那些為慾念躁動的人深思。

二, 王八有錢出氣粗,侄子有錢敢打叔。

這句農村順口溜還是描述財富的“分量”,錢能壯勢,也能壯膽。在農村,這種有錢了就目中無人的現象也較為普遍,很多人在生活條件艱苦的時候為人熱情友善,但一旦翻過身來,似乎整個人的價值觀都產生了變化,變得冷漠、不接地氣,甚至面對曾經相交甚歡的親朋都“愛答不理”的。

這7句農村“順口溜”,話糙理不糙,句句都是經典,你都知道嗎?

三,問路不施禮,多行二十里。

這句農村俗語主要闡明瞭以禮待人的重要性,就像問路這件事,你禮貌謙遜的向人求助,對方十有八九會熱心回饋你,但如果你有求於人還擺著一副“大架子”,那麼你就要自討苦頭了。農村老人常用此句警示子孫,禮貌待人,何時何地都不吃虧!

四,平淡無奇兄弟哥,一人發財成路人。

這句農村俗語還真的挺耐人尋味的。生活中,如果兩個人過得差不多,那麼可以稱兄道弟,坦誠相待。但假使其中一方突然發跡致富,那麼很快這對兄弟“聯盟”就會瓦解。因為虛榮心、嫉妒心等複雜因素,有錢的一方會覺得對方很窮酸、配不上自己,而貧窮的一方會產生嫉妒、自卑等心理,久而久之好兄弟之間自然就產生了隔閡。

這7句農村“順口溜”,話糙理不糙,句句都是經典,你都知道嗎?

五,積善三年無人知,作惡一日遠近聞。

這句農村俗語是很符合實際生活的,一個人通過做好事來揚名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一個人要是想做壞事來出名,那只是一剎那的事情。在農村,很多老一輩的農民常常用此句告誡後輩,謹慎做人,心懷善念也是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六,有錢三十為宰相,無錢八十做長工。

在農村,人們都認可這個道理,有錢能使生活更加瀟灑,缺錢的日子總會過得一籌莫展。這是一種真實的寫照。

這7句農村“順口溜”,話糙理不糙,句句都是經典,你都知道嗎?

七,要問偏心不偏心,爹孃手下愛勤人。

這句話非常符合農村的現實,尤其是以前,農村家家戶戶的農活都不算少,這個時候家庭中哪個子女更加勤快就會得到爹媽更多的喜愛。同樣的,延伸到現在的職場之中,一個長眼色、能夠為領導多分擔的員工也同樣會得到領導格外的偏愛。

對於這些關於財富,關於現實的農村順口溜,你認可嗎?歡迎在評論區抒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