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有「學」的責任,老師要有全新的學生觀!


觀點/學生有“學”的責任,老師要有全新的學生觀!​“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教師的作用在於激發需要、營造氛圍、把握狀態、拿捏分寸、控制火候、提供服務,規律應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方法應讓學生自己去總結,思路應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問題應讓學生自己去解決,甚至學法、內容、進度都應讓學生自己去選擇。

教師的關鍵字是“導”——著眼於誘導,變“苦學”為“樂學”;著力於引導,變“死學”為“活學”;著重於疏導,變“難學”為“易學”;著手於指導,變“學會”為“會學”。

學生的關鍵字是“學”——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由“被動學”,變成“主動學”;由“痛苦學”,變成“快樂學”;由“孤獨學”,變成“合作學”;由“單一學”,變成“全面學”。

課堂上師“退”生“進”,學生才會真正擁有自己充分展示的舞臺,知識、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鳴,才會真正實現。

確立了正確的學生觀,課堂上教師就會自覺地轉換角色。這個時候,由“主演”變“導演”,由“師長”變“學長”,由“教師”變“學師”,不會僅僅是概念和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把學習的自由還給學生,把學習的快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時空還給學生,課堂由“現成”變“生成”,由“播放”變“播種”,由“講堂”變“學堂”,也不再是一種理想,而是一種現實。

學生永遠是自己在學,他才是學習的主人;學習必需經由學習者去完成,他就是學習的通道與載體;學生永遠是自己教自己,他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師。

教育的任何作用,都必須通過教育對象去體現——沒有學生的“首肯”、“接納”、“踐行”,教育便不復存在。


觀點/學生有“學”的責任,老師要有全新的學生觀!​新課堂,老師走下“聖壇”,舞臺的聚光燈打向學生,他們也會像所有初登舞臺的人一樣,遭遇一些“恐慌”和“無措”。那是一小段必不可少而又意義深遠的經歷。之後,他們便會自覺地按照“導學案”這個路線圖,依託“學習小組”這個溫暖的集體,把學習與思考前置,給課堂上思維火花的綻放積累素材,儲備能量,做好預熱,然後在“討論”、“交流”、“展示”、“碰撞”中,發現學習,發現自己。

這個過程教師要“放手”但不能“放任”。首先,教師的心靈姿態,即內心角色的轉換,是基礎、是根本、是關鍵;其次,熱情激發、真誠鼓勵、耐心說服,是手段、是方法、是途徑;第三,精準的導學路線圖,科學的小組合作,是抓手、是重點、是核心。

“自學是體驗最深刻的學習方式”,“自主是態度最積極的學習狀態”,“自選是策略最精準的學習技巧”,這些道理只是教師自己明白是不夠的,要讓學生深刻認同才行。

觀點/學生有“學”的責任,老師要有全新的學生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