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高俅太尉退役後,在找不到那精準的世界波了!

最近世界盃打的火熱,段子手寫道:高俅退役後,中國隊一千年沒緩過來。此為笑談,高俅那個時代玩的球叫蹴鞠,沒有對抗,類似於現代的花式足球,高俅即使活著,面對中國足球,也是有心無力。

宋代高俅太尉退役後,在找不到那精準的世界波了!

高俅

高俅的出名,源自於水滸傳的巨大影響力。小說中,他陰險狡詐,天天干著迫害忠良的壞事,是不折不扣的反派,看過水滸電視劇的人,大抵沒有人不想替梁山好漢KO他一千次。

歷史中真實的高俅,在宋徽宗手下的“奸佞之徒”中甚至排不進前五。他只不過是徽宗的跟班,得益於“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法則。宋徽宗如果沒有中獎當上皇帝,高俅也只不過是陪著老闆踢球解悶的小角色。

宋代高俅太尉退役後,在找不到那精準的世界波了!

高俅踢球

宋朝是重文輕武的時代,文官團體把控著朝政,這些文官幾乎是清一色的科甲考試出身。因此,沒有經過科考的高俅,最多當個武官,而他能夠高升到太尉(最高軍事長官),確實得力於宋徽宗的寵信和拔擢。即使如此位高權重,武官還是要比文官矮一頭的,所以高俅是水滸故事裡的大BOSS,而非徽宗時期奸黨的大老闆。

但高俅會踢球且因踢球交際到了當時還是端王的宋徽宗確是事實。從皇位繼承人角度講,徽宗基本沒戲,作為一個普通的王爺,沒有經過重點培養,給了他發展個人興趣愛好的機會。

歷史記載,徽宗是個出了名的玩家,琴棋書畫,架鷹走狗都是行家。不僅會玩而且好玩,事實證明,這樣的人當皇帝是不行的。高俅機緣巧合的走進徽宗的視野,以球為切入點取悅了徽宗,一球成名。

高俅除了球玩的好,還善於察言觀色,善於取悅領導。這樣一來,徽宗對他是很滿意的,委以重任。

宋徽宗是個藝術家,但不是一個政治家,身邊的“奸佞之徒”那是如滔滔之江水連綿不絕的,高俅只不過是其中之一。高俅的發跡起點於蹴鞠,但踢球踢得好的大有人在,高俅能在徽宗身邊如魚得水十幾年,絕不是一腳好球能實現的。

除了體育好,高俅的文化課也很出色,他曾服侍過大文豪蘇軾,身份是東坡先生的“伴讀小書童”,寫的一手好字,懂詩詞歌賦,識音律,會吹拉彈唱,雖不曾有功名,才華還是滿滿的。

用今天的標準衡量高俅,會踢球,那是體育好,懂詩詞歌賦算有文采,會推拉彈唱有藝術細胞,這樣的人兼具了體格與文藝雙重優點,正是無數少女的夢中情人。

高俅混成了徽宗的親信,當上了太尉。掌管軍事不是他的強項,但撈錢確是他的強項。腐敗的結果是軍隊徹底渙散了,士兵名義上還是兵,私下裡各自謀生,從專職軍人變成了兼職,這樣的部隊怎麼會有戰鬥力?

徽宗執政期間,農民起義不斷,看過水滸的都知道,官軍基本上屬於雜牌軍,絲毫沒有戰鬥力。此時政府的辦法就是詔安,反賊們戰鬥力強不要緊,來,咱們合個資,附贈大宋政府官方認證的頭銜,問題迎刃而解。所以,在宋代詔安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詔安是安內的措施,對外就不管用了。金兵大舉南下,開封十幾萬軍隊竟然不堪一擊。可想而知,徽宗這個敗家子把老宋家的祖業霍霍成什麼樣子了。講到底,蔡京、高俅等人得到重用,奸佞橫行,首要責任在於宋徽宗。

不管是盛世還是亂世,不論明君還是無道昏君,亦不論民主社會還是專制社會,對於個人而言境遇很重要,有大才遇到昏庸之主一事無成,無才無德有一技之長如高俅之流,也能風生水起一時。“外尊居顯,未必賢”,對於高俅這樣的人算比較中肯的評價。

高俅這樣的人,不論哪個時代,比比皆是。畢竟一個人,如宋徽宗,一旦當了領導,不管他權勢有多強大,本質上仍是一個人,是人就有喜好,有感情傾向。

所以沒有必要去批評高俅,我們可以鄙視這種人的卑劣行徑,但反過來想想,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即使是傳統意義上的“壞人”。從某種意義上講,高俅仍是一個有才華的人,正因此方才正中宋徽宗的下懷,才能在大宋的最高執政者身邊十幾年屹立不倒。

以此推論,做人還是要有點特長,且多多益善,機會總是給有特長的人準備的。即便是高俅,要踢出那一腳精準的世界波,也是準備了半輩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